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杂交育种问题的分析

杂交育种问题的分析


参考答案:(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bD、abd或Abd、abD (3)A、a、b、b、D、d (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1.育种原理: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把两亲本 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2.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系 间。 3.优缺点:方法简单,但需要较长年限的选 择才能获得所需类型的纯合子。
4.动植物杂交育种比较(以获得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例)
5.程序归纳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 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 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 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 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 原因是F1在________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 __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 __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
易错答案:(1)遵循,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 翅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不同对基因控制,基 因A和a、b和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 (2)AbD、abd、Abd、abD (3)A、b、D或a、 b、d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 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 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 F2表现型共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 共有________种,杂合基因型共有________ 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 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选择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车问答 学车问题回答 驾驶员模拟考试2016 科目一 科目 二 科目三 科目四
(3)每对等位基因有两种表型,共有n对相对性 状,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2×2×2„„=2n。 杂合子每一对基因自交之后会有三种基因型, 纯合的有两种,显性纯合、隐性纯合,纯合 基因型共有2×2×2„„=2n,杂合基因型有 3n-2n(总基因型数-纯合基因型数)。(4)进行 多代自交的目的是获得基因型纯合的个体, 还要经过选择才能选择保留出所需的类型。
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 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位于同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的A、a和b、b与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D、d表现为自由组合,最终 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为:AbD、abd或Abd、 abD。 (3)不能正确掌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 化。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 一极的染色体是一套,随之带有的基因是A、 a、b、b、D、d。
错因分析:(1)未能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 实质。由题中图可知控制长翅与残翅、直翅 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和a、b和b的遗传不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不同对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2)审题不清,混淆“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 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和“个体产生的精细胞 的基因型”。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1)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通过基因重组把两个或多 个优良基因(优良性状)集合在一个个体身上, 从而达到育种目的。(2)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 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 合。
(4)考虑不周全所致,忽略了在昆虫体内存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分裂方式,在有丝 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 分离,复制的两个D基因分离。 (5)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有测交法 和自交法,因此,与之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 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AabbDd、 AaBBDd。
答案:(1)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 (2)减数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3)2n 2n 3n-2n (4)获得基因型纯合的个体 保留所需的类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 (1)适用生物类别:只适用真核生物,凡原核 生物及病毒的遗传均不遵循此规律。 (2)遗传方式: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细胞 质遗传不遵循此规律。
【错题实录】 长翅(A)与残翅(a),直翅(B)对弯翅(b)为显 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 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 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 极的基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
(3)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 裂产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 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 而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在进行有丝分裂或无性生殖的过程 中不发生这两大定律。 (4)基因位置: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 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