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1888年,德 国的物理学家 赫兹首次用人 工的方法产生 了电磁波。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电磁场理论的创立过程: ① 观察现象——好奇心; ② 提出问题——洞察力; ③ 猜测答案——猜想、假设、想象力; ④ 设计实验测量——实践、动手能力; ⑤ 归纳寻找关系、发现规律——物理描述; ⑥ 形成定理、定律(需要引进新的物理量或模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2、磁学(Magnetism) 希腊人在Magnasia岛上发现该岛的石块吸引牧羊鞭,所 以磁学命名为Magnetism 天然“石块”吸引铁钉现象:这种“石块”对铁有吸引 力,在铁钉附件放此“石块”铁钉就扑向石块 ,好的慈 母对婴儿的吸引一样。
“石块” ← 铁钉 慈母 ← 婴儿 这石块取名为“慈石”,后衍化为“磁石”。
型,找出新的内容,正确表述)——数学描述 ; ⑦ 考察成立条件、适用范围、精度、理论地 位及现代含义等——数学描述; ⑧ 创造新应用——好玩24、利益驱动
什么是电磁场?
电磁场理论的研究对象: 电荷、电流产生电场、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
电磁场理论的地位
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力,即强力、电磁力、弱力和引力 。力既是相互作用。
所有四种力都有“电磁”和“磁场”
电磁场理论的地位
麦克斯韦方程组
静电学
静磁学
其他 学科 参数 输入
非时变: 0
t
电路 理论
电磁波
几何光学
d
传输线理论 条件:d ~
长线理论
基尔霍夫定律 d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电磁理论发展史参考资料
/electromagnetism
《电磁学发展史》,作者:宋德生等,广西人民出版社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14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1、电学(electricity) 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台利斯(Thalas 公元前600 年)发现的一种现象:一块琥珀经过摩擦后会吸引 草屑。 琥珀:来源于希腊文electron, 所以,英语electron 电子、 electricity 电学、electrostatic field 静电场, 凡带“电”都有词头“electron”。这一部分实际是 静电学。
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百分制)低于50分,则总评成绩 为不及格,总评成绩为卷面成绩经50%加权后的成绩。
签到制度:按照教务处规定,每8节课点一次名,上报 教务处。12周需要签到8次
3
课程教学目标
(1) 知悉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概念间的区 别与联系,了解电磁场理论的建立过程。 (2) 能够从复杂的工程问题中提取电磁场问题,并 运用准确的电磁理论术语描述该问题。 (3) 能够应用高等数学、数理方程、复变函数、矢 量分析等数学工具分析给定的电磁场问题,并得出 正确结论。 (4) 了解电磁场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掌握工程实现或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具备在简单 指导下完成工程任务或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在实验 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电 学定律:库仑定律。使电学研究 走上了理论研究的道路。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1822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提出了安培环路 定律,将奥斯特的发现上升为理论。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1831年,英国 实验物理学家 法拉第发现了 电磁感应定律 。并设计了世 界上第一台感 应发电机。
公元前三世纪:《吕氏春秋》:慈石召铁,石,铁之母者
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3、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
19世纪以前,电、磁现象作为两个独立的物理现象,没 有发现电与磁的联系。但是这些研究为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奠 定了基础。
在电磁场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奥斯特、富兰克林、 库仑、 安培、泊松、高斯、楞次、法拉第、韦伯、洛伦兹、麦克斯 韦、汤姆孙、密立根、赫兹、马可尼......等很多人都作出了 贡献。
课程目录与学时分配
矢量分析 数学工具
~8学时
静电场 E(x,y,z,t0)
~6
恒定电场和电流 J (x,y,z,t0)
~2
恒定磁场 H (x,y,z,t0)
~5
静态场边值问题 (考虑环境影响)
~7
电磁感应 (电场与磁场的
相互作用)
~2
课程目录与学时分配
矢量分析 数学工具
时变电磁场 E(x,y,z,t) H (x,y,z,t)
课堂授课总计60学时;课外大约180学时自学、90 学时作业;
以自学为主、以讲授为辅、以复习概念为线索、 以数学运算与拓展为重点;
通过课后作业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解 题的方法和技巧;(5%挂科率)
思想上重视,该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微波技术基 础、天线理论与技术、微波电子线路、微波测量 和电磁兼容基础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电磁场理论
第一类参考书
教材: 《电磁场理论基础》(第2版),陈重等著,北京理工大 学出版社
辅导书: 《电磁场理论基础概念题解与自测》,胡冰等著,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成绩评定
总成绩=期末考试(50%) + 作业及平时出勤(40%) + 实验 (10%)
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分(含)~70分为及格,70分( 含)~80分为中等,80分(含)~90分为良好,90分(含 )~100分为优秀。
4
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专业术语
培养物理与数学间相互“翻译”的能力 ——能看懂公式并理解公式所包含的物理概念 对电磁场理论有全局观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发现电磁问题 能查阅并看懂有关的技术资料或学术论文
Are you ready?
5
基本准备
高等数学、数理方程、复变函数、矢量分析(补 充讲授);
~5学时
平面电磁波 (在自由空间传播)
~10学时
导行电磁射(天线) (传输线与自由空间 电磁波的相互转换)
~5学时
电磁场理论的地位
https:///wiki/W_and_Z_bosons
电磁场理论的地位
https:///wiki/Theory_of_everyth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