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 中药炮制起源于(),是随着()而产生的。
2. 金、元时期是炮制()期。
3. 汉代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是()。
4. 制其性指通过炮制()。
5. 炮制用辅料,黄酒含乙醇(),其性味(),具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作用。
6. 当前饮片包装材料应用()或()。
7. 王不留行炒爆用()火。
8. 甘草能解毒的主要成分是()。
9. 中药炮制品的水份应控制在()范围内。
10. 炙法要求辅料渗入到()。
11. 川乌煮至内无白心,口尝()时,毒性降低。
12. 槐花(米)炒炭作用是()。
13. 中药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一般应包括()、砷含量、()和()等。
14. 蒲黄生用以()为主,蒲黄炭具()作用。
15. 提净法适宜于()的矿物药的炮制。
16. 凡是直接供()所有中药,统称为饮片。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5分)1. 下列哪项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A.制剂B.炮制C.中药D.辨证施治2. 药物炮制的方法采用随方脚注的形式是下列哪个时代的特点?()A.春秋战国B.汉代C.唐代D.宋代3. 饮片干燥时,槟榔生物碱的含量以()损失最多。
A.暴干法B.晒干法C.阴干法D.烘干法4. 药物在()条件下储藏,容易变异。
A.0~10℃B.10~20℃C.20~25℃D.30℃以上5. 质地疏松的全草类药材软化时采用()软化。
A.淋法B.洗法C.泡法D.漂法6. 苍术中过量的(),对人体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中医称为“燥性”。
A.苷类B.生物碱类C.挥发油类D.鞣质7. 大补阴丸中黄柏应付()A.生黄柏B.盐黄柏C.酒黄柏D.黄柏炭8. 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药物是()A.枇杷叶B.黄芪C.甘草D.麻黄9. 明煅时应注意()A.反复煅至酥脆B.一次煅透中间不得停火C.趁热投入淬液中D.密封煅制空气不得进入10. 藤黄炮制目的是()A.增强疗效B.改变药性C.洁净药性D.降低毒性11. 半夏炮制后均能降低毒性,其中清半夏是()A.偏于寒痰B.偏于化痰C.偏于止呕D.偏于消痈肿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巴豆霜中脂肪油含量应为()A.15-18%B.18-20%C.35-45%D.45-60%13. 在相对湿度()时,炮制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使含水量增高A. >50%B.60%~70%C. >70%D. >80%14. 质地致密坚实的药材,切片时宜切成()A.薄片B.厚片C.块D.宽丝15. 炒炭时用中火炮制的药物是()A.地榆、干姜B.蒲黄、金银花C.槐花、苦参D.菊花、大蓟16. 米炒党参的作用是()A.益气生津力强B.增强补中益气C.增强健脾止泻D.增强健脾益胃17. 麸炒枳壳能缓和刺激性,减少副作用的原理是()A.除去部分挥发油B.黄酮类成分减少C.产生香味D.麸的协同作用18. 醋炙元胡主要作用是()A.容易粉碎B.游离出延胡索生物碱C.生物碱成盐,增加溶出率D.与醋酸产生协同作用,增效19. 杜仲炒制后,能破坏哪种成分,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A.苷类B.树脂C.杜仲胶D.鞣质20. 麻黄各种炮制品中发汗作用最缓和的是()A.生麻黄B.蜜麻黄C.麻黄绒D.蜜麻黄绒21. 煅石膏的主要成分是()A.CaSO2B.CaCO3C.CaCl2D.CaO22. 煅制后无止血作用的药物是()A.血余炭B.陈棕炭C.灯心炭D.干漆炭23. 苦杏仁燀制的作用原理是()A.促进酶解反应B.促使内服吸收后迅速释放出少量的HCNC.破坏酶防止苷水解D.入汤剂时有利于HCN溶出24. 法半夏炮制时常用的辅料是()A.生姜、白矾B.白矾、甘草C.甘草、石灰D.白矾、石灰25. 煨肉豆蔻增强固肠止泻作用的原理是()A.脂肪油含量降低B.挥发油含量降低C.挥发油理化性质改变D.鞣质含量增高三、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8分)1. 下列属于炮制专着的书籍是()A.《皇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炮炙大法》D.《雷公炮炙论》E.《修事指南》2. 槟榔切片炒制后驱虫力降低的原因是()A.槟榔碱溶于水流失B.槟榔碱水解C.槟榔碱受热随水蒸气挥散D.槟榔碱加热分解E. 槟榔碱氧化3. 盐黄柏的作用是()A.缓和苦燥之性B.清热燥湿C.清上焦之热D.滋阴降火,退虚热E.清虚热,兼具涩性4. 雄黄用下列哪些方法制备会使毒性增加或不能去毒()A.水飞法B.明煅法C.80℃以上干燥D.干研法E.稀HCl水飞法5. 炮制含鞣质类药物时应注意()A.忌加热B.忌加辅料C.忌水泡D.忌用铁器E.忌暴晒6. 远红外线辐射干燥,微波干燥和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技术的共同特点是()A.干燥速度快B.产品质量好C.能杀菌、杀虫D.节省能源E.减小中药中挥发性成分损失7. 阿胶烫珠的作用是()A.氨基酸含量增高B.氨基酸含量降低C.可入汤剂煎煮D.可烊化服用E.粉碎制备丸散剂8. 苦杏仁炮制最佳工艺包括()A.干热法B.去油制霜法C.10倍量沸水5分钟D.流通蒸汽蒸10分钟E.微波法80℃,4-5分钟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版二部开始收载中药及中药炮制品,是属部级的质量标准。
2. 切制前水制处理药材是为了洁净药物。
3. 炮制品质量优劣与炮制过程条件控制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4. 饮片的包装材料可选择塑料口袋。
5. 焦山楂中总黄酮含量降低,因此缓和了对胃的刺激性。
6. 药物经蜜炙后应立即密闭储存,以免吸潮。
