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示舞弊行为
性、公允性
性和效果性
审计技术
判断抽样技术的初 统计抽样技术的应 统计抽样和分析性检
始应用

查方法的统筹应用
审计对象
会计账簿、会计报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 检查所有与企业相关

各控制环节
的内外部因素
审计原理
会计资料的准确代 表了企业行为的准 确
内部控制健全,差错 少,反之,差错多。
重大错报风险高,则 检查风险低,反之, 则高。
备阶段
发展程度 初始阶段
高级阶段
局限性 见上文
见上文
(二)系统导向审计VS风 险导向审计
相同:
1. 他们都建立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 的基础上
2.程序都是多步骤的
3. 根本目标相同
不同:
(二)系统导向审计VS风
险导向审计
不同点
系统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侧重点
内部控制系统为基 评价内外环境下审计
1、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2、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五个阶段 风险导向审计与系统导向审计在许多程序上有许多相
似之处,但其所涉及的审计范围比系统导向审计更宽,更 符合现代审计所处的社会环境。
3、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 -控制测试、实质性测
(三)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和 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与优缺点
目录
1 审计方法发展历程 2 三大审计方法概述 3 三大审计方法异同
古代至20 世纪40年
代末期
账 表 导 向 审 计
发展历程
20世纪50 年代初至80
年代末
系 统 导 向 审 计
20世纪80 年代末期
至现在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改变了对于经济活动结果进行详细检查的传 统做法,强调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
(三)审计程序

评价内控

系统

可信赖
不可信赖



控制测试
向 审
不满意
满意
分析和测 试账户


补救控制 充分 实质性测
增加实质

措施

性测试

不充分
增加实质 性测试
(四)优点
1. 利用统计抽样技术评审内部控制,强调对 内部控制系统有方向、有重点地检查,提高 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大审计方法概述
一、账表导向审计
(一)概 念
账表导向审计(面向数据审计)是指审 计人员以会计账目和交易为基础,围绕被 审计单位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 所进行详细审查的一种方法和程序。
(二)目 标
查错揭弊,一般采用账表导向的审计方式 围绕着记录会计交易的账簿、凭证进行
审计方式开始向以交易为基础的抽查方向发展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
风险导向审计:指注册会计师以审 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原因。 -审计组织的经济压力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经济原因。 -系统导向审计的内在缺陷及解决方法是风险导向审计产 生的技术原因。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2. 易于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向组织管理 部门提出关于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的意见。
(五)局限性 1. 对于非常规业务很难发挥作用 2. 过于强调控制系统而忽略了人的因素 3. 未与审计风险相联系
三 、风险导向审计
三、 风险导向审计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三)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四)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缺点
(三)发展过程













2

4

1

3



5
簿







(四)局限性
1
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容易造成由于抽查原因而遗漏重大有问题项目的事件
2
3
不易发现会计工作中的程序性错误
二、系统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
(一)产生
1. 外部环境的改变
经济不断 • 交易过程复杂
发展
• 对交易合理性的判断 难度加大
接下表
账表导向审计
审计人员条件 掌握相关会计知识
证据来源
会计部门内部
制度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对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深 入、全面的了解
重视对企业环境、 经营进行全面的风 险分析
开始有外部证据的取 得
内外兼得
优点
操作简单
①为确定审计重点指 明了方向
②解决了因审计范围 扩大而造成的审计资源 不足问题
强调了审计战略的 制定,有利于节约 审计资源、保证审 计质量
(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缺点
1.人为判断的因素大量增加 2.很难取得外界支持
三大技术方法的异同
(一)账表导向审计VS系 统导向审计
相同:
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都属于财务审计 的范畴,都要服从财务审计的目标,所以,在 性质上都是财务审计。
不同:
(一)账表导向审计VS系
不同点
统导向审计
账表导向审计
1、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2、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 (1)战略分析 (2)环节分析 (3)剩余风险分析 (4)实质性测试
3、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 分析性测试、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四)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经验风险导向审计
区别点 对风险的认识不同
着重点不同
导向不同

风险为基础
方法
控制测试
分析性程序
程序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 分析程序和发现重大
制开始
错报风险开始
对内控的理解 内部会计控制和内 内部控制框架 部管理控制
局限性
(三)风险导向、账表导向、制度导
向审计的区别
账表导向审计
制度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目标
检查会计错误和揭 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 追求审计工作的效率
系统导向审计
目标
纠错差弊,不审查内 确认财务报表的公允 部控制系统,不发表 表达 评审意见
方法
查账 全面详查
控制测试 抽查
主线
以会计事项为主线, 主要是审查会计事项
在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 重点和范围,目的是 降低实质性测试的工 作量。
程序
标准化程序,重视计 不区分阶段和步骤,
划阶段在审计之前不存在准 Nhomakorabea缺点
①人力物力耗费大
②抽样误差大
无法发现那种刻意隐瞒 对审计机构、审计
③程序性错误不易发 的舞弊和造假行为
人员的要求高

适用单位
业务简单、量小的单 位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
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 司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
型企业、股份公司 和跨国公司
企业规模 • 交易量急剧增多
扩大
• 抽样技术的应用
对内部控 制系统的 依赖
2. 目标的改变
由于受托责任内容出现变化,使审计目标发生了相应改变。
查错揭弊
验证财报的 合法公允
而验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就要借助于评审内部控制系统。
(二)概念
系统导向审计,是为了证实财务报表的公允 性,以内部控制系统审查为基础的一种审计 技术和方法。
分析方法不同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战略风险、经营风险
侧重于财务报表本身 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环
的分析
境和经营过程的分析
以内部控制为导向 被审计单位的战略风 险为导向
以交易为基础
以经营风险为基础
(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
1.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 2.注重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效率 3.缩小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与审计结论可靠性之间的差距 4.应对法律环境的变化,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