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理论

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理论

1.柴油发动机的主要特性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P73)
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其它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速度特性:发动机油量调节机构位置一定时,其主要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调速特性: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使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稳定运转的特性;
万有特性:综合反映各参数变化的特性曲线。

2.柴油机根据使用的不同分为3种工况:固定式工况,螺旋桨工况,面工况。

(P72)
3.柴油机安装调速器作用:为了保持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防止怠速熄火和高速飞车(P86)
4.动态荷载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P130)
发动机在变负荷下工作时,曲轴转速的波动不利于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形成和发展;进排气过程中气流的惯性,发动机零件的热慢性以及供油和调速系统的惯性改变了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合理结构;变负荷工况也影响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发动机零件承受附加的动荷载作用,从而加大了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所有这些,最终都将使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

5.什么是轮式车辆的附着性能?(P45)
车轮在坚硬的地面上滚动时,切线牵引力主要由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车轮在松散的地面上滚动时,轮胎花反嵌入土壤,切线牵引力主要来自于土壤的抗剪切反力。

地面对车轮产生抗剪切反力或切线牵引力作用的同时,车轮对地面产生相对滑转,滑转程度用滑转率来表示。

显然,当切线牵引力一定时,滑转率越小地面抗滑转能力越高,地面的这种抗滑转能力称为附着性能。

6.影响轮式机械附着性的因素(P46):土壤条件,路面条件,附着重力,轮胎尺寸,轮胎充气压力,轮胎结构,轮胎花纹。

7.影响履带车辆附着性能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比较附着性能的好坏?(P35)
因素:土壤的性质,车辆的重量以及履带的接地面积,长宽比及履刺的性能,滑转率和切线牵引力,履带的几何形转。

当滑转率相同时,切线牵引力大的附着性能好或者在地面能够提供相等的切线牵引力时滑转率较小的附着性能好。

为了使不同重量的机械具有可比性,引入无因次滑转曲线的概念。

8.双桥驱动车辆的优点有哪些?(P48)
牵引性能明显改善;较好的操作性和纵向稳定性;较好的通过性。

9.双桥驱动车辆的寄生功率是怎么产生的,可以怎样避免?(P50)
当牵引负荷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前桥驱动轮牵引力为正值,后桥驱动牵引力为负值,起了制动作用,其产生的功率由后轮经其主传动器到分动箱,再经前桥主传动器到前轮,然后经机体重新传给后轮,然后循环,被循环的那部分功率被称为寄生功率。

措施:在分动箱通往某个驱动桥的传动线路上加装上一个超越离合器,其主动部分接分动箱,从动部分接驱动桥;前后桥之间安装轴间差速器,当前后桥间装有轴间差速器时,如果前后桥的车轮间有速度差,便可自动适应,因此也不会产生寄生功率
10.研究发动机特性的目的是什么?(P73)
根据特性曲线可以评价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根据特性曲线,可以合理地选用发动机,并能够有效地使用发动机;分析影响特性的因素,以便按照需要改造发动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使之满足工程机械的需要。

11.调速器的性能评价指标(P92):调速率,不灵敏度。

12.提高发动机哪两个参数指标可以提高发动机对变负荷的适应性?
转矩适应性系数和速度适应系数。

13.什么叫工程机械(P1):是指房屋,建筑,水利,农林,矿山和国防等所有基本建设工作中代替施工或协助人来进行作业的机械设备的总和。

14.自行式工程机械(P2):主要有发动机,地盘,工作装置组成。

15.液力传动机械的主要特点(P71):自动适应性,防振隔振作用,良好的启动性,限矩保护,变矩器效率较低。

16.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合理匹配的原则分别是什么(P87)
原则:应以转换到变矩器输入轴上的发动机调整特性作为解决两者合理匹配的基础;保证涡轮轴具有最大的输出功率;适当兼顾燃料经济性的要求
17.为了使液力变矩器涡轮轴获得最大平均输出功率,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匹配?(P89)方法:将发动机的额定工况配置在变矩器工作效率区的中部,即最大功率点处在变矩器传动比i=(i npmax+i npmin)/2的负载抛物线附近,此时可选择3~4个匹配位置,分别作出以M2为自变量的输出特性P2=P2(M2)进行比较,选择具有最大输出功率者作为最佳匹配位置;使变矩器的最高功率工况和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工况重合。

18.牵引施工机械一般有哪两种典型工况?(P91)
牵引工况,运输工况;。

19.什么是机械的牵引性能和牵引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P91)
机器在牵引工况下的工作能力;机器在牵引工况下油耗多少
20.切线牵引力在发动机调速特性上配置的指导意义(P121)
应保证发动机工作循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阻力矩不超过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否则将导致发动机熄火;为了获得较大的平均输出功率,应该使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大部分时间处在调速区段上工作。

