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泉州湾跨海大桥组合梁总体施工方案讲解

泉州湾跨海大桥组合梁总体施工方案讲解

钢混组合梁制作及安装施工方案总体思路一、概述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为双塔分幅式组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分幅结构型式,分为左右幅两部分制造,单幅主梁为PK式流线形扁平组合梁,除索塔主梁外,两侧均设置风嘴。

全桥钢砼组合梁梁共分A、B1、B2、C、D、E、F、G、H、I、J、K、L1、L2、M、N、O计17种类型,166个梁段。

主梁标准断面图详见1-1。

图1.1-1 主梁标准横断面图二、总体施工工艺及工艺流程2.1总体施工工艺1)钢砼组合梁工厂化制作,运抵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组合梁制造与安装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板单元制造、工厂梁段拼装、预拼浇注混凝土、桥位连接。

2)钢砼组合梁制造厂附近设置预制厂,生产预制板。

为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预制板存放6月及以上,预制好的梁段要求保证两个月以上存放时间。

3)根据原设计方案,各梁段接缝处预制板采用工地胶接方式连接,但因接缝处精密套管接头过多,其预制精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本方案拟改为现浇缝。

4)组合梁桥位安装拟分三大部分:支架区梁段安装、标准梁段安装、合龙梁段安装;支架区梁段包括索塔区梁段、辅助墩顶梁段、过渡墩顶梁段。

方案中取消了边跨大节段梁的安装。

5)支架区梁段利用大型浮吊安装,其它标准梁段、合龙梁段利用桥面吊机安装,每个索塔一侧各布置2台桥面吊机。

6)边跨合龙采取顶推合龙,中跨合龙采取提前控制龙口宽度的方法进行合龙。

2.2施工工艺流程2.2.1桥面预制施工工艺流程桥面板预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2.1-1。

图2.1-1 桥面预制板施工工艺流程2.2.2钢混组合梁制作施工工艺流程钢混组合梁制作流程见下图2.1-2。

(需根据专项方案做修改)图2.1-2 梁段制造工艺流程图2.2.3钢混组合梁安装施工工艺流程钢混组合梁安装施工见下图2.1-3~2.1-10。

图2.1-3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

1、索塔、辅助墩、过渡墩支架施工。

(1)辅助墩、过渡墩施工完,安装支架、安装永久支座,拆除原钻孔施工平台。

(2)若上横梁支架为落地式,塔区0#块支架在上横梁支架拆除前安装完(不能利用上横梁支架),尽量避开上横梁施工及支架拆除施工。

(3)将下横梁上各竖向支座及阻尼支座摆放到安装位置。

2、桥面吊机改造。

桥面吊机利用嘉绍大桥的桥面吊机,边跨用变幅式,中跨用固定式,各4台。

(目前有变幅吊机式3台,固定式吊机9台)。

图2.1-4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二)第二阶段:支墩区梁段安装。

1、梁段安装。

(1)利用浮吊吊装索塔区S01梁段(249吨),整体吊装S02+SB1(201+197=398吨)、S03+SZ1(199+197=396吨)梁段。

其中S01、S02+SZ1在中跨侧吊装,S02+SB1在两侧吊装(边跨水域小)。

(2)拟选用1300吨浮吊可满足梁段侧面吊装工况,并设计一套专业吊具。

(3)过渡墩、辅助墩的墩顶块与0#块同一批次安装,浮吊在侧面起吊梁段。

2、0#块梁段位置调整。

(1)先调整好S01梁段标高、里程及轴线,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临时固定S01。

(2)将S02(或者S03)靠拢S01,先调整标高,后调整平面位置,最后密贴匹配,直到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与S01连接匹配件。

