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智力是脑神经活动的针对性、广阔性、深入性 和灵活性在任何一项神经活动和由它引起并参与它 相互作用的意识性的心理活动中的协调反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四种观点——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
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是足以保证人们有 效地进行认识活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 想象力和思维力等五个基本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大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
变化过程,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分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 发展过程。
二是指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关 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
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个完整的记 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 记和意义识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机械识记是对识记的材料没有理解,依靠事物 的外部联系,经过机械重复进行的识记,也就是死 记硬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 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 即所谓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细节
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解晋与胡广、吴溥、 周是修、王艮、胡靖、方孝孺等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 文帝守节,以标千古风节。回家后,解晋便悄悄地指 派家人“瞧瞧胡广是什么动静”。家人回来说:“没什 么动静,见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晋听了,心里 说:“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命乎?”于是心安理得活 了下来。明成祖继位后,其位要为建文帝守节的名士 中,方孝孺壮烈而死,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杀, 而胡广等四位“名士”老老实实做了“贰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基本认知能力发展特点 1.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 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觉过程,它包括积极的 思维过程,所以,有时也称观察为“思维的知觉”, 即观察是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下进行的。
观察力是就是观察的能力,具体说来,它是迅 速而锐利地观察出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却非 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的能力,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的 认识特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明朝末年,洪承畴兵败,被清军俘虏后,不吃不 喝不言不动,好像真的要宁死不屈一样。旧友范文程 领命去看他,回来后对多尔衮说:“他肯定不是一个 死节之臣。我和闲聊时,房梁上掉下一点灰落在衣服 上,他赶快袒掸掉了。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他肯舍掉 姓名吗?”果不其然,找个美人去劝,洪大人也就顺 坡下驴,当了大清朝的“开国元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大学生的观察力已发展到不仅观察事物的 表面特征,而且能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 质,能精确、细致、深刻地观察事物,其随意 性和全面性大大加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记忆力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
过程,用信息加工理论的术语来说,就是人脑对 外部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大学生的识记范围有了很大幅度的扩大,比 少年期学生约增加一倍以上。
有研究表明,18岁达到了记忆的高峰期。 大学生阶段,意义记忆是主要的记忆方式。 大学生善于按材料的顺序和主次整理识记材料, 使材料系统化,便于记忆,因而,大学生对抽象 材料和概括性材料的识记能力大为增强。
智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特征, 也是顺利顺利完成智慧活动的能力。智力包括观察 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 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种观点——智力是一种顺应或适应能力 智力(智能)是一个抽象名词,它用来叙述个
人对于环境的顺应程度。
◆第三种观点——智力是一种先天素质, 特别是脑神经活动的结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8岁 记 忆 力
45、50岁 75岁
记忆力的发展变化
年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智力 (1)智力的一些背景知识
在许多心理学教材中,大都没有给智力一个明 确的定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智力本身是复杂的,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 个明确的、公认的定义,因此避而不谈。
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智力含义的认识 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智力概念很难被大多数所 接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A、中国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看法 ◆第一种观点—智力就是能力
智力就是能力或智能、智慧,即人们运用知识 技能的能力。
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智力是指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包括感 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即逻辑 思维能力(包括想象力),它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创 造力,则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B、西方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看法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心理学家曾有两次对“智力”
的含义进行了专门的讨论,第一次是在1921年,第二 次是在1986年。
在1997年,Snyderman和Rothman对1020名专 家就智力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专家认为智 力的最重要的五个要素是:
◆抽象逻辑思维/推理 ◆解决问题能力 ◆获得知识的能力 ◆记忆力 ◆适应环境
人的基本认知能力或智力在18~35岁进入全盛 时期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体心理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个性心理
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或智力)

社会心理
个体社会心理(人际知觉、人际吸引、从众等) 群体社会心理(凝聚力、士气、心理氛围等) 社会大众心理(流行、舆论、暗示、时尚、风俗、社会习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