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
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
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县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
要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
要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
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
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要有各种引导措施,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双赢。
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对环境有影响产品的企业,要负责这些产品使用后回收和处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处理后作为资源再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做到无害化处理。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国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选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各项具体工作认真加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