21.轮式车辆在行驶时轮胎主要有哪三种状态?
纯滚动、滚动时带滑移、滚动时带滑转
22.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连接方式:串联连接,并联连接。

23.车辆的动力特性衡量指标:速度性能,加速性能,爬坡能力。

24.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的条件(P125)
循环作业机械:机器在超负荷时,首先发生行走机构的划滑转而不应导致发动机熄火,此时发动机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应留有适当的储备;发动机在额定工况下工作时,机器的行走机构将在额定的滑转率下工作,此时,由发动机额定功率决定的有效牵引力与行走机构额定滑转率决定的牵引力相等;机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最大工作阻力时,行走机构在额定滑转率工况附近工作,即F X=F H;
液力传动机械:由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输出特性上最大转矩所决定的牵引力大于由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最大功率工况应与行走机构的最大生产率工况相一致;机器工作过程中最大工作阻力应等于额定牵引力即F X=F H。

25.液力传动机械在性能参数匹配的过程中与机械传动有什么不同之处
由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作用输出特性上最大工作转矩所决定的牵引力应大于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作用输出特性的最大功率工况应与行走机构的最大生产率工况相一致。

26.牵引功率平衡计算的基础条件是(P91):发动机特性和地面附着条件。

2.牵引特性是反映车辆牵引性能和燃料经济性的最基本特征。

27.工程机械是怎么分类的?试分别举例说明。

(P1)
28.履带车辆(不带载时)的转向阻力矩主要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改善措施?(P158)因素:履带板的支承面,侧面和履带表面与土壤相对摩擦;履带转动时的对土壤的挤压和剪切;履带转动时对堆积在旁边的土壤的推拥;转向行走机构内部的摩擦阻力。

改善措施:车辆重力适当减小;履带接地长度适当减小。

29.轮式车辆转向主要受限于什么条件,有什么改善措施?
发动机最大力矩和土壤附着条件。

提高地面对导向轮的附着力;增大转向力矩;减小总转向阻力矩。

30.根据工程车辆获得转向力矩方式的不同,工程车辆的转向分为(P138):偏转车轮转向,偏转履带转向;铰接车架转向方式;差速转向。

31.单差速器的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P149)
运动学:如果一侧半轴的角速度减小某一数值,则另一侧半轴的角速度将增加相应的数值,而差速器壳的角速度永远等于两侧半轴角速度的平均值。

动力学:无内摩擦力矩的单差速器将传给它的力矩平均分配给两侧半轴,或者说作用在两侧半轴上的力矩总是相等的,只差速,不差力。

32.履带车辆的转向力矩:靠内外侧履带产生的驱动力不等来实现。

33.履带车辆的转向阻力矩主要跟哪些因素有关?(P159)
34.履带车辆的转向能力受限于哪些因素?(P160)
因素:发动机功率,附着力。

35.车辆的稳定性:车辆在工作和行驶过程中不发生侧滑和失稳倾翻而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36.车辆稳定性的评价标准(P187):滑移,失稳角。

37.车辆稳定包括:动稳定性,静稳定性。

38.车辆动态失稳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突然制动而翻车,特别是车辆质心较高且下坡行驶时,上述情况更趋严重;一个前轮落入凹坑又未冲出,使车辆产生横向滑移,或凹坑较深引起车辆倾翻;一侧车轮落入凹坑,引起车辆横向倾翻;一侧车轮驶入凸台,由于车轮弹性使车辆跳离地面,若跳至离地面最高点时的横向角过大,车辆发生横向事故;两侧车轮同时越过障碍后,车辆在重力作用下撞击地面时翻车。

39.什么是牵引性能参数?(P119)
是指机器总体参数中,直接影响牵引性能的发动机,传动系,行走机构,工作装置的基本参数。

40.车辆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速度性能、加速性能、爬坡性能。

41.为保证转向时不产生滑动,轮式车辆应满足哪几个条件?(P142)
转向时,应使通过各个车轮几何轴线的平面都应相较于同一条直线上,可防止侧滑;转向时,两侧驱动轮应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以避免转向时驱动轮发生纵向滑移和滑转;转向时,两侧从动轮应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以避免转向时从动轮发生纵向滑转和滑移。

42.自学车辆通过性的相关内容:
车辆的通过性指车辆以足够高的速度通过各种无路和坏路地带以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车辆通过性分为:支承通过性,几何通过性。

车辆支承通过性的评价标准是:相对牵引力,牵引效率,燃油消耗率。

车辆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与间隙失效有关的车辆整体几何参数称为车辆通过性几何参数,其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转弯通道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