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有一天,关公正在校场练兵,忽然见一匹快马飞奔而来。

马上跳下一名小校,跑到关公面前报告说:“启禀,曹军大将曹仁,起兵五万犯境。

”说完,又将曹军的进军路线、行军速度及粮草运输情况详细报告。

关公听了,沉思片刻,计上心来,随后叫关平派人擂响聚将鼓。

正在操练的将士,听到聚将鼓声,立即整装备马,到点将台下集合。

关公同众将商议后,分拨人马,准备粮草,以关平为先锋,前往御敌,其他人马依计而行。

在当阳沮漳一线,荆州军设下埋伏,以逸待劳,一战告捷。

曹仁的5万人马,损失大半,他本人武艺高强,但也不是关公的对手。

若不是关公刀下留情,曹仁早就作了异乡鬼。

曹军全线崩溃,关公挥师乘胜追击,直追到襄阳城外。

曹仁闭城固守,以待援兵。

关公见曹仁闭城不战,便留下一支人马监视曹军。

自己带大队班师回荆。

一路上,襄阳、南郡的百姓自动前来劳军,人马前进速度很慢。

走了五六天,队伍才来到校场。

荆州城的百姓,听说关公打了胜仗,杀猪宰羊,抬着整头的猪羊,到校场犒劳三军。

关公骑着赤兔马在后队,他刚到校场附近,就被百姓推选的几位老者围住。

关公见此情景,只得下马施礼。

一位白胡子老者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份礼单说道:“率正义之师,抗击曹兵,旗开得胜,老朽受全城百姓之托,特来劳军,区区薄礼,望笑纳!”关公连忙将老者扶起,说道:“关某受命防守荆州城的不仅要保一方安宁,而且还要挥师北上,除逆贼,扶汉室。

今一小胜,何足挂齿。

乡亲们的盛情,关某心领,这些钱物,请老伯带回去。

等到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关某再受不迟。

”老者听关公这么说,哪里肯依,围住关公磨嘴皮。

关公边走边推辞,老者们一个接一个轮番说理,关公就是不收,婉言谢绝,走着走着,不觉已到西门口,从校场到西门,不过五六里路程,他们却走了一个多时辰,眼看天色将晚,老者们劝说不过关公,只好告辞。

