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课文背诵及注解练习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课文背诵及注解练习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课文背诵、注解及课后习题
5 童趣(沈复)
一、课文默写
二、注解填充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
3、【物外】
4、【项】
5、【强】
6、【素帐】
7、【徐】
8、【唳(lì)】
9、【怡然自得】
三、课后习题
(一)、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

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二)、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

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项为之强
(2)果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
(4)兴正浓
(5)方出神
(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

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
10、《论语》十则
一、课文默写
二、注解填充
1、【《论(lún)语》】
2、【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3、【时习】
4、【说(yuè)】
5、【愠(yùn)】
6、【君子】
7、【曾子】即曾参(shēn)字子舆,(前505~前436),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8、【吾】
9、【日】
10、【三省(xǐng)】
11、【信】
12、【传(chuán)】
13、【温故而知新】
14、【罔】
15、【殆】
16、【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字子路。

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

17、【女】
18、【是知也】
19、【见贤思齐焉】
20、【弘毅】
21、【凋】
22、【其恕乎】
三、课后习题
(一)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0、山市(蒲松龄)
一、课文默写
二、注解填充
1、选自《聊斋志异》卷六。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现
在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山市,山中蜃(shèn)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2、【奂(huàn )山】山名。

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3、【邑】
4、【数年恒不一见】
5、【青冥(míng)】
6、【相顾】
7、【近中】
8、【禅(chán)院】
9、【无何】
10、【飞甍(méng)】
11、【始悟】
12、【未几】
13、【高垣(yuán)睥(pì)睨(nì)】
14、【连亘(gèn)】
15、【居然城郭】
16、【中有楼若者】
17、【堂若者】
18、【仿若者】
19、【历历在目】
20、【莽莽然】
21、【依稀】
22、【乌有】
23、【危楼】
24、【霄汉】
25、【窗扉( fēi )】
26、【洞开】
27、【裁】
28、【黯然缥缈】
29、【往来屑屑】
30、【凭】
31、【不一状】
32、【逾时】
33、【倏(shū)忽】
34、【市肆】
三、课后习题
(一)、读懂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3.课外请教老师或查阅有关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二)看注释,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并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25、《世说新语》两则
一、课文默写
二、注解填充
咏雪
1、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刘义庆(403-444),南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3、【内集】
4、【讲论文义】
5、【俄而】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
8、【因】
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陈太丘与友期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

2、【期行】
3、【期日中】
4、【舍去】
5、【乃至】
6、【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7、【尊君在不(fǒu)】
8、【相委而去】
9、【家君】
10、【引】
11、【顾】
三、课后习题
(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30、寓言四则
一、课文默写
二、注解填充
智子疑邻
①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题目是编者加的。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②[宋] 指宋国。

③[坏]
④[筑]
⑤[亦云]
⑥[暮]
⑦[果]
⑧[亡]
塞翁失马
①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是编者自己加的。

《淮南子》,又名《淮南洪烈》,西汉淮
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

塞(sài),边塞。

②[塞上] 这里指长城一带。

③ [善术者]
④ [亡]
⑤[吊]
⑥ [何遽(jù)]
⑦[居]
⑧[将]
⑨[髀(bì)]
⑩[丁壮]
○11[引弦而战]
○12[十九]
○13[此]
○14[跛(bǒ)]
○15[保]
三、课后习题
(一)、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二)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暮而果大亡其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