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导师
准备考研的考生们都已经有了自己想考的学校和专业,正在为之努力。
考生们正在抓紧复习初试,但不要忘记初试并不是考研的结束,还有复试。
考生也应该了解下自己所选专业导师的情况,主要是了解导师的职称、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等信息。
一方面是为复试做准备,另一方面是选出适合自己的导师。
刘春兰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副教授
个人简介
【学历】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韩国史专业硕士、南开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1985年7月大学毕业后留南开大学宣传部工作,历任科员、主任科员等职。
1997年留学归来到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任教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
2002.4-2004.3赴日本立命馆宇治高中任教;2008.8-2009.6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访学。
【主要课程】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承担过针对各种语言水平和不同国别的留学生的各类汉语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过的专业课程有本科生的中国概况、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研究等。
主要研究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史、中外语言文化比较
主要研究成果有
曾在《汉语学习》、《南开语言学刊》、《语言研究》等刊物及论文集中发表论文十余篇。
如: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研究综述(《汉语学习》,2011.2)、《词汇提取在第二语言词汇学习中的作用》评介(《语言学译林》,2011.1)、《训世评话》点校本比较(《中国研究》,2010.3)、朝鲜早期汉语课本《训世评话》及其作者(《南开语言学刊》,2009.2)、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2009)、中韩五色之文化比较(2008)、《论语》关系从句研究(2006)、
关于专题讨论课的思考(2001),日本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状况调查与研究(《语言研究》,2000)、试论明清之际朝鲜社会的慕华崇明思想对明移民的影响(1999)等。
下附考试科目大纲内容:
一、考试目的
本大纲是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专业基础课“古代汉语”而制定,适用于以下三个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根据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确定考生的复试资格。
针对在使用本套资料及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课疑难问题,由签约的本专业在读硕博学长团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权威辅导答疑,同时辅以内部信息确保夺取专业课高分,彻底扫清复习拦路虎、打赢考研信息战。
本辅导具有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私人家教式辅导、上课时间自由灵活、个性化答疑不留复习死角、签约确保授课质量等特色,本辅导仅针对购买此套材料的同学,详情请索取宣传单。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及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比较扎实的古代汉语基础。
2. 能利用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
试题主要分四种类型:名词解释,问题简答,词语解释,古文标点及翻译。
五、考试内容
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总分150分。
I. 名词解释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对文字、音韵、词汇、语法、古书注解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重要著作或研究成果等有较好的掌握。
2. 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试卷给出的8个名词。
每个名词5分,总分40分。
考试时间约为50分钟。
II. 问题简答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解答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问题。
2. 题型
要求考生简答试卷给出的8个问题。
每题5分,总分40分。
考试时间约为50分钟。
III. 词语解释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比较常用的古代汉语词汇,能准确地理解语词在具体语境的含义或用法。
2. 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所给文句中的加点语词。
共20小题,每题2分,总分40分。
考试时间约为30分钟。
Ⅳ. 标点及翻译
1. 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读懂不太繁难的古文,能比较准确地为古文施加现代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2. 题型
试卷给出一篇(或一段)古文白文,由考生在答题纸上加上现代标点(需抄录原文),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总分30分。
考试时间约为50分钟。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古代汉语》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分钟)
1 名词解释8题40 50
2 问题简答8题40 50
3 词语解释 20题40 30
4 标点及翻译一篇(或一段)古文30 50
共计150 180
本资料部分内容由天津考研网整理,更多考研资料可登录网站获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