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沥青类稳定类属于柔性类。
√
2、水泥稳定类、级配碎石类属于半刚性基层。
×
3、级配碎石类可用于各交通等级的各个层次。
×
4、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可以用于各交通等级的各个层次。
×
5、半刚性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指标是无侧限抗压强度。
√
6、碾压贫混凝土要求其7天无侧限强度不低于10MPa。
×
7、半刚性基层的干缩通常发生在基层成型的初期,温缩发生在使用初期。
√
8、用于基层的水泥应选用低强度水泥,可以用硅酸盐水泥。
×
9、二级公路基层使用的石灰可以使用Ⅱ级的,也可以使用Ⅲ级的。
×
10、高速和一级的石灰只能使用Ⅰ级的生石灰。
×
11、高速和一级的极重和特种交通的基层应选择4.75mm以上的单一粒径。
√
12、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基层的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31.5mm。
×
13、水泥类、水泥石灰类稳定材料要求细集料用于高速和一级0.075mm以下含量少于15%√
14、水泥粉煤灰类稳定材料要求细集料的塑性指数不大于17。
×
15、19mm以下的集料分为5档,26.5mm以下的集料分为4档。
√
16、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基层级配碎石的分档可以分3档。
×
17、测定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时常用酸碱中和滴定法,适用于任何石灰的测定。
×
18、酸碱中和试验酚酞试剂从紫红色变为无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
19、酸碱中和试验使用甲基橙指示剂,从紫红色变为无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
20、粉煤灰的细度试验方法和水泥相同,筛孔尺寸也相同。
×
21、粉煤灰的细度试验在负压4000-6000Pa时筛分3分钟。
水泥在同样的负压下筛析2min。
使用的筛孔尺寸不同。
√
22、粉煤灰的烧失量试验要求在900-1000℃灼烧15-20min。
×
23、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两次的平行差不得超过0.15%。
√
24、对于水泥稳定类无机结合料集料的公称粒径是26.5时,变异系数是12%时,可以制备9个试件。
√
25、目标配合比设计中确定最佳剂量时主要依据的是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需要考虑其他龄期的其他强度。
×
单选题
1、水泥的剂量指水泥的用量与(B)的百分比。
A、集料
B、被稳定材料
C、所有材料
2、下列哪项对水泥稳定类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描述有错误(C )。
A、选择适宜的材料类型
B、确定最佳的无机结合料组成和剂量
C、确定一种最佳剂量的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D、确定不少于4条的集料级配进行优化和掺配
细度模数的平行差要求是0.2,数字修约。
3、水泥稳定类压实标准描述错误的是(B )。
A、高速和一级的基层是98%
B、高速和一级的基层细粒的是97%,中粗粒的是98%
C、高速和一级的底基层细粒是95%
D、高速和一级的底基层中粗粒是97%
多选题
1、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在选用时应依据(ABC)
A、材料供应情况
B、交通荷载等级
C、结构层组合要求
D、基层的耐久性
2、无机结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含(ABCD)部分
A、原材料检验
B、目标配合比
C、生产配合比
D、施工参数
3、水泥稳定类材料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是(BD )。
A、轻型击实
B、重型击实
C、静压法
D、振动压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