送走老者,关公这才想起赤兔马。

这时周仓扛着青龙偃月刀走过来,关公问他赤兔马何在,周仓说不知。

关公又问左右随从,他们说马被人牵去,不知拴在何处。

关公决定返回校场去找。

他叫周仓留下等候,自己带几名随从来到点将台。

已到掌灯时分,兵营里灯笼高挂,天空只有几颗星星闪烁。

关公一行人从点将台找到校场,又从校场找到八岭山。

突然,一声马的嘶鸣声传来,关公听得出,这是赤兔马在叫。

他们顺着声音找去,在路边的一座山岭下,发现了赤兔马,旁边还有一个老者。

原来,关公被人们围住,下马后未将缰绳交于马童,赤兔马自行走脱。

一位老者认出这匹马是关公的坐骑,于是在离校场不远的八岭山下,找到一棵树,将马系在那里。

老者为防赤兔马走失,主动在此看守。

关公了解原由后,再三向老者致谢,随后回到荆州城。

后来,人们把路边的这道岭,叫做系马山。

袁绍临终之时,由其妻刘氏及谋士审配、逢幻操纵,立三子袁尚为大司马,统领冀、青、幽、并四州之地。

其长子袁谭深为不满,欲与袁尚一争高下。

恰在此时,曹操乘连胜之威,进攻黎阳。

袁谭迎战大败,只好派人向袁尚求救。

袁尚只拨5O00兵相助,且在半路上被曹军全部截杀。

此后,袁尚即不再增派援兵,意欲借曹操之手除掉其兄。

袁谭大怒,便欲投降曹操。

消息传到冀州,袁尚担心袁谭降曹后并力来攻,便亲自率领大军去黎阳救助袁谭。

袁谭闻讯大喜,遂打消了投降的念头。

不久,袁熙、高干也领救兵来到黎阳城下。

四支兵马并在一处,仍然不是曹操的对手,黎阳很快就被曹军攻破。

袁氏兄弟与高干只好弃城逃走。

曹操引兵追赶,袁谭与袁尚退入冀州坚守;袁熙与高干则在城外下寨,以成犄角之势。

曹军连日攻打,一时难以奏效。

这时,谋士郭嘉向曹操献“隔岸观火”之策说:“袁绍废长立幼,而袁谭、袁尚二人势力相当,各树党羽,互相争斗。

如果进攻太急,他们就会团结一致对付我们;如果暂缓攻击,他们之间就会相互争斗火并。

我们不如举兵南向,作出南征刘表的姿态,以便等待其内部发生变乱。

当其内乱发生后,再进击他们,可以一举而平定河北之地。

”曹操认为很有道理,便留下贾信守黎阳,曹洪守官渡,自率大军向荆州进兵。

事情果如郭嘉所料,曹操撤军不久,袁谭与袁尚即大动干戈。

袁谭敌不过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

曹操乘机挥军北向,首先打败袁尚、袁熙,后又消灭掉袁谭和高干,从而一举平定了河北。

袁熙、袁尚被逐出冀州后,引兵连夜奔往辽西投依乌桓去了。

曹操用郭嘉之言,以田畴为向导,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轻军千里往袭,在白狼山与袁氏兄弟及乌桓王冒顿的大军相遇。

两军大战一场,冒顿大败被杀,袁熙、袁尚率数干人逃向辽东。

曹操并不追赶,退军易州,按兵不动。

大将夏侯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

现在袁熙、袁尚又前往投靠,必为后患。

不如乘其未动,火速往征。

”曹操笑道:“用不着劳烦诸位虎威,几天之后,公孙康定会自动将二袁的脑袋送来。

”众将都不相信。

然而,不久之后,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袁尚的首级送到。

曹操大笑道:“不出郭嘉之料!”原来,郭嘉在征乌桓途中染病在身,不得已只好留下治疗。

临终之时,他写下一封信给曹操,授计说: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心中必然怀疑。

如果我们派军攻打,他们势必并力迎击,急切中难以得手;如果暂缓出兵,公孙康与袁氏兄弟就会互相火并。

事情正如郭嘉分析的那样,公孙康听说袁熙、袁尚将要来投,当即与手下人议定:若曹操前来征讨,便留下他们,合力抗曹;否则,就将他们赚入城中杀掉,献给曹操。

这是因为,当年袁绍曾有吞并辽东之心,公孙康不仅一直耿耿于怀,而且也担心袁氏兄弟前来投靠是假,欲鸠占鹊巢是真。

而袁氏兄弟也的确如公孙康所担心的那样,企图寻机杀掉公孙康等人,以辽东数万骑兵与曹操抗衡,收复河北。

所以,当细作回报说曹操屯兵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时,公孙康立即设计将二袁杀掉,并且派人将首级送到易州。

这样,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即除掉了袁熙、袁尚,并且使公孙康自动归服。

隔岸观火之计在运用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首先坐观敌方因内部冲突而出现自相攻击和残杀的混乱局面,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对敌实施毁灭性的打击;二是坐待敌人内部出现矛盾和冲突,利用其一方消灭另一方,然后消灭或收服剩下的一方。

曹操两次运用此计,即分别属于这两种情况。

“隔岸观火”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敌方内部的一切矛盾和冲突。

这就要求出计者必须非常熟悉敌方内部的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赤壁交战在即,周瑜派鲁肃去问庞统:“当以何策破曹操?”庞统回答说:“欲破曹兵,当行火攻。

只是大江之上,一船着火,其余的船必然四处散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除非献连环计给曹操,让他把所有的船连在一起,然后方可用火。

