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第三章-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现代汉语-第三章-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邮政局、电信局——邮电局 陆军、海军、空军——陆海空军 文科、理科——文理科
5、其他。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教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数词缩语也是简称的一种,它是用数词概括 几种事物或行为。 例如: 秋收、秋耕、秋播——三秋 陆军、海军、空军——三军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 金、银、铜、铁、锡——五金 简称本来是全称的临时代,在正式场合往往要用
2、取前一个词的前一个语素和后一个词的后一个 语素。 例:外交部长——外长 扫除文盲——扫盲
职业技术学院——职院
3、包含外来词的名称可以只取外来词的头一个音 节(字)。 例:哈尔滨市——哈市 呼伦贝尔盟——呼盟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4、省略并列的几个结构中相同的语素。
例:中学、小学——中小学
特殊短语: 专名(专有名称)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结构固定、 功能上相当一个词。 例:专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联合国” 附:简称和数词缩语(称说简便、精炼)
选取名称中有代表性的语素或词,大体有下列几种 方式:
1、只取每一个词的前一个语素或后一个语素。
例:家用电器——家电 公共关系——公关 电影名星——影星 等待就业——待业
全称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词义的性质
(一)词义是词的内容 词:语音(形式) 词义(内容) 例:“地契”,语音“dìpì”,词义“买卖土地时 所立的契约” “就义”,语音“jiùyì”,词义“为正义事业 而被杀害”。
(二)词义的性质
1、词义的概括性 2、词义的民族性 3、词义的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事 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与 近邻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的,其间不存在明确 的界限。 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要求不同,所用词语 模糊的程度便不同。
二、词义的构成 词义 理性义:词义中的主要部分; 色彩义:所属 (一)理性义 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概念 义。 例如:帛:丝织物的总称 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 理性义的作用: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一个范围, 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关键 例如:“词牌“的理性义就在于说明该词所指的 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二、词汇单位
词汇单位:语素——词——短语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要素。 词: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固定结构:意义结构相对凝固,形式大于词的熟语,简 称为“语”。 如:基础(一个词,两个语素) 他们一见钟情。(六个语素,一个词,一个语)
(一)语素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 的结合体。语素既有声音形式又表达了一定的意义 内容,同时又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单位。 如:“他坐在沙发上看书吗”这是一个较大的语 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 他│坐│在│沙发│上│看│书│吗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 ,是一个个的语素了。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不能再分 割了;一是有意义。
2、语素根据其能否独立成为一个单词分类: 成词语素指能够独立词(包括实词和虚词) 的语素。因此,除了“他、拉、高”之外,像“ 了、被、呢、就”等也都是成词语素。 不成词语素,指不能独立词的语素,如:童( 心)、(儿)媳、幻(灯)、朗(读)、伟(大)、贤(良), 括号内的是成词语素,括号外的是不成词语素。
注:
(1)两者替代缺一不可
例:
“蝴蝶” → 一个语素。 (2)替代中应保持原义 例: “沙发” →一个语素
3、按构词能力分类
(1)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语素互相组合成词。 例:天、人、土、火、水、木 大、小、多、少、你、淮、打 (2)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只能组合成词。 例:民、人民、民生、民族 言——言语、言论、无言 以上两种语素组成新词时表示词的基本意义 成为该词的词根
不成词语素根据其在构词时的位置分类: (1)不定位语素,即构词时位置不固定,可在前边也可 在后边。如: 习——习气 习惯 习题 习俗 习性 实习 学习 复习 自习 预习 技——技术 技能 技巧 技师 技工 技法 技艺 杂技 口技 绝技 车技 惯技 竞技 特技 (2)定位语素:有的只能在前,有的只能在后。比如: 子—桌子、椅子、凳子、板子 老—老虎、老师、老婆、老鼠、老鹰、老李
自由语素——单独成词。
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
词的构成: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1、单纯词: (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来讲的词。
A、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
例:
犹豫(y) 淘汰(t)
B、叠韵: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
例:弟弟、往往、姑姑、匆匆
(3)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
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 A、词缀+词根。 例: 老——老虎、老乡 第——第一、第五
小——小王、小李 阿——阿姨、阿毛
B、词根+词缀。
例:
子 桌子 性 弹性 头 老头儿 者 作者 儿 花儿 化 净化
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 例:
固定结构是指词的等价物,即结构定型、意
义完整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 后语等熟语成分,也包括“南京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专有名称。
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好比
树林和树的关系。
丰富自己的词汇,靠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 ①深入生活。
②阅读各类典籍、作品。
③加强写作实践
第四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第二节
第三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词义的分解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熟语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 范围的)词和固定结构的总汇。 例: (1)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 (2)“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
多音节:情况复杂
关系与区别例解表 性 质



