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供兼并重组用)工程编号:F1387工程规模:0.6Mt/a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煤矿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编制人员名单专业姓名(签字)技术职称段晓博工程师采矿耿毅德工程师机制郝冬冬工程师四大件张志江工程师秦景春高级工程师供电胡玉厚高级工程师高金鑫高级工程师水暖郭阿娟工程师总图施瑞良工程师土建王彩俊工程师张海霞工程师经济朱玉琴工程师附图目录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备注1 地质地形图F1387-103-012 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F1387-105-013 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F1387-105-024 地层综合柱状图F1387-107-015 9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F1387-109-016 15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F1387-109-027 井田开拓方式Ⅰ-Ⅰ剖面图F1387-109-038 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F1387-110-019 15号煤层充水性图F1387-114-0110 9号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F1387-163-011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F1387-447-01目录一、概述 (1)(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1)(二)编制依据 (6)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9)(一)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9)(二)产品价格分析 (9)三、矿产资源概况 (13)(一)矿区总体概况 (13)(二)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5)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38)(一)开采方案 (38)(二)防治水方案 (46)五、矿床开采 (50)(一)矿区开采总顺序及首采地段的选择 (50)(二)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50)(三)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年限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51)(四)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1)(五)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52)(六)采矿方法的选择和比较 (53)(七)工作面结构参数及矿井、采区、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53)(八)通风与安全 (54)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78)(一)选矿方案 (78)(二)尾矿设施 (80)七、环境保护 (81)(一)矿山地质环境 (81)(二)矿山环境影响 (88)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100)(一)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和根据矿床开采规模确定的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100)(二)产品方案 (100)(三)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100)(四)采、选工艺方案 (101)(五)综合回收、综合利用方案 (101)(六)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101)(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02)附件:1.资质证书;2.设计委托书;3.承诺书;4.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5. 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11220045873;6. 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号文《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7.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安字[2010]34号文《关于长治市2009年度年产30万吨以上(含30万)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8.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关于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检测报告。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一、概述(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1. 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长治羊头岭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直距12km的八义镇南窑沟-北窑沟村一带。

行政区划隶属八义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9′33″~113°00′36″北纬:35°56′14″~35°57′49″。

***煤业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2. 矿井现状(1)矿区范围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30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5873)和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重组整合后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3.7078km2,由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000km2)、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面积0.5881km2)和其北部和南部新增区(面积2.0197km2)组成。

批准开采9、15号煤层,批准开采深度1039.97m-929.97m,生产规模为0.60Mt/a。

井田境界由以下1~6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表1-1-1 整合后井田境界拐点坐标54年北京坐标系(6°带)80年西安坐标系(6°带)80年西安坐标系(3°带)序号X Y X Y X Y1 19679800.00 3983429.00 3983380.25 19679731.72 3982433.72 38409117.592 19681339.00 3983146.00 3983097.25 19681270.73 3981683.95 38410633.803 19680982.00 3981588.00 3981539.24 19680913.73 3980138.13 38410229.194 19681319.00 3981588.00 3981539.24 19681250.74 3980127.77 38410565.945 19680800.00 3980500.00 3980451.23 19680731.73 3979056.55 38410013.906 19679800.00 3980500.00 3980451.23 19679731.73 3979087.27 38409014.67整合后批采9、15号煤层,9号煤层和15号煤均可采。

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0.60Mt/a,排水量为1247m3/d,该矿现开采15号煤层,采用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主立井采用一对箕斗提升,副立井采用单钩罐笼提升,运输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输。

(2)矿区开采现状及周围开发情况①兼并重组前矿井生产及建设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9月14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山西长治羊头岭煤业有限公司作为重组整合主体企业/地方骨干企业,重组整合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和及新增区空白资源,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煤业有限公司。

重组整合后的***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 3.7078km2,由原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000km2)、原山西长治师庄煤业有限公司(部分面积0.5881km2)和其北部和南部新增区(面积2.0197km2)组成,校准生产能力由0.30Mt/a 提升为0.60Mt/a 。

a. 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原名为“长治县八义镇南窑沟煤矿”,为长治县八义镇南窑沟村办集体企业,始建于1982年,1985年投产。

批采9、15号煤层,现开采15号煤层。

该井田原有两个坑口进行生产,分别为一坑口、二坑口,其各井口坐标及特征见表1-1-2:表1-1-2 原生产系统井筒特征表原一坑口始建于1982年,于198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 ,拟开采15号煤层。

二坑口始建于2004年4月,现为基建期,设计能力6万吨/年,拟开采拟开采9号煤层,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发现本井田9号煤层仅局部可采,于2005年政策性关闭,未开采15号煤。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8]号文,批准该矿进行采煤方法与生产系统的改革,并将生产能力提高到30万t/a ,同时进行一二坑巷道的贯通。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该矿进行兼并重组。

该矿现在为基建矿,一坑已停止生产,坑口 名称坐标井筒 类型 井筒垂深(m ) 井筒 直径(m ) 坡度(°) 砌碹 方式 XY H 一坑主井3981336.018 19680426.854 1091.00 立井 115.00 4.0 90 料石 副井3981550.611 19680452.611 1082.92 立井 85.90 3.0 90 料石 二坑主井3981180.778 19680828.913 1085.59 立井 128.59 4.2 90 料石 副井 3981234.970 19680891.374 1082.85 立井 126.85 4.0 90 料石一坑副井现为回风立井;基建井口分别为:基建主井:原二坑主井基建副井:原二坑副井回风立井:原一坑主井等新的生产系统形成后,关闭原一坑的副井。

2009年11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76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批复》山西长治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整合为***煤业有限公司;矿区面积为3.7078km2,矿井能力0.6Mt/a。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立井采用双钩箕斗,担负全矿井的辅助提升,为矿井的进风井。

回风立井装备单钩罐笼,担负全井回风任务和升降人员,设梯子间,作为矿井的另一个安全出口。

采煤方法为重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支护采用金属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主扇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提升运输系统主要包括主立井、运输大巷、采区运输、顺槽运输和回采面运输,主立井采用JLS-20型矿用双钩箕斗式提升,运输大巷采用DSJ80/15/2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回采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输。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10KV来自八义供电所852线路,另一路10KV 来自荫城供电所524煤矿专线。

由于该矿正在基础建设中,停止生产,故只有基建井筒淋水,水量为25~50 m3/h。

中央主、副井水仓容量分别为2080 m3和1600 m3,采区水仓容量为200m3,井下排水为三级排水,备有三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主水泵型号为D46-30*6型。

地面设有210 m3静压水池容量,供矿井防尘和消防用水。

据晋煤安发[2008]534号文,该矿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15号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31 m3/min,相对涌出量1.17 m3/t,属低瓦斯矿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