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课件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课件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1账表导向审计
• 账表导向审计的发展过程
• 数据稽核 • 账簿审计 • 详细审计 • 资产负债表审计 • 全面会计报表审计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1账表导向审计
• 账表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 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 即使采用有限制的抽查技术,由于对会计系统并不了解,因此存在很大
• 在强调控制系统的同时忽略了人的因素。 • 基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模式没有与审计风险联系起来,没有为有效降
低审计风险提供指南和帮助,而且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要远远超出内部 控制系统的作用范围。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的异同
• 审计主线和重点不同 • 审计的主要目标不同 • 所使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同 • 审计的标准化程序不同。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8-2系统导向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 内部控制系统
• 内部控制的局限
• 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即使具有设计良好的 内部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 如果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的人员相互串通作弊,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就会失去作用。 • 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
•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和理论上应具备的业务制度; • 了解被审计单位实际应用的业务制度; • 详细查明其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强点和弱点; • 评价各个强点和弱点对各主要业务的影响; • 确认据以编制会计报表的各种记录的可靠程度; • 保证会计报表同主要记录一致; • 对所审核账目的真实性、公允性及是否符合法规其他要求,形成审计意见; • 在提出审计报告中表示意见
第4章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一、教学计划 本章教学需要2个学时。 二、教学大纲
(一)账表导向审计
1、账表导向审计的目标 2、账表导向审计的发展过程 3、账表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二、教学大纲
(二)系统导向审计 1、系统导向审计的目标 2、内部控制系统 3、系统导向审计 4、系统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5、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的异同 (三)风险导向审计 1、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 2、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3、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 4、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 5、风险导向审计与系统导向审计的异第同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3风险导向审计
• 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
• 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是强调审计战略 • 要求制定适合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审计计划 • 要求不仅应检查与会计系统有关的因素,而且应检查企业内外的各种环
4-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
• 控制测试概念和方法
• 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 控制测试的种类有:同步控制测试、追加控制测试和计划控制测试。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8-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
• 控制风险的评价
•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审计人员应当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部分或全部认定的控 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 4-1账表导向审计 • 4-2系统导向审计 • 4-3风险导向审计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8-1账表导向审计查错揭弊,这时,一般采用账表导向审计方 式。
• 这种审计方法是围绕着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来进行的。 • 它通过对账表上的数字进行核实来判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或技术性错误。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8-2系统导向审计
• 内部控制系统
•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 萌芽期——内部牵制。 • 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段与内部管理控制。 • 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8-2系统导向审计
• 内部控制系统
• 内部控制的要素
• 控制环境 • 风险评估 • 控制活动 • 信息与沟通 • 监督
的风险,容易造成由于抽查原因而遗漏重大有问题项目的事件。 • 由于以交易为基础的审计主要工作都是围绕着交易来进行的,因此不容
易发现会计工作中的程序性错误。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的目标
• 以系统为导向的审计重点放在对系统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 于发现系统中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而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
正常发挥。 •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问题也会影响其效能。 • 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经济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适用。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的产生
• 系统导向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具有较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为前提条件的,伴随着内 部控制系统的完善,于20世纪50年代初逐渐走上审计舞台。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
• 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
• 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 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 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 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 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账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
导向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三种审计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 四、教学要求
了解不同的受托经济责任与不同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是紧密相联 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对受托经济责 任的评价;理解和掌握系统导向审计的程序、方法和局限性;重 点掌握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步骤、措施和方法。
•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 • 审计人员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估 • 审计人员不拟进行控制测试
• 审计人员只有在确认下事项的情况下,才能评价控制风险低于最高水平:
• 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防止发现或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 • 审计人员拟进行控制测试
第4章-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4-2系统导向审计
• 系统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