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发展自传
二语组王倩倩
我叫王倩倩,女,现年31岁。
2011年6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之后五年任教于淇县高级中学初中部。
2016年9月通过招教考试进入鹤翔小学的大家庭,至今已三年有余。
魏书生老师说过:“做老师不做班主任那真是吃了大亏。
”很多班主任将这句话定为自己教育生涯的格言。
然而,我自幼却并不是一个喜欢语文、喜欢文学、喜欢教师行业的人。
从小酷爱理科,尤其数学。
可是很遗憾高中没有学习好,走上了“弃理从文”的道路,至此,又“错听”了爸爸的话,硬是改了志愿,来到了信阳师院,从此几乎决定了我未来的道路。
然而从2011年毕业到2016年,在这条招教考试的路上,我却艰难地走了5年。
来到鹤翔,当我第一次站在一堆小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鲜、好奇。
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
每天清晨一句句“老师好。
”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
”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
孩子们纯净的爱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当一个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然而快乐的就同时伴随的是责任感。
如何来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初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领头人,肩负的责任重大,有时内心的压力和忙碌,让我不知所措。
于是我开始翻读班主任管理方面的专业书籍,以寻求管理班级的良方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终于在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找到了秘籍:爱。
然而多次实践表明,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班主任更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
感激原志青老师推荐给我梅洪建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让我明白要改变学生先要改变自己,也只有先改变自己,然后才能影响学生。
瞎忙是没有用的,我开始思考、反思、不断地向优秀的前辈学习。
幸好有苏婕老师、曹芳老师、王宏雁老师、刘海英老师、郝俊丽老师、康利以及韩广琰等等一点一滴的帮助,现在又有了我们的读书交流会,
犹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将我们一群人联系在了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的疑惑终于一点点在解开。
我好像更明确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的确,在这所学校中,我收获颇多。
在领导的鞭策下,我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培养班干部,培养自己的得力助手,让我的工作慢慢变得不那么忙碌和劳累;在自己不断摸索中,学习,反思,创新,让我的班级渐渐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虽然我对班级管理还没有多少经验,虽然,我还不优秀,但,我会一直努力!既然倾心教育,就无悔付出。
我愿继续做班主任,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坚守三尺讲台,绽放师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