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韩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韩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摘要:韩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国家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是我国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本文对韩城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城市;苹果;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
1基本情况
1.1自然状况
韩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国家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

北依宜川,西邻黄龙,南接合阳,东隔黄河与山西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

市辖7乡7镇2办,275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

全市土地面积1.6万hm2,耕地面积2.7万hm2,地貌特征大体是“七山一水二分田”,海拔大部分在600~1 700m,年平均气温8~13.5℃,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年降水量560mm,光照充足,与日照时数大2 300~2 900h,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具有生产优质苹果和加工苹果生产基地县(市)之一。

1.2果业发展现状
韩城市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南部台塬区的龙亭镇,西南部浅山区的芝阳镇、卫东乡、乔子玄乡,南部川塬地带芝川镇及金城办、新城办。

截止2010年,我市果业面积达9 350hm2,产量9.08万
t,产值1.9亿元。

其中苹果面积7 450hm2,挂果面积5 700hm2,产量9.08万t,产值1.6亿元。

占果业面积79.7%,占果业总产量81.2%,占果业总产值84.2%;时令水果面积1 580hm2,产量2.1万t,产值0.3亿元。

从事苹果生产农户达2万户,7.2万人,全市农民人均苹果收入600元,苹果生产区果农人均收入1 200元。

苹果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2存在问题
苹果产业虽然为繁荣芝阳镇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但产业发展与渭北其它县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肥源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水资源匮乏、灌溉设施落后、现代化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量小面窄等问题,这些问题伴随着果业的纵深发展,矛盾日益凸现,成为制约韩城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

2.1水利条件制约瓶颈
苹果主产区多处于川、塬区,海拔高地下水位低,人畜饮水较为困难,虽然年降雨量559.7mm,总量上基本可满足苹果生长的要求,但因年季变化不稳定,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占全年的76.8%),苹果树萌芽、开花、果实膨大对水分需求最迫切的3、4、5月雨量偏少,春末夏初发生干旱是我市苹果产区又一特点,水资源缺乏,70%果园无大型水利灌溉设施。

所以,高效利用自然降雨与逐步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是解决当前果园优质高产的一项重大任务。

2.2有机肥源短缺瓶颈
从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99户果园土壤测定结果看,果园平均有机质含量在0.699%~2.17%。

其中,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的81户,占99户的82%。

这一结果说明果园土壤有机质普遍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生产优质苹果的需求。

果园施肥缺乏针对性、科学性。

2.2.1有机肥源欠缺,过多依赖化肥,偏重施入氮肥,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不良、微生物活性降低,树体营养失调,果实着色差、风味淡,各种生理病害时有发生;
2.2.2有机肥施用不当。

直接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不但不能及时提供养分供给果树吸收利用,还会因腐熟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热量而伤害果树根系,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因此,土壤改良,增施有机农家肥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措施,是不能用化肥、叶面肥和其它施肥技术所代替的,这是我镇果园优质生产基础建设的又一重大任务。

2.3果园郁闭瓶颈
芝阳镇苹果栽培起步于八五,发展于九五,距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

传统的栽植方式以及粗放的管理技术,致使果园出现“三大”(密度大、树冠大、枝量大)问题,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园耕作难度不断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常见病虫害有逐年日趋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果树健康生长。

解决果园郁闭问题已成为成龄园迫在眉睫的大事。

2.4现代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瓶颈
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手段滞后,果业生产始终未能冲破传统农业的束缚,不能及时引进、吸收、融合、集成和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果园生草覆草、苹果套袋、节水灌溉、标准化幼园建设、和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苹果生产关键环节有待加强和提升。

2.5花椒制约苹果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花椒已成为群众发家致富,提高和改善生活的主要途径。

但随着花椒树龄的老化。

加之,近年来气候的影响,“倒春寒”已成为威胁花椒生命的第一大杀手,产量逐年下降;另外,农资上涨,采摘费用的提高,生产花椒的成本逐年加大,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但这一传统产业在广大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感情深厚,心里又难以割舍。

加之,又不懂苹果生产管理相关技术,直接制约了苹果规模化发展。

3今后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3.1因地制宜,合理定位
韩城市是全国30个苹果优生区域县、市之一。

苹果主产乡镇办无任何工矿业污染,空气清新,土壤深厚,乡镇公路及通村路覆盖全镇,交通便利,且海拔较高,年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具备了生产优质苹果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成龄园积极开展间伐扩冠,增施有机肥,覆草种草,灯——板——带等关键技术;新建幼园要选择优良苗木,适宜的树形,合理栽植密度、优化品种结构、授粉树
搭配适宜,确保新建幼园早产早丰。

3.2创新发展机制
3.2.1要抓好科技队伍建设,尤其是科技骨干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
3.2.2要建立科技进步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自觉投身到科技兴果的各项活动中去;
3.2.3加强苹果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通过示范基地的幅射作用,加速韩城果业的步伐。

3.2.4要强化科技培训的推广力度,提高果农的科技素质和栽培管理水平。

3.2.5要扶持壮大苹果专业合作社,并使其规范化运作。

3.2.6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一部分果农自愿放弃土地,依据个人特长和经济条件,进入其他行业,促进果园向苹果专业户适度集中,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市上应加强水、电、路、渠、防护栏基础性设施的完善,加强土地流转,促进苹果产业发展相对集中连片,鼓励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为苹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全市苹果产业的发展。

3.4建立金融协调保障机制
积极建立市级果业专项资金,对苹果生产的大户、新技术推广
(壁蜂授粉等)、及老龄和低产花椒淘汰改建苹果园,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同时,对放弃土地农民,要提供创办个体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对于务工人员或者外出打工者,政府应协调组织,建立解决务工人员工资、生活保障的组织机构。

由表中可知,供试药剂50%吡嘧·二氯喹wp能有效防除水稻直播田的一年生杂草。

每公顷施用有效成份150~300g,药后15天,对稗草的株防效85.33%~98.67%,对鸭舌草的株防效88.41%~98.55%,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88.14%~97.46%,对总草的株防效87.19%~98.28%。

药后30天,对稗草的株防效为84.81%~98.10%,鲜重防效为87.07%~98.27%;对鸭舌草的株防效为87.25%~
97.99%,鲜重防效为88.60%~98.13%;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为87.02%~96.18%,鲜重防效为88.21%~96.43%;对总草的株防效为86.30%~97.49%,鲜重防效为87.51%~98.06%。

50%吡嘧·二氯喹wp用量为150g a.i./hm2 时,对杂草的防效显著降低。

2.2对作物的安全性
观察表明:各施药区水稻生长正常,未见试验药剂产生药害的现象。

也未见对其它生物有明显的影响。

收割时分小区进行测产,结果表明,水稻直播田使用50%吡嘧·二氯喹wp防除杂草后,产量显著提高。

详见表1。

3小结
供试药剂50%吡嘧·二氯喹wp能有效防除水稻直播田的一年生
杂草。

用量为150g a.i./hm2 时,对杂草的防效显著降低。

在试验用药量150~450g a.i./hm2 范围内,50%吡嘧·二氯喹wp对水稻安全。

建议生产中用药量:225~300g a.i./hm2 。

使用方法:于直播水稻三叶期施药,施药方法为茎叶喷雾。

施药前一天排干田水,保持持土壤湿润,药后2天复水,水深以不淹没心叶为准,保水1星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