(3)按照步骤(2)方法,调整另外一片梁,直到各项数据满足监控指标要求。

测量3片梁段数据,满足要求后报监理验收。

(4)组合梁钢结构连接。

(5)施工S01梁段的预应力(永久纵向预应力钢筋),现场浇筑接缝混凝土。

(6)混凝土达到强调要求后,张拉永久纵向预应力粗钢筋及预应力钢束。

3、墩顶梁段位置调整(1)墩顶梁段预偏离塔方向25cm,根据监控指令调整墩顶梁段的轴线、标高及里程,在梁底钢支墩上布置滑块。

(2)调整永久支座位置,支座灌浆达到强度后,将梁段落在永久支座上,以便梁段滑移合拢。

图2.1-5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三)第三阶段:桥面吊机安装(1)将S01梁段与下横梁临时固结。

(2)挂设1#索,在监控指令下第一次张拉1#索。

(3)利用塔吊安装桥面吊机,并调试。

(4)第二次张拉1#索,并解除0#块梁段多余支撑约束。

图2.1-6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四)第四阶段:2#~10#标准梁段施工。

1、利用2号梁段加配重做桥面吊机试吊荷载。

(1)在Z2、B2梁顶面布置配重(混凝土试验块)。

(2)运梁船就位,起吊梁段进行动静载实验。

(3)卸除配重荷载。

2、梁段离开船舶一定高度后安装检修小车(小车驱动结构预先安装在轨道上)。

3、Z2及B2号梁段施工。

(1)起吊Z2、B2号梁段至安装位置,连接顶面临时拉杆,进行粗匹配。

(2)晚上精确匹配Z2(B2)梁段,满足要求后连接匹配件。

(3)钢梁栓焊,同时进行斜拉索挂设。

(4)接长纵向预应力粗钢筋,绑扎接缝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横向接缝混凝土。

(5)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施加临时预应力,进行斜拉索第一次张拉。

(6)桥面吊机前移,张拉Z2(B2)端部的纵向预应力粗钢筋。

(7)进行斜拉索第二次张拉。

(8)下片梁施工准备。

4、重复工序3的步骤,利用桥面吊机继续对称悬拼3#-10#标准梁段。

其中边跨10梁施工完后张拉边跨所有纵向预应力粗钢筋,中跨继续预应力施工。

图2.1-7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五)第五阶段:利用SB11(NB11)梁段合拢辅助墩顶梁段。

1、按照标准梁段工艺施工SB11梁段,根据监控指令进行11#索第一次张拉。

2、牵引辅助墩顶梁段靠拢SB11梁段并合拢,连接匹配件,栓焊钢梁。

3、浇注接缝混凝土,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施加临时预应力。

4、中跨桥面吊机前移,进行11#索第二次张拉。

5、解除墩顶梁多余约束,根据监控要求进行压重。

图2.1-8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六)第六阶:12#~17#梁段对称吊装。

1、按照标准梁段工艺施工中跨ZB12梁段,进行12#索第一次张拉,中跨吊机前移,12#索二次张拉。

2、对称悬拼13#~17#梁段。

图2.1-9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七)第七阶段:边跨合拢。

1、按照标准梁段工艺施工SB18梁段,根据监控指令进行18#索第一次张拉。

2、牵引过渡墩顶梁段靠拢SB18梁段并合拢,连接匹配件,栓焊钢梁。

3、绑扎钢筋,浇接缝混凝土。

4、中跨桥面吊机前移,进行18#索第二次张拉。

5、解除过渡墩顶梁多余约束,根据监控要求进行压重。

图2.1-10 钢砼组合梁安装施工流程图(八)第八阶段:中跨合拢。

1、在一稳定的温度下多次测量合龙缝长度,换算至设计合龙温度长度,并对合龙段进行二次下料。

2、利用桥面吊机起吊中跨合龙段,精确定位后环焊钢梁实现中跨合龙。

3、浇注剩余现浇缝。

4、待接缝处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张拉中跨纵向预应力。

5、拆除主梁与主塔临时固结,安装塔梁间阻尼器。

6、拆除施工临时预应力和所有施工支架,拆除中跨桥面吊机。

三、桥面板预制工艺3.1混凝土桥面板构造混凝土桥面板分为预制板与现浇两部分制作。

纵横向钢顶板之间的桥面板为预制构件,钢顶板上的部分为现浇湿接缝。

混凝土桥面板按照梁段制作,在钢梁节段上放置预制板,直接在钢梁上浇筑现浇缝,形成钢混组合梁节段。

混凝土桥面板布置见下图3.1-1。

梁段划分线现浇缝风嘴斜拉索梁段划分线横隔板Aˊ类纵向现浇缝B类纵向现浇缝B类纵向现浇缝C类纵向现浇缝C类纵向现浇缝A类纵向现浇缝B类横向现浇缝图3.1-1 混凝土桥面板布置图预制板类型划分汇总表见下表3.1-1。

