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色起义精神心得体会

百色起义精神心得体会

百色起义精神心得体会【篇一:百色行心得体会】“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百色行心得体会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4月19、20日,在监狱纪委卢书记、公司韦副总经理带领我们2011年监狱新提任的中层领导干部及部分党员、团员代表一行50多人到百色市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入党入警誓词、重读红色经典,进行生动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这次学习和考察,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一、追寻英雄足迹,坚定理想信念在红七军军部旧址,我们仔细地聆听着烽火年代的英雄故事,零距离地接触邓小平、张云逸等曾经住过的办公室、居室、会址,追寻革命前辈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足迹。

从那些泛黄的历史文物和照片中,当年邓小平等组织领导百色起义的情景依稀可见。

的确,和平已久,久得让我们失去了斗志,安逸已经磨光了我们的锐气。

曾经很长时间想着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如果再回到历史,有多少个经得了火与水,生与死的洗礼?二、重温入党入警誓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百色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随后,在六监区韦杰监区长的领读下,面对鲜艳的党旗,全体监狱人民警察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我们依旧怀着我们这一代年青人的青春和热血坚信--刻在红旗中的镰刀斧头,依旧是我们信仰的源泉。

当我们漫步在花中的时候,可曾想到长埋于大山中的他们?是他们用青春,热血与梦想筑成了年轻的共和国,却没能看到胜利的到来。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退去,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不能忘记先烈们前仆后继的精神,他们为民族为国家牺牲的身影还浮现在眼前,他们为民族为国家奉献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

让我们认识了那些当代最可爱的人,也认识了自己。

三、继承革命传统,谱写执法为民新篇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了起义厅、英烈厅、小平厅等多个展馆,监狱领导与我们一次次驻足凝视珍贵历史照片及历史文物,认真听取讲解,深入了解百色起义的光辉历史。

百色起义摇撼了广西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的武装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远的英雄武装起义,是我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取政权的一次光辉实践和成功探索。

使我深感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革命精神。

攻城容易,守城难。

大半个世纪的那些年轻人,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我们有责任把祖国建设好,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遗志,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此次瞻仰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我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洗礼,认识上得到一次再提高。

百色起义的革命精神,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的工作和事业,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去推动去建设,革命前辈的革命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通过此次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此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我做为一名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对在新时期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定党的政治理想信念,公正廉洁执法,公平正义执法,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安全稳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对做好新时期监狱安全稳定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时代在前进,党的事业在时刻召唤着我们。

我们每一名监狱人民警察都必须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勤奋扎实工作,积极开拓创新,以干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向党的九十周年献礼!【篇二: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粤东会馆心得体会】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粤东会馆心得体会2012年7月,我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以“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活动,赴广西百色起义旧址,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和粤东会馆,瞻仰了在起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首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大厅正中是一副气势宏伟的汉白玉浮雕《百色起义》令人肃然起敬。

二、三楼是“百色风雷”、“革命英杰”、邓小平与百色”、“建设新百色”等四个展厅,展厅共展出文物270多件,图片2000多幅,场景16处,介绍起义人物4000多人。

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中追寻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老一辈革命家光辉的足迹,百色起义纪念馆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百色起义波澜壮阔的场面,展示了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展现了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

其次我们参观了原红七军军部粤东会馆,粤东会馆是当年邓小平、张云逸同志发动和领导白色起义时工作、居住的旧址。

馆内还保持着当年的原貌:油灯、草鞋、草帽、台椅、阁楼等。

仔细读着每一篇注解,在凝重、肃穆的气氛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著名的百色起义爆发于1929年12月11日,是由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伟大运动,她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是我党独立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和伟大壮举,强烈震撼和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反动统治。

在参观活动中,我们重温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及一大批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认识了共产党员在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员干部“一心为公,一切为民”的高尚情怀,体现了共产党员“忠于职守,严守纪律”的工作风范,体现共产党员“誓死护党,革命到底”的英雄气概,因此,这些共产党员是最先进的,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通过这次设身处地的参观实践和学习,我越来越觉得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尽千辛万苦,前仆后继为我们打下了江山,我们作为一代新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且要把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建设祖国并不需要唱高调,也不是一句空话,他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今后我将以革命先烈不怕吃苦,勇于向前的精神统领整个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革命战争”,积极开动脑筋,勤奋苦干,开拓创新,寻找各个突破口,以更高的业务素质和更高水平的服务来宣传农业科教信息工作,从而使农业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我市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市农业得到更大的发展,最终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实现富民兴赣大业,为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资料来源:/data/xdth/【篇三:百色起义的卓越领导才华】百色起义的卓越领导者莫文骅【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敬爱的老首长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作为一名曾随他参加过百色起义的老战士,我无时无刻不深切地怀念他。