语 人 民 素 准 人
琵 琶 巧 克 力 巧 克 力 糖
巧克力 糖
巧克力 琵琶 巧克力糖

人民
(四)短语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它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 说或单用,但它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 的单位。 识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是“扩展法”
语素的分类 1、现代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形式为主,通常一个汉 字一个语素。例: (“灯”是一个语素,“dēng”→“照明或做其它用途的 发光的器具”) “人”、“土”、“山”、“农”、“河”,这类语 素很多,有上万个。 也有双音节语素,如: (“马虎”也是一个语素,“mǎhu”→“不认真”) “葡萄、犹豫、参差”; 还有多音节语素,如: “尼古丁、迪斯科、乌鲁木 齐”。

白茫茫(的) 笑哈哈(的) 凶巴巴(的)
词缀是由词根演化来的,在形式上,有的和词 根相同,须注意区别: 老虎 绿化 椅子 弹性
老人 变化 儿子 男性
老、阿、表:“亲昵或喜爱”。 “化”是动词标志。 性、者、子、儿、头是名词标志。 还有:“在于、勇于、敢于”都是动词,这时 “于”是构成动词的词缀
以上所讲到的是单层次的合成词。
“无产”、修饰“阶级”。
“无产”是动宾型,“阶级”是联合型。图示
如下: 无 附 偏 动 正 宾 联 合 产 阶 级 化 加
(三)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词是造句的单位,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只有构成词之后才能 在句子中起作用。 记录它们的书写符号则是字。 语素→词→句子 字→音节 单音节:词=语素=字
,也产生了一些词缀或“类词缀”,如“族 、感、型、盲、吧、热、软、大、内”等等 ,如:
确定语素的方法 首先看有无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如“民”有词汇意义,是语素;“了”有语
法意义,也是语素;“葡”无意义,不是语
素。
如果语素意义不好确定,就采用替代法。如: 驼绒——羊绒、丝绒、毛绒 驼峰、驼铃、驼背 “驼”可以为“羊、丝、毛”等已知语素所替代 ,“绒”可为“峰、铃、背”等已知语素所替代 ,它们各是一个语素。
词缀和词根
词根都是不定位语素。词根是指具有具体实在
的词汇意义,又称实语素。如:“黑”、“语 ”、“并”、“甜”。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词缀是指附加在词根上表
示语法意义和某些附加意义的语素。又称虚语 素。如:前缀“老、小、阿”,后缀“子、老 ”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产生大批新词语的同时
例如:
“开关”
“我买了一个开关”,作为一种电器的名称,
是一个词。 “早晚开关门是你的责任”,表示动作的两个 词合在一起是短语 骑兵——词 骑马——短语(骑了一匹马)
分类: (1)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听课”、“打报告”——一般短语。 (2)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 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二)色彩义
词的附属义,也可称附属义
1、感情色彩
①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美,褒扬的感 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称做 “褒义词” ②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 情,这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称做“贬 义词”
③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 它们是中性词 ④有些词造成短语或句子之后,整个语句可以产 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 还有,同一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色彩
2、语体色彩
又称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
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
具有书面语色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