表3.1-1 全桥预制桥面板类型划分汇总表3.2预制场地布置3.2.1预制场地要求(1)预制台座数量及预制工期要求1854块砼面板,按板长度5.69m和7.10m进行分类,共设置2种规格的台座进行预制,其中长度5.69m预制数量为1236块,余下618块长度为7.10m,两种规格的台座数量为2:1。

以5.69m长预制板为例,计算台座数量与预制工期,计算统计见下表3.2-1。

表3.2-1 5.69m长预制板数量及预制周期汇总表若考虑32个台座,预制工期:(500+96+8+24+4)÷16×7+(248+48) ÷16×9=291天。

最后一批预制板存放6个月后与梁段预拼装,并满足预拼好的梁段存放2个月后运输至现场安装。

根据全桥总体计划工期,考虑最后一批梁段在2013年4月初满足现场安装条件。

拟定2012年9月开始预制板施工,2012年7月完成板预制,共计11个月工期。

考虑春节及冬季施工影响,预制板制作暂定11个月预制工期,配置5.69m预制台座32个,7.10m台座16个。

(2)存梁台座数量要求不带齿块预制板存放4层,带齿块预制板存放2层,5.69m长板存梁台座总数=(112+40)/2+(386+56+248+48+8+12+4)/4=266个,7.1m长板存梁台座总数133个。

(3)混凝土生产要求48个台座,平均每天预制4.6块5.69m长板,2.3块7.1m长板。

单日需要混凝土最大量:14.3/2.6×4.6+17.6/2.6×2.3=41m3。

配备1台50m3/h混凝土搅拌站即可满足要求。

(4)起重设备要求预制场施工主要设备:16t汽车吊一台,50t履带吊一台,预制板安装期间考虑40t平板车一台。

3.2.2预制场地布局拟在钢箱梁制作基地选用15000平方米场地作为预制厂,暂不考虑搅拌站布置及施工人员生活区场地布置。

下图 3.2-2为理想状态下的预制板场地布置方案(15000m2),需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图中7.1m长预制板布置16个预制台座,108个存放台座。

5.69m长预制板布置32个台座,156个存放台座。

存放区考虑80%的预制板存放,最后20%的预制板存放在钢筋制作区域及台座上。

图3.2-2 桥面板预制场总体布局图3.3预制台座及模板方案(1)一个预制台座一套模板,台座采用混凝土支墩,模板采用钢模板。

(2)模板分底模、端模,其中底模板分4个边框,3个底板,模板组合通过螺栓连接。

(3)顺桥向端模板设计与预应力管道相结合,所有管道通过模板定位,确保全桥预应力管道位置精确。

(4)台座基础采用条形混凝土基础,确保台座不产生沉降。

(5)底模板的4个外边框固定在支墩上,安装前调整边框平整度,达到±2mm,并在预制过程中经常检验,确保预制板底边框的平整度。

(6)底模板的底板分成3块,通过组拼以适应3m宽与2.8m宽预制板,图3.3-1中部分“底板1”按照齿块特征进行分块,以便齿块模板安装。

(7)模板在专业厂家制作(具体设计方案进行中)。

图3.3-1 模板及台座布置示意图四、钢梁制作工艺及运输工艺武船正在编制专项方案。

五、桥面板安装工艺(1)关键临时预埋件:桥面吊机锚固点、吊点等,设计固定框架,实现标准化制作。

(2)横向反拱加载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