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方法和要点综述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方法和要点综述
• ①基本情况:建设内容、规模、地 点、地形地貌、区域规划、工程使 用性质、生产工艺、总平面配置图 等。
• ②周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一般环 境卫生状况、大气及噪声污染水平、 土壤及地下水卫生状况、高频辐射 及电离辐射水平等。
• ③内部职业危害评价:接触噪音与 振动的岗位、强度、作业人数,防 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高温、高湿岗 位、作业人数,预防措施及预期效 果;有毒有害气体工作岗位、浓度, 作业人数、防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三)施工阶段的预防性卫生 监督
施工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主要是监督 “同时施工”和“按图施工”的贯彻落实。主 要的工作形式是施工现场的检查。在实际工作 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建设单位因 资金紧缺,暂缓卫生防护设施施工建设;二是 建设单位擅自变更业经审批认可的设计图纸进 行施工。 小型建设项目,尤其小型改建、扩建的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注意了施工设计•
建设项目的规模有大小之分,在民用建 筑中有一定知名度的特殊建筑物,应划入 大型建筑项目,如剧院(不含电影院), 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国家、省、市 级图书馆,机场,地铁,中心城市的火车 站、汽车站、码头,部、省、市级综合医 院,国家、省、市级体育场(馆)等。
• 建筑项目设计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施工设计三个前期阶段, 这些阶段都可能存在一些对环境、 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卫生问题。大量 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往往从这些 阶段开始。
(一)选址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 公共场所的选址十分重要,一旦选择不当, 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带来一系 列的卫生问题。但公共场所选址的预防性卫 生监督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往往出现难 以兼顾各项卫生学原则或建设地点已经选定, 调整有极大困难,又缺乏应有卫生条件的情 况。积极的工作方法是从整体上主动参与城 市布局总体规划,在个案上采取两害相权取 其轻的办法,避免严重的卫生问题发生。对 有严重卫生问题的,要明确、直接地提出反 对意见,行使卫生监督职责。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 方法和要点
•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 督机构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新建、 改建、扩建)的选址、设计、竣工验 收实施卫生监督。
• 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卫 生监督,把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 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不卫生问题消除或 者控制在选址、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
4.是否符合布局合理的要求:可根据公共场所 的性质、服务功能和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布 局。如住宿场所,应选择交通方便,环境相 对安静的地段;疗养性质的旅店宜选于安静、 空气清新的风景区;文化娱乐与文化交流场 所,应建于交通方便的城市发展的中心区, 同时接近居民区,远离工业污染源的地段, 并应交通方便;公共交通等候室,占地面积 要求宽阔,便于车流、人流出入通畅,有便 于绿化和停车的场地;商场、书店、理发和 美容店、公共浴室等,应选于接近居民区和 交通方便的地段。
④对附近居民健康影响的评价:影响范围 半径内的居民人数,高危人群情况(学 校、医院、敬老院、疗养院);“三废” 排放、治理情况及环境预期污染范围、 强度;产生噪音与振动的设备名称、数 量,污染强度、防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引起的人流量、 车流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等。
• ⑤.综合评价结论:对调查、监测 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全面 分析,依据国家有关卫生法规和 卫生标准写出综合评价结论。
3.认可 经审查认为设计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可 以施工的建设项目,发给“建设项目卫生 审查认可书(Y-02)”,作出审查结论予以 认可。对存在非原则性的不足之处,可在 认可书中提出,要求施工阶段完善,准予 施工。对设计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则填写 “卫生监督意见书(J-02)”,要求重新修 改有关设计内容。
• 1.受理
• 由项目建设单位填写“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申请 书(Y-01)”,并提交建筑物的选址和环境情 况、设计图纸、卫生专篇等材料。一般包括设 计说明书,总体平面布置图,主建筑物平面图、 剖面图、立面图(包括二次供水设备、污水处 理设备等),工艺流程图,工艺设备平面与立 面配置图,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图,给排水系 统平面与透视图,衣房、洗消间及设备图,卫 生防护措施、设备的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包括 防震隔音、防潮、防辐射等),三废治理的设 计图及文字说明等。
• 也就是使公共场所建成投入使用后, 不致于发生局部危害或污染外界环境, 不致于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 危害,并具有预防和控制疾病,保护 和增进健康的功能。
第一节、预防性卫生监督的程序与内容
•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是与建设 项目的建设进程相对应的。建设项目的 建设包括选址、设计和施工三大环节, 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工作就贯穿在选址、 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四大阶段之中。 具体的监督程序多表现为受理、资料审 查、认可、施工现场监督、竣工验收五 个步骤。
对公共场所的选址进行卫生审 查时,应遵循以下卫生学原则:
• 1.是否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 要求;
• 2.所选择的地址尽可能符合下述 要求:地势平坦、干燥,地下水 位低,土壤清洁,空气清新,通 风日照良好,水源不受污染,交 通方便;
• 3.附近无污染源(产生烟气、毒 气、臭气、噪声源等工业企业) ,有污染源时地址是否选在上风 向(佛山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有无足够的符合卫生要求的 卫生防护距离;
2.审查
•
设计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主要是 审阅卫生篇章(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或 有关卫生防护措施说明文字),审阅设计图 纸(布局、流程、卫生防护措施和设施等), 核算设计参数是否满足卫生要求。经综合分 析后,作出审核评价意见(对设计不合理之 处提出修改意见)。
(1)大型建设项目应执行“卫生评价报告书 制度”。尤其是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或有职 业危害),以及对周围人群健康有影响的大型 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进行 预防性卫生监督,并要求执行建设项目卫生评 价报告书制度。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 告书,有具备资格的单位编写,应在施工设计 前完成。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基本内容应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