”鲁肃回报周瑜,周瑜对庞统的看法深为佩服,便想派庞统去见曹操献计,又恐曹操狡猾,无故前在必然引起怀疑。

正在沉吟未决之际,忽然接到报告,说蒋干再次来访。

周瑜一听大喜,心想:你上次来时,我借你手杀了蔡娼和张允。

这次再来,必教你再次帮忙成我大计。

他一面吩附庞统如此如此,一面坐于帐内,派人请蒋干来见。

蒋干见周瑜没来亲自迎接,心中恐慌,急忙进帐相见。

周瑜故意变脸说:“蒋兄为什么如此欺我?”蒋干对曰:“你我乃是旧日弟兄,这次特来说说,心里话,你怎么说我欺你了呢?”周瑜说:“你上次前来,我请你痛饮,留你共榻,待你可谓不薄。

你却偷我私信,不辞而别,回报曹操,使他杀了蔡据、张允,致使我大事未成。

这次无故又来,显然没安什么好心,若不看在旧日的情份上,必要杀你。

我本想立即送你回去,只是这一两天内便要破曹,没有闲空;想留你在军中,又怕你再次泄漏我的军情。

只好把你送往西山庵中休息,等我破了曹操,再送你过江不迟。

”蒋干还想再说,却见周瑜安排已毕,走入帐后去了。

蒋干无奈,只好随两个军兵来到了西山背后的小庵之中。

这天晚上,蒋干在庵内心中烦闷,想起前次南来使曹操错杀了蔡、张二人,这次再来恐怕又将无功而返。

一时难以入睡,便出庵散步。

走出庵外,来到山崖之边,突见前面有几间草房,房内射出灯光,读书之声琅琅传来。

蒋干走近,借窗缝望去,只见一人剑挂灯前,正在阅读《孙子兵法。

蒋干心想:“此位必是异人。

”随即叩门请见,那人开门出来相迎。

一问姓名,却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凤雏先生庞统。

蒋干大喜,问道:“久闻阁下大名,不期在此相遇。

你何故居住在这偏僻之地呢?” 庞统说:“周瑜自恃其才,不相容纳,所以我只好隐居于此。

”二人于是进房畅谈。

蒋干心想:庞统才高于世,名气不在诸葛亮之下。

若能劝他归顺曹操,必是大功一件,也不枉这回再次南来。

想罢便对庞统说:“以你的才干学识,如肯归顺曹操,必然为曹操重用。

你如有此意,我可以替你引见。

”庞统说:“我也早就想离开东吴了。

你既然有管我引见,我们最好今夜便走,否则被周瑜知道,他必然要害我。

”蒋干大喜,二人于是立即下山,来到江边,找到船只,飞快驶往江北去了。

曹操久闻风雏先生大名,听说他亲自前来,心中大喜,立即出帐相迎,并请他帮忙指点水、陆两寨的军事部署如何。

庞统看完,赞誉不绝,说:“久闻丞相用兵如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曹操大喜,安排酒宴款待庞统。

酒至半酣,庞统装醉问道:“请问,你军中是否有良医呢?水兵容易生病,应有良医医治才是。

”曹操这几天正因部队不服水土,多有病死者而焦急。

见庞统如此相问,知他必有好办法,便赶紧请教。

庞统回答说:“丞相你教练水军的方法非常好,只可惜还不全。

我有一个好办法,可使大小水军不生疾病。

”曹操听说庞统果然有办法,心中高兴万分,忙问是什么办法?庞统说:“大江之上,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方之人对坐船不习惯,被风浪颠簸,便会生病。

如果把大小各船搭配起来,以30为一排,或以50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在一起,上面铺上宽木板,不要说走人,就是过马也完全可以。

如这样行驶江中,不管风浪多大,保证安稳如陆地,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曹操一听,果然是好办法,当即下席拜谢。

立即命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铁环、钉子,锁起船只。

曹军兵士听到此信,也都高兴万分,心想;总算可以摆脱风浪颠簸之苦了。

庞统见曹操已经中计,便说:“我看江东将士怨恨周瑜者极多,故想前去游说,凭我的辩才,肯定能说服他们前来投降。

周瑜孤立无援了,必然会被丞相你所擒。

”曹操见庞统还愿为自己出力,更是高兴,立即送庞统启程。

庞统完成大计,径回东吴复命去了。

这一招连环计果然厉害。

后来东吴黄盖诈除前来放火,只因曹操的战船都被连在了一起,无法四处散开,被烧得一干二净,曹军败得一踢糊涂。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