7. 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有利于保存药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 中药必须经过()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
2. 春秋战国至宋代,是中药炮制()期。
3.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对中药炮制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如“凡药制造,贵在(),不及则(),太过则()”。
4. 莲子心具()作用,莲子肉能(),故应分别入药。
5. 大黄具有泻下作用的成分是()和()。
6. 石膏煅制温度以()为宜。
7. 利用()来处理药物,从而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8. 唐代中药炮制的发展特点是从随方脚注到(),在学术上形成了体系。
9. 制其形是指改变药物的()。
10. 炮制品的灰分超过正常值,可能是(),或有()。
11. 珍珠、藤黄、硫磺蒸制时均用辅料()。
12. 血余炭煅制后的作用是(),灯心炭的作用是()。
13. 黄柏应去(),益智仁应去(),巴戟天应去()。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5分)1. 中药炮制发展史上第一次飞跃是()A.中药的发现和应用B.酒的发明和应用C.火的发现和应用D.石器工具的发明和应用2. 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是()A.张仲景B.李时珍C.葛可久D.赵学敏3. 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称为()A.相反为制B.相资为制C.相恶为制D.相畏为制4. 传统储藏保管技术中,()是一切防治工作的基础。
A.清洁养护法B.防湿养护法C.密封储藏法D.对抗同储法5. 药物形体大小不等时,为了便于进一步加工炮制,应采用()处理A.挑选B.筛选C.风选D.水选6. 火候是指药物炮制时()A.火的大小和时间B.温度的高低和程度C.时间和程度D.方法和程度7. 王不留行炒爆法的作用是()A.矫臭矫味B.缓和药性C.增强疗效D.利于储藏8. 下列药物中,临床可以生品入药的是()A.鱼鳔胶B.刺猬皮C.水蛭D.黄狗肾9. 黄连炮制后具有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并能抑制苦寒之性的是()A.生黄连B.酒黄连C.姜黄连D.萸黄连10. 知母的炮制方法是()A.盐炙法,先加盐水B.盐炙法,后加盐水C.醋炙法,先加醋D.醋炙法,后加醋11. 枯矾主要成分是()A.KAl(SO4)2?12H2OB. KAl(SO4)2C.Al2O3D.K2SO41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着是()A.雷公炮炙论B.炮炙大法C.本草蒙荃D.修事指南13. 含苷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炮制()A.蜜制B.醋制C.酒制D.盐制14. 切制后宜阴干,不宜晒的药物是()A.泽泻B.甘草C.延胡索D.山药15. 牵牛子炒黄缓和峻泻的原理是()A.保存牵牛子苷B.破坏牵牛子苷C.破坏酶D.保存牵牛子素16. 下列哪项不是麸炒的目的()A.增强疗效B.缓和药性C.破坏酶D.矫臭矫味17. 马钱子砂烫在哪种条件时,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异型和氮氧化合物含量最高()A.230-240℃,3-4分钟B.230-240℃,5-12分钟C.200-250℃,3-4分钟D. 200-250℃,5-12分钟18. 大黄炮制品中具有抗菌消炎的主要成分之一是()A.大黄酚B.大黄素C.大黄素-6-甲醚D.番泻苷A19. 醋炙柴胡的作用是()A.解表退热B.疏肝止痛C.清肝退热D.活血化瘀20. 盐炙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药物是()A.巴戟天、补骨脂B.杜仲、桔核C.小茴香、车前子D.黄柏、知母21. 枯矾的形状是()A.白色蜂窝状B.白色粉末状C.白色丝条状D.白色颗粒状22. 扣锅煅时关键应注意()A.一次煅透,中间不得停火B.不得搅拌C.反复几次,直至酥脆D.高温缺氧条件下23. 六味地黄丸中地黄应付()A.鲜地黄B.生地黄C.熟地黄D.地黄炭24. 川乌炮制去毒的原理是()A.乌头碱溶于水B.乌头碱水解C.总生物碱含量降低D.乌头碱破坏25. 发芽时温度控制在()为宜A.18℃以下B.18~25℃C.30~37℃D.37℃以上三、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8分)1. 炙法不同于炒法之处是()A.用液体辅料B.要求渗入内部C.增强药物疗效D.时间长E.温度低2. 须碾捣后才能供配方的药物是()A.矿物类B.甲壳类C.果实种子类D.动物类E.藤木类3. 根据乌头类药物去毒的原理,以下哪些方法去毒效果为佳()A.浸泡法B.干热法C.蒸发D.煮法E.110-115℃,98KPa的气压蒸40分钟4. 发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A.发芽率85%以上的成熟的果实或种子B. 18~25℃,每日淋水数次C.控制芽的长度D.通风良好,氧气充足E.干燥方式5. 中药炮制所必须遵循的法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全国中药炮制规范》C.《历代炮制法汇典》D.《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E.《中药炮制临床生用与熟用》6. 剁刀式切药机宜切制哪类药材()A.全草类B.根类C.根茎类D.颗粒状E.树皮类7. 蜜制后能增强润肺止咳的药物是()A.紫菀B.旋覆花C.桑白皮D.枇杷叶E.款冬花8. 燀法与煮法的区别在于()A.加水量大B.自始至终保持沸水C.加热时间长D.加热时间短E.适用于种子类药物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1. 米炒斑蝥的主要功能是矫臭矫味。
2. 药物煅淬时必须一次煅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