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1
第五章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幻灯片2
本章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幻灯片3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
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有这样一些内涵:
●旅游资源存在于旅游目的地,这就排除了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因素;
●“资源”的概念本身即意含着“有用”的内涵;
●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而必须使用的纯粹接待因素;
●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一个地方只是纯粹属于接待的因素,
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旅游资源。
幻灯片4
二、旅游地
●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
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旅游地一般在空间上可分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活动区,即旅游资源之所在;
第二部分是接待区,是服务设施集中的场所。
幻灯片5
旅游地的两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旅游地,旅游活动区和旅游接待区构成了旅游地土地
利用的主体。
●第二种旅游地中,旅游业只是其重要产业中的一种,其土地利用结构自然也反应着这
一社区的其它功能,大部分国家的首都即属于这一种类型。
幻灯片6
三、评价的理论基础
●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分为三类:
●体验性评价
●技术性评估
●综合性评估
幻灯片7
第二节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一、旅游资源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有四个:
●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分为观赏型、运动型、休养型、娱乐型和
特殊型;
●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
幻灯片8
二、旅游地的分类
●一般认为,旅游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类:
●自然风景旅游地
●文化旅游地
●历史古迹旅游地
●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运动型旅游地(滑雪、登山等)
●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综合性旅游地
幻灯片9
第三节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幻灯片10
二、美感质量评估
●专业性质的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大都有旅游规划和管理上的实用目的。
●这类评价一般是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
的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美评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幻灯片11
●关于自然风景的视觉质量评估,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个学派:
●专家学派:制定了风景质量评估系统。
●心理物理学派:引入信号检测方法。
●心理学派(认知学派):侧重研究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
●现象学派(经验学派):强调人在风景审美评判中的主观作用。
幻灯片12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是指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
程度的评估,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这类评价的基本特征。
●这类评价工作一般限定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
幻灯片13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气候对所有的户外旅游活动都有影响,其影响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旅游者参与某一旅游活动的环境和活动质量产生影响,如在自然风
景旅游区的多雨季节去赏景,旅游体验会大打折扣;
●第二,气候状况直接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影响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因此,一
个自然风景优美、海滩状况极佳的地方,如果常年气候偏冷,夏天适合海浴
的时间极短,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海浴胜地。
幻灯片14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一般来说,地形因素对于运动型的旅游活动至为重要,是关键的旅游资源因子。
●各种运动类型的旅游活动对于地形的倾斜程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滑雪要求的坡度
必须在35°以下。
●各种旅游活动对于地形的要求,成为评估地形适宜性的衡量标准。
幻灯片15
三、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在旅游开发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要求对特定地域的旅游资源总体进行评估,就旅游
资源的技术性评价而言,则是要求评价资源要素组合的适宜性状况和等级。
●对于不同资源要素组合状况的适宜性等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都有相
似之处。
幻灯片16
● 1970年,乔戈拉斯在研究旅游地的一般特征时,提出如下的一级海滩评价标
准。
●用于消极活动。
●·海滩。
沙质细洁,海滩至少长91 m,宽15 m。
沙滩在全年中至少应有80%时
间免于曝晒。
●·后腹地。
有遮掩、有树木、环境幽雅,无人工废弃物和自然危害物。
坡度小
于15度,因之易于通达。
具开发潜力。
幻灯片17
●用于积极活动。
●指游泳等。
水底没有或很少淤泥,水质无色,无味,大肠杆菌含量小于50/100 mL,
无生物垃圾,高潮时深8英尺(1英尺=0.304 8 m)的海底无珊瑚和尖石,无危险性激流。
与水域领接之海滩坡度不大于8度。
海滩性质同上,但要更长更宽。
一年应有9个月的时间适于游泳。
幻灯片18
第五节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估
●旅游资源或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的含义和特点:
●评估的范围包括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资源;
●评估的目的是着眼于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比较;
●对于某一类型的旅游资源,评估工作遵循一个统一的评估系统,有着确定的通用的评
估标准;
●评价系统中的各被评估因子大都带有合适的权重值;
●评估的结果多是数量化的指数值。
幻灯片19
一、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
Aj=∑(Vi)(Bij)
式中:Aj为选择某一产品 j 的意愿;
Vi为产品的第 i 个特征的重要性;
Bij为本产品 j 相对于其它产品
拥有特征i的程度;
n为产品的特征项数。
幻灯片20
二、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旅游地综合性评估的工作分为两大部分:
●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估值
幻灯片21
●评价因子分为三个方面:
●旅游资源
●旅游地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包括旅游设施、基础设施、
自然生态条件、用地状况、当地社区中心等因素
●旅游地的区位关联特性,包括旅游地与客源地的区位关联、旅游地之间的相
互影响等因素
幻灯片22
三、中国观赏型旅游地评价模型
●我国大部分学者所着眼的评价工作也是集中在观赏性的旅游资源或旅游地,郭来喜、
杨冠雄、保继刚等在这方面先后作过一些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