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是非题:1.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顿误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2.研究表明,有意义习得的概念与原理的遗忘进程,不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
3.在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中,一般不会产生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4.控制加工是依赖注意资源、受资源量限制、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5.感觉过程不仅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同样是必不少的。
6.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7.俗话说:“一遭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这是形象记忆。
8.当人们仰望天空,不由自主地把朵朵白云看成起伏的山峦,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再认。
9.注意的稳定性与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
10.“一心两用”即注意的分配是无条件的。
11.实验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
这属于注意的分散。
12.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13.红外线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低于视觉刺激阈值。
14.对未知的事物的好奇、探究愿望是一种与物种生存有关的先天的能力。
15.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语言记忆。
16.去年夏天学会了游泳,过了一年下水,马上能游起来,依赖的是形象记忆。
17.按回忆时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18.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帮助人们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的思维分析方法。
19.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刺激,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
20.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根据目前状态与目标状态间的距离,寻找方法,不断缩小与目标状态距离的思维策略。
21.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改变讲课的语音或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单选题:1.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成回忆叫: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2.学生解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哪种思维能力强: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C聚敛思维 D发散思维3.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 B斯皮尔曼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 C听觉 D统觉5.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可将记忆分为:A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B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C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抽象记忆 D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6.早上读外语单词效果好,主要原因是:A倒摄抑制弱 B前摄抑制弱 C延缓抑制弱 D超限抑制弱7.父母常常通过自己的皮肤接触,发现孩子有了热度。
对这一现象最适当的解释:A.温度超过差别感觉阈限B.温度超过绝对感觉阈限C.父母对孩子的关心D.人对温度感觉敏锐8.指出下列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符合的情境:A.刚好能背出来的外文单词的拼写B.小时侯学唱过的儿歌C.中学同学的名字D.刚用过一次的电话号码9.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它的主要特点是:A先快后慢 B很快 C先慢后快 D很慢10.动机的强度对解决问题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最理想的强度是:A最强 B较强 C中等 D较弱11.煤块无论用强光或弱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哪个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2.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1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下列哪种心理想象: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14.就彼此没有关系的单个符号信息而言,视觉的感觉记忆容量短时记忆。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无可比性15.人们常用“一目十行”来形容一个人的阅读速度。
从心理学上看,“一目十行”指的是:A记忆容量 B注意稳定性 C知觉范围 D注意分配能力第二章心理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D)是对信息的演算。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3.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知觉是对(B)。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4.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注意是对(C)。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5.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B)是对信息的识别。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6.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C)是对信息的选择。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7.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对(D)。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选择 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8. (B)是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9. (B)是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10. 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11. (B)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12. (A)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13. (B)指人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保持在某个对象或活动上的能力。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14. (C)指人将注意资源分配到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活动中的能力。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15.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D)。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16. 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C)。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17. 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D)。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8. 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的是(A)。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语词逻辑思维 D.抽象思维19. 按照思维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C)。
A.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 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C.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D.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20.信息传达到(C),才会产生清晰的感受经验。
A.感觉神经元 B.网状结构 C.感觉投射中枢 D.神经中枢21.( C )理论认为每一种符号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模板进行匹配。
A.原型匹配理论 B.各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C.模板匹配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22.( A )理论认为对象识别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通过近似匹配的手段进行识别。
A.原型匹配理论 B.各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C.模板匹配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23.代表一类符号的基本成分的一种抽象形式被称为(B)A.模板 B.原型 C.特征 D.元素24.在认知加工理论中,代表一种用来实现某种特殊功能的简单装置叫做( B )A特征探测器 B小鬼 C原型 D模板25.(B)以某种情绪体验为记忆内容。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26.语词逻辑记忆是以( A )为记忆内容的。
A.抽象思维活动和语言符号 B.技巧 C.语言符号和表象 D.抽象思维活动和表象27.短时记忆指的是信息保持时间(B )的记忆A.不超过2秒 B.不超过1分钟 C.超过1分钟 D.不超过5秒28.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被称为( C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内隐记忆 D.外显记忆29.研究记忆的间接测量方式主要是指( A )A.内隐记忆 B.再现 C.再认 D.遗忘曲线30.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大约是( C )个记忆组块。
A.5±2 B.6±2 C.7±2 D.9±231.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大约是( D )个记忆组块。
A.5-7 B.7-9 C.6-9 D.5-932.感觉记忆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刺激的(C)。
A.言语听觉特征 B.语义特征 C.物理特征 D.表象特征33.短时记忆对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主要是将刺激转换为(A)形式。
A.言语听觉 B.语义 C.意识 D.表象34.(D)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35.有意识思维也就是( C ),它强调思维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并采用一定思维策略。
A综合思维 B抽象思维 C分析思维 D逻辑思维36.一个人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看出不同寻常的现象,这反映的是( B )A直觉思维 B创造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无意识思维37.( C )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A分析 B综合 C分类 D类似38.问题解决含有准备期、潜伏期、( C )和验证期四个阶段。
A决策期 B解决期 C明朗期 D试验期二、多项选择题1.阈下刺激对后续刺激的加工可能(AC )。
A易化作用 B不起作用 C阻碍作用 D不一定有作用 E强化作用2.下面( ABCD )是影响阈限值变化的因素。
A时间 B刺激性质 C神经系统状态 D情绪 E意志3.非特异性传导通路信息的作用是( BD)。
A抑制大脑皮层兴奋 B维持大脑皮层兴奋 C使机体处于睡眠状态 D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E信息识别和运算4. 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BCDE)。
A.温觉 B.冷觉 C.痛觉 D.触觉 E本体感觉5.人们用来调节觉醒水平的手段有(ABD)。
A体育运动 B睡觉 C吃饭 D逛街 E意识6.(BC)是知觉组织的重要表现形式。
A注意 B守恒 C区分图形和背景 D识别信息 E特征分析7. 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想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BCE)。
A.映象小鬼 B.特征小鬼 C.认知小鬼 D.判断小鬼 E.决策小鬼8.用来解释符号识别的理论主要有( ACD)。
A原型匹配理论 B各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C模板匹配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E痕迹论9.知觉加工主要包括(AC)。
A整合感觉信息 B加工信息的组成部分 C赋予加工对象以意义 D对信息进行选择 E对信息进行运算10.群魔殿系统的小鬼包括(ABDE)。
A映象小鬼 B特征小鬼 C分析小鬼 D决策小鬼 E认知小鬼11.对符号信息的加工方式有(AC)。
A自下向上的加工 B平行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两极加工 E自动加工12.影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因素有( A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