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重要的武装起义。

这次武装起义摇撼了广西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成立了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的武装起义。

作为这次武装起义的卓越领导者之一,邓小平同志为起义的成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广西,地处南疆,与越南毗邻,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交往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是一块光荣的土地,广西人民素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斗争传统,震惊中外的中法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就爆发在这里。

这里又是一块沉重的土地,外侮内乱,兵连祸结。

当时的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渗透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新旧军阀以广西为基地,将魔爪伸向全国,把广西人民拖进了连年的军阀混战,更加重丁人民的苦难。

这又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马列主义在这里秘密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在这里动员群众,发展组织,特别是韦拔群同志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更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在内忧外患中,在新旧势力的激烈碰撞中,广西大地云谲波诡,变幻莫测。

1929年春,爆发了蒋桂之间的军阀战争。

当粤军陈济棠与李宗仁、白崇禧部队在广东三水激战时,蒋介石利用桂系内部矛盾,策动桂军指挥官师长李明瑞于武汉前线倒戈,迂回进入广西。

这场战争遂以桂系军阀的失败而告终。

同年6月;蒋介石委任广西籍军人俞作柏、李明瑞为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后改为第四编遣分区主任)。

这一政局的变化,给广西革命带来了有利的转机。

俞作柏是新桂系元老之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担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长、省政府农工厅长兼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第一分校(又称黄埔南宁军校)校长。

深受中共和工农运动的影响,倾向革命。

他一直受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排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他被桂系军阀政府通缉并查封家产,被迫退居香港。

李明瑞是俞作柏的亲表弟,他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旅长、师长,参加北伐战争,屡立战功,有“虎将”之称。

他也遭受桂系军阀李宗仁等人的排斥,积愤不平,早就想摆脱桂系的羁绊,故在蒋桂战争中,他与俞作柏一起,借助蒋介石力量,击败了李宗仁、黄绍汰、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军阀集团,于同年7月率部进占南宁,掌握了广西军政大权。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后,他们要求中共派干部协助其工作,以便建立一个独立于蒋介石和桂系军阀集团之外的、类似北伐战争前广东革命政府那样的新政权。

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便决定利用这有利时机,先后派遣了邓小平(化名邓斌)、龚楚(化名龚鹤村,后叛变)、贺昌、张云逸、陈豪人(又名陈导民)、叶季壮、龚饮冰(又名龚仁)、徐冠英(又名徐开先)、石迟锋、史书元(又名史遽然)、何世昌、宛旦平、袁任远、许进、许卓、李谦、胡斌、冯达飞、李朴、袁振武(又名袁也烈)、佘惠、沈静斋、李干辉、阎伯英、章健、李显、王展、张翼(后叛变)、杨茂、云广英、王逸(后被开除党籍)、林礼等40多名有丰富政治、军事工作经验的干部,通过各种渠道,陆续进入广西。

他们与原先在广西工作的雷经天、俞作豫、韦拔群、陈洪涛等同志一起,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同志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广西省政府秘书。

邓小平同志就利用这一合法身份,传达党中央的意图,推动广西的工农革命运动。

他通过中共党员俞作豫与俞、李的关系(俞作豫是俞作柏的胞弟、李明瑞的表弟),做俞作柏、李明瑞等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帮助他们整顿和培训部队,共筹反蒋、反桂系军阀的大计,又趁机开展兵运工作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

经过邓小平等同志的细致工作和内部活动,使俞、李与中共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同意接纳、安排中共派来的一批干部到其军政部门任职,如陈豪人到省府任机要秘书,龚鹤村先任省府船务处长,后调任南宁市公安局长;同意开放工农运动,释放政治犯,起用罗少彦、岑伯英、陈可福、陈可夫、张震球、陈漫远等当地的中共党员干部和革命青年到省和县有关部门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