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p
h
旅游
地的
生命
周期
和
容量
吸引物 旅游目的地
旅游 地的 规划
和 管理
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旅游目的地
m
G
e
o g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a
p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h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第五节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 地级市 10个:无锡、扬州、苏州、镇江、徐州 、常州、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
– 县级市10个:昆山、江阴、吴江、宜兴、常熟 、句容、溧阳、张家港、太仓、如皋
m
G
e
o g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a p h
㈠坚持客观公正性,不能感情用事
㈡考虑普遍适宜性,不能过于专业
㈢注意区际比较性,不能坐井观天
m
G e o
g
a
p h
㈠自然风景旅游地
㈡社会文化旅游地
㈢历史古迹旅游地
㈣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㈤运动型旅游地
㈥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㈦综合性旅游地
m
G
e
o g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a
p
h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二、美感质量评价
㈠专家学派
㈡心理物理学派
㈢心理学派
㈣现象学派
m
G
e
o
g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珠海 御温泉
m G e o g a p h
山西民居
m G e o g a p h
窑洞
m G e o g a p h
玉器
m
G
e
o g
金字塔
a p h
m
G
e o
兵马俑
g
a p h
m G e o g a p h
悬棺
m G e o g a p h
少数民族
m
G
e
o g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重 点:旅游资源概念;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评 价的标准;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难 点: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分类、评价的理 论与方法
m
G
e o g
华山
a p h
m G e o g a p h
恒山
m G e o g a p h
峨眉山
m G e o g
a p
北海银滩
h
m
G e
张家界
o
g
a p h
m
G
e
o g
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
a p h
㈠评价因子
㈡评价标准
㈢划分等级
m
G e
㈢划分等级
o
g
a • 满分1000分,直辖市850分以上,副省级
p h
城市800分以上,地级市750分以上,县级
市700分以上为优秀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共246个,其中 江苏省21个,其中:
– 副省级市1个:南京
m
G
e o g
火山口
a p h
m G e o g a p h
桂林山水
m
G
e o
德天瀑布
g
a p h
黄果树瀑布
m
G
e o g
龙脊梯田
a p h
m G e o g a p h
月亮山
m
G
e
o g
温
a p
泉
h
m
G
e o
露天温泉
g
a p h
m G e o g a p h
御温泉
m G e o g a p h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a p h
一、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地分类
m
G e o
一、旅游资源分类
g
a p
㈠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
h
⒈自然旅游资源
⒉人文旅游资源
㈡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⒈观光游览型
⒉运动健身型
⒊休闲娱乐型
⒋度假疗养型
⒌特殊型:如科考探险、参观访问等
m G e o g
a
p
h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三、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m
G
e
o g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a来自p ㈠气候对旅游者参与某一旅游活动的环境和活动质
h
量产生影响
㈡气候状况直接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影响人的体感 舒适程度
⒈舒适指数(Comfort index):气温与湿度的 组合关系对人的生理影响
m
G
e
o g
一、楚义芳模型
a
p h
㈠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⒈选取评价因子
⒉确定因子权重:层次分析法
⒊对评价因子进行体验性或技术性评价
⒋得出结论
⒌对比分析
㈡案例分析:武陵源与衡山旅游开发评价
m
G
e
o g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a
18972-2003)
p
h ㈠评价因子
㈡评价标准
㈢评价结果
作业
g
a p
运用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对任
h 一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
⒈调查主体: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
⒉调查客体:可任意选择某一区域、旅游城市、风景 区、景点等
⒊调查方式:可采用直接调查、间接调查等不同方式
⒋调查结果:形成一份书面报告,不少于1500字。
⑷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 经济效益。
m
G
e o
㈢、相关概念辨析
g
a ⒈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Tourist Landscape)
p h
旅游景观是通过旅游者的感官对特定的某一时间
—空间场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人文复合物象
和现象的感知景象。
⒉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
m
G e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o
g
a 主类(8)
p
h A.地文景观
亚类(31) 基本类型(155)
5
37
B.水域风光
6
15
C.生物景观
h
局资源开发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2)
⒉《旅游资源分级分类系统修订方案》(中国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1997)
⒊《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
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2003)
m
G
e o
二、旅游地分类
G
e o
案例:滑雪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估
g
a p h
m
G
e
o g
第五节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a
p h
一、楚义芳模型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三、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03)
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 1、2月份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与游客量明显偏 离,可见冰雪资源是本区的重要旅游资源。
– 每年3、4、11月气候寒冷,而积雪又很少,不 能滑雪,为淡季,游客很少。
m G e o g
a p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h
m
G
e
o
g
a
三、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p
h
㈠海滩的评价标准
㈡滑雪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m
a p
㈢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h
⒈物质享受型
⒉精神享受型
⒊综合享受型
m
G
e
o
g
㈣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
a
p h
⒈资源导向型
⒉市场导向型
⒊中间型
㈤以吸引物的时间属性为分类标准:
⒈场所吸引物:长期的、固有的
⒉事件吸引物:暂时的、附加的
m G e o
g ㈥国家标准
a p
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国家旅游
m
G
e
o
g
⒉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
a
p
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
h
地的人工创造物。(保继刚、楚义芳) 。
⒊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 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 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 种事物和因素。(国家标准GB/T 18972- 2003)。
⒉风效指数(Wind effect index):气温与风 速的组合关系对人的生理影响
m
G
e
o g
案例分析: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a
p h
• 搜集五大连池风景区气候资料
• 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价
• 评价结果分析
– 客流量的年内分布与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具有极 强的相关性,说明气候条件是影响游客量的主要 因素,气候资源是本区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
p
h
㈠评价因子
⒈ 旅游交通
⒍ 旅游购物
⒉ 游览观光
⒎ 经营管理
⒊ 旅游安全
⒏ 资源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