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学生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素质教育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教育改革最终目标是促动学生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同时也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其在教育改善中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教
育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只有让学生得到更全面顺利
的发展,教育部门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社会人才的教育改革目标才能
真正实现。
这个目标应与社会实际相适合,若出现背离,教育就无法
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制度等各方面就
必须实行改革。
我们能够说,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动学生
发展。
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思想及教育理念等都
仅仅为实现这个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所以,要实
行教育改革措施,首先要明确学生发展才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个
事实,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争执。
从这几年的教育改革的
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人认为教育改革就是调整和改变教育体制、方式、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等,做好了这些也就算实现了教育改革目标,
所谓的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也就基本落实,这是片面的,很多地方教育
部门正是在这样无法明确教育目标的错误改革指导方式下,在素质教
育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甚至是倒退。
其次,要充分理解学生与素质
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实践中,要将以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目
标全面体现出来,将其作为鉴定和评价教育改革是否准确和有效的重
要标准,很明显,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成功的,而让学生处于发展困境甚至是倒退的改革就是失败的。
所以,必须明
确学生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确立教育目标,才能促动学生的更好
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需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首
次提出。
杜威极力不提倡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
对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
中心实行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做中学”。
即使杜威的倡导的这个教学模式一定水准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但其教学理论对当今教育及“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改革模式都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此外,学生因素是制定教育
改革政策及方针的重要考虑因素。
教育改革要完成的好,就必须以学
生为导向来研究和采取决策。
无数的教育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以学
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其改革政策与方向才是科学的。
教育改
革要以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底线,一切有损于学生自身利益的教育
改革都不值得推广,改革不能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实行。
这主要是
由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核心思想所决定的,以学生为牺牲品
的教育改革,没有存有和推行下去的必要。
(三)素质教育改革措施立足于学生,并通过学生来体现
准确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学生发展基本规律,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持续满足学生更高的发展需求。
这主要是由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
促动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个目标所决定的。
同时,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
也要通过学生来体现,事实上也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缺少哪方面的知识、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对什么课程比较感兴趣等,总的
来说,教育改革措施如何选择,成功与否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只有学
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能够获得什么。
倘若教育改革的措施解决不了
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话,就算教育改革的
政策制定的再完美,素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本质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措施也无法获得学生的高额满意度,总体来说,
即使展开了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所以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发展及其利益,通过其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来科学评价改
革措施的优良性,钻研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准确的改革举措,从而推动
素质教育改革顺利实行。
(四)素质教育改革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
素质教育改革存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必须要两者有效结合及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改革目的。
首先,学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将素质教育改革当作是一个整体,教育改革与学生是都是这个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改革要有效展开的话,离开其中哪个部分,其结局都是无效的。
其次,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措施必须作用于学生,能够推动学生未来发展,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才称得上是有效的。
再者,学生的广泛参与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注定是失败的。
当前我国有很多地方的教育改革忽略了作为其主体的学生因素,教育部门对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了解不透彻。
在很多学校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根本都不会有参与的机会,也没有对学生实行充分了解、调查就凭主观去制定改革措施,忽略学生的意见,很多改革措施的执行得不到学生的即时反馈等,教育改革中应该有学生参与的地方都没有让其参与。
这就导致教育改革和学生相对分离,教育改革丧失了其存有的基础,改革纯粹是为了改革自身,与学生脱离干系。
无数实践表明,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这样的改革举措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二、结语
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势在必行。
在实际改革过程中,要准确看待学生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从学生角度出发,听取其建议,使改革贴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有序实行。
教育改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