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合与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教材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之后,单独安排这个单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不安排数的组成和分解,有利于加强数的抽象过程和理解数所表示的意义;第二,单独设置“合与分”单元,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与分”的数学方法,并培养初步的数学归纳能力;第三,通过10以内各数的组成和分解,为学习加减法提供数学活动经验,降低学习加减法计算的难度。
本单元的学习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通过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10以内各数组成和分解的过程。
“合与分”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数的组成和分解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都表示数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如:3个和4个合起来是7个,也可以说,7个能分成3个和4个两部分。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先设计“把两种颜色的花片合在一起”学习2~7的组成,再设计“同桌两人分8个、9个花片”学习8、 9的组成和分解,最后通过“小手图”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双手和数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操作,归纳总结10以内各数组成或分解的过程,理解合与分的含义,知道10以内数的组成。
2.在总结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式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学归纳能力。
3.对摆花片、数学游戏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1.按规律写出2~10中某个数的所有组成式或分解式。
2.把两个表示同一种关系的组成式合并成一个。
难点:1.把表示同一种关系的两个组成式(或分解式)整合为一个。
2.能根据数的组成(或分解)说出数的分解(或组成)。
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将学生已有对事物的比较经验加以提升,用组成式或分解式等来描述某个数,进一步发展学生比较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一下方面。
1.一方面通过数学活动进行,考查学生能否按要求操作,并正确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另一个方面结合学生完成课本上练习的情况考查。
2.通过数学活动进行,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操作的过程,总结出数的组成。
考查学生能否找出涂色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考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快乐。
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交流和分享。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6以内数的合与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经历2、3、4、5 6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经历把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 6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如何由5可以分成4和1;想到5可以分成1和4。
教具:光盘、小棒。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4个桃子分在两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
二、知识探索教学例题。
1、学生操作,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1)让学生把4个桃(可以用4个小棒代替)分成两组,同桌交流各人的放法。
(让学生在桌子上摆一摆)(2)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学生说出放法,教师演示分成1和3。
师:把它连起说一说。
(4个桃子可以分成1个和3个)也可以这样说4可以分成1和3。
老师边说边板书,谁来跟着说一说。
(如学生不会说的话老师带着他们说)让学生说:4可以分成1和3。
(3)提问:刚才我们把4分成1和3,那么还有其它的分法吗?谁来说说怎样分?(2个和2个)学生说老师板书。
你能看着分的结果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提问:还可以分吗?学生说明后,教师演示分3和1。
提问:谁再来说说4还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提问:通过你们的努力,你知道4有几种分法?让学生读一读4的三种分法,体会排列的顺序。
(5)观察思考,认识几和几可以合成4。
提问:你能根据4的不同分法说出几和几可以合成4吗?谁来说一说。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指名分别说一说几和几可以合成4。
师:说得很好,下面老师要看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好,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说。
(6)小结:刚才我们学习把4分成几和几,再学习几和几合成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数的分和合。
板书:分与合2、教学“5的合与分”。
提问:我们通过摆一摆,用分与合的方法,知道了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4。
那么你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5呢?学生操作,从活动中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
教学重点放在把5朵花分成两堆后,从一种分法抽象出数5的两种组成,从5分成几和几能知道几和几合成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问:虚线框里的分法与它左边的分法有什么关系?(分成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师总结: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
3、教学“6的合与分”。
下面老师出一个大一点的数:6,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分一分吗?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先分一分,再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五、板书设计6以内数的合与分第二课时:7、8、9的合与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经历7、8、9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经历把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知道并能写出7、8、 9的组成。
授课类型:新授课前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我们学习了6以内数的合与分,请小朋友说说几和几合成4,几和几合成5,几和几合成6?师:看!我这里有7小棒,我们怎样将它分成两个部分呢?7由哪两个数字合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组成,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7的合与分教师提出要求后,让学生充分的摆,然后各自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填空。
□ □ □ □ □ □╲╱╲╱╲╱7 7 7师生一起总结7的组成式。
让学生学会说记7的组成。
2. 8的合与分(1)两人分8根小棒,可以怎样分?请同学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各组互相交流,看看都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3)总结8的分解式。
8 8 8 8╱╲╱╲╱╲╱╲1 72 63 54 44.讨论:几和几合成8?总结:1 72 63 54 4╲╱╲╱╲╱╲╱8 8 8 83. 9的组成(1)两人为一组,每组分到9根,可以怎样分?请小朋友把所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各组互相交流,看看都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3)总结9的分解式。
9 9 9 9╱╲╱╲╱╲╱╲1 82 73 64 5(4)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棒!很快就帮猪妈妈把问题解决啦!现在小朋友再根据这个式子想一想几和几合成9呢?总结:1 82 73 64 5╲╱╲╱╲╱╲╱9 9 9 9三、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四、谈收获五、板书设计7、 8 、9的合与分第三课时:10的合与分教学目标:1. 通过摆手指和把圆按规律涂色两个活动,感受10的组成。
2、表达涂色的规律,能写出10的组成。
3. 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会表达涂色的规律,能写出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写出10的组成。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填空。
8 8 8 8╱╲╱╲╱╲╱╲□□ □ □ □ □ □ □复习上堂课所学内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过渡到10的组成与分解。
□ □ □ □ □ □ □ □╲╱╲╱╲╱╲╱9 9 9 9二、新授(一)做一做。
1.出示课件,老师先做示范,请小朋友伸出手指头,照着图上的样子做。
边做边说:“有10根手指,弯下1根,还看到9根……”2.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来做,老师给予指导或提示。
(二)找规律涂色。
●○○○○○○○○○●●○○○○○○○○●●●○○○○○○○○○○○○○○○○○○○○○○○○○○○请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圆圈,接下来该怎么涂?(涂完后请同学说说每一排可以分成几个涂了颜色的和几个没涂颜色的。
)三、试一试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10 10 10╱╲╱╲╱╲╱╲□ □□□□□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10的组成的掌握,了解10的组成的各种方法。
让学生自主完成,在交流、讨论时说说是怎样想的,对有规律的填法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四、巩固练习(一)用线连起来。
谁和谁合起来是10?用连线的方式来练习10的组成,能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引起学生的思考。
看图填数的方式,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组成式的含义。
加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二)看图填□。
☆☆☆☆☆★★★★□ □╲╱□✿✿✿✿❀❀❀□ □╲╱□(三)在□填上合适的数。
7 9 8 10╱╲╱╲╱╲╱╲□□ □ □ □ □ □ □1.请小朋友填好以后互相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填的,还可以怎样填?2.老师总结这些分解式的填法。
五、数学游戏猜一猜。
(参见教材)自由组合,提问:“猜猜我把10分成了几和几?”学生的自由活动,让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谈收获六、板书设计10的合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