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有机硅配套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SCIENCERESEARCH&DESIGN INSTITUTEOF ZHEJIANG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七年三月目录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和性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立项情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总投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地点ﻩ1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工程内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环境影响预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水环境影响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预测评价结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声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结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结果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5事故风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6卫生防护距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对策措施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6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总量控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公众参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项目选址的规划相符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清洁生产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污染物达标排放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总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外排污染物不会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功能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8环评总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和性质项目名称: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有机硅配套热电联产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1.2立项情况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受理单:编号:电力0618号1.3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1500万元。

1.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位于建德市下涯镇下河行政村,厂区东面有抱娘坞、荷花塘、后山湾自然村,南面为茶亭边自然村,西面为杨家蓬、大塘边自然村。

北面为山,隔山为新安江,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

2 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2.1项目工程内容该项目建设规模为三台75t/h次高压次高温循环流化床锅炉(两开一备)+12MW 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组和6MW背压式汽轮机组各一台,建一座高80米,出口内径3.0米的烟囱,本工程建设内容详见表1。

2.2项目污染源强汇总注:锅炉年运行时间按8000小时,设计煤种锅炉烟气量为77825Nm3/h×2,校核煤种锅炉烟气量为78011Nm3/h×2,括号内为排放浓度,单位:mg/Nm3。

3 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环境空气及噪声保护目标:根据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分布情况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确定环境空气及噪声主要保护目标见表3。

水环境:新安江厂址附近江面上游500米,排污口下游约3公里的河段。

其它保护目标:本项目地处两江一湖风景旅游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内,该旅游区也是本环评的保护目标。

表3环境空气及噪声保护目标概况原10万吨/年有机硅环评时项目用地范围内及用地南面石壁后自然村23户农居(其中红线内20户,红线外3户)已于2006年5月10前拆迁完毕。

4 环境影响预测4.1水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a、地表水质量现状由2004年、2005年常规监测结果可知,新安江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氨氮2005年比2004年有所好转,总磷指标在2005年有所下降。

相比较电厂桥、汪家桥水质较好,洋溪渡及严东关水质较差。

由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厂址附近新安江断面溶解氧、总磷超过II类标准,其中溶解氧为IV类,总磷为III类。

其余指标均达到II类标准。

新安江排污口上游200米断面、排污口下游断面各指标均达到III类标准要求,其中pH、BOD5、挥发酚、石油类、铜、锌为I类标准,COD Mn为II类,溶解氧、氨氮、总磷为III类。

根据调查,拟建厂址附近新安江断面溶解氧较高的原因可能与附近挖沙船挖沙作业有关。

b、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由地下水监测结果可知,除2#点氨氮指标为III类外,其余指标均为II类标准及以上,其中pH、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Cu、锌指标能达到I类标准。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标准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说明项目拟建附近地下水质良好,未受污染。

由项目备用灰场地下水监测结果可知,所测各指标均为III类标准及以上,其中溶解性固体、氟化物、Zn、Cu、As、Cr6+能达到I类标准,III类标准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说明张家山灰场地下水质良好,未受污染。

(2)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全厂废水正常达标排放,90%保证率流量下,排污口下游10贡献的最大值为0.058mg/L,占标准的0.29%,排污口下游1000米,COD Cr 0米,CODCr贡献的最大值为0.017mg/L,占标准0.085%,根据现状监测,该点背景值为18.57mg/L,叠加背景值后该点COD浓度为18.655mg/L,未超过标准。

排污口下游4公里为梅城三江口功能区交界断面,COD贡献最大值为0.007mg/L,占标准的0.035%。

全厂废水正常达标排放,90%保证率流量下,排污口下游100米,氯甲烷、总铜、总锌贡献值分别为0.0005mg/L、0.0003mg/L、0.0001mg/L,总铜、总锌分别占标准的0.03%、0.01%,均低于检出限。

排污口下游1000米,氯甲烷、总铜、总锌贡献值贡献的最大值分别为0.0002mg/L,0.0001mg/L、0.0000mg/L,总铜占标准的0.01%。

项目废水排污口设在梅城水厂取水口下游1000米,由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废水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对新安江水质影响不是很明显。

根据当地政府承诺,梅城水厂取水口将在项目建成前停止供水,引用新安江自来水厂自来水(详见附件),因此项目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公众饮用水源产生影响。

根据1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环评报告书,项目建成前,建德化工厂将停产(停产承诺见附件),根据调查,建德化工厂污染物排放量为COD=232.75t/a,氨氮=31.85t/a。

经计算,项目建成后,建德化工厂停产,区域范围内COD、氨氮分别削减223.66t/a、31.011t/a,对区域水环境改善有一定的正效应。

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预测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经预测,正常工况、全年主导风向NE风、D类稳定度、一般气象条件下,SO2、NO2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107 mg/m3和0.0083 mg/m3,占一级标准的7.13%和6.92%;下风向敏感点中SO2、NO2最大小时浓度预测贡献分别为0.0165mg/m3和0.0128mg/m3,占一级标准的11.0%和10.7%。

可见项目排放SO2、NO2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均较为有限。

(2)预测评价结论经预测,正常工况、全年主导风向NE风、D类稳定度、一般气象条件下,SO2、NO2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037 mg/m3和0.0083 mg/m3,占一级标准的2.47%和6.92%;下风向敏感点中SO2、NO2最大小时浓度预测贡献分别为0.0035 mg/m3和0.0079 mg/m3,占一级标准的2.33%和6.58%。

可见项目排放SO2、NO2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均较为有限。

熏烟气象条件下,全年主导风向NE风下风向SO2、NO2最大落地浓度分别增加到0.0442 mg/m3和0.1004 mg/m3,占一级标准的29.5%和83.7%,出现在下风向x=-400,y=-400处;对下风向主要敏感点的小时预测浓度贡献大部分有所增加,SO2、NO2最大增加值分别为0.0416 mg/m3和0.0945mg/m3,均出现在茶亭边点位,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相应标准,可见在熏烟气象条件下,项目排放的SO2、NO2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仍较为有限。

、典型日条件下,典型日项目排放燃煤烟气对各敏感点影响均较小,各敏感点SO2NO2、PM10叠加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相应标准。

项目建成后SO2、NO2、PM10最大年均预测浓度分别为0.0005mg/m3、0.0010 mg/m3和0.0002mg/m3,占评价标准的2.5%、2.5%和0.5%;下风向主要敏感点SO2、NO2、PM10最大年均预测浓度分别为0.000321mg/m3、0.000386mg/m3和0.000063mg/m3,占各自评价标准的1.61%、0.48%和0.063%。

可见项目燃煤烟气正常排放对敏感点影响较小。

由计算结果可知,本工程煤粉尘无组织排放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

根据调查,1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为300米,因此本环评建议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参照1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设3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

3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内共有农户27户,2006年5月,已拆迁23户(拆迁协议见附件),尚有4户未拆,根据下涯镇镇府承诺,该4户农居于2006年底前拆迁,届时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敏感点,卫生防护距离可保护。

卫生防护距离范围详见附图。

要求当地规划部门在该防护距离不得规划新建民居点、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4.3 声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根据监测结果,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东、南、西、北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均达到3类标准,项目拟建地目前声环境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