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齿制作工艺流程

义齿制作工艺流程

1.围模。 2.灌注石膏。 3.模型的修整与完成。 4.上颌模型后堤区的形成。
[注意事项] 1.围模时应保护无牙颌印模的边缘和保持 模型的厚度。 2.灌注硬石膏时,采用真空调拌和振荡器 振荡来防止气泡产生。 3.注意上颌后堤区的解剖标志和刻画的深 度。
三、颌位记录
对于无牙颌患者,必须借助于上下合托的 均匀接触来记录上下颌的颌间关系,这一操作 过程称为颌位关系记录。
上合架是指固定上下颌模型颌位关系的方法。 [操作要点] 1.将模型打湿和修整底部与边缘。 2.调紧合架螺丝,只许合架作开闭运动,并根
据上下颌模型咬合高度调整上下颌体间距螺 丝并固定紧。 3.将上下颌模型和记录固定在一起,调拌石膏 将模型固定在情况和颌位关系稳定情况来
制取合托 上合架 排列人工牙 前牙区 后牙区 牙龈外型的形成 取义齿复位记录 包埋,聚合,磨光 再上合架 选磨人工牙,抛光
❖诊室
检查,诊断
修复前准备 取初印模 取精密印模
用合托记录 颌位关系
选择人工牙 前牙区(后牙区)
前牙的试牙 蜡义齿(前后牙 排列)的试戴
试戴终义齿 蜡合记录
终义齿初戴
全 口 义 齿 的 制 作 流 程 图
3.利用合托记录确定关系时,要制作蜡基托和 蜡合堤,求得患者的垂直和正中关系位,根 据合堤咬合印迹,对合上下颌模型。
[注意事项] 1.蜡合堤的尺寸以余留牙的宽度和高度为基准
。 2.必要时可在基托上加增力丝以免基托变形。 3.注意基托与合堤的热连接,避免基托与合堤
的分离而造成上下颌关系的改变。
三、模型设计和模型预备
[操作要点] 1.描记基托边缘线和记录标志线。标志线 有利于合托高度的确认。合托标志线包 括中线、口角线和唇高线、唇低线。 2.合托的制作 合托由基托与合堤所组 成.基托将成为终义齿的基托,合堤是
相当于义齿人工牙的部分。
[注意事项] 1.制作蜡基托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可在足 够厚度的蜡基托内放置不绣钢丝。最好 是采用自凝树脂基托,以保证在口腔的 温度下不变形,并能承受咬合压力。 2.合堤要保证足够的高度和宽度,用热蜡 刀固定合堤与基托使之密合。
❖ (二)弯制支架
❖ 弯制支架是利用手工器械对成品不锈钢丝 和杆进行冷加工而形成各种卡环、支托和连 接杆的方法。
六、排牙、完成可摘局部义齿
第二节 全口义齿制作工艺流程
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称为全口义齿 。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是粘膜支持 式义齿。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图。
技工室
修改旧义齿 制取研究模型 制取个别托盘 制取工作模型
1.个别托盘的制作 方法有印模膏法、塑料法和蜡制法三种。以
塑料法为例,其操作方法为①制作研究模型。 ②画托盘边缘线。③预备印模材料空隙。④ 制作托盘定位装置。⑤塑型。 ⑥完成。
2.印模灌注 3.模型修整 4.模型消毒
可应用消毒浸泡法、紫外线照射法、模型消 毒杀菌机或在石膏中添加药物的方法消除石 膏上的血迹、唾液和细菌等。
义齿制作工艺流程
第一节 可摘局部义齿制作 工艺流程
❖ 可摘局部义齿又称为活动部分义齿或部 分
❖ 托牙,是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作为支持, 采
❖ 用固位体或基托固位,患者可以自行取戴的 一
❖ 种修复体。主要用于修复牙列和相邻组织(牙 槽
1.制作工作模型
2.模型设计

3.上合架

4.制作义齿支架


选择合架。 2.固定合架时一般先固定下颌后再固定上颌。 3.固定上下颌后,务必使调节升降的螺丝接触
上颌体。
五、支架制作
包括卡环、间接固位体、连接体、加强网 和塑料固位形等。支架有铸造支架、弯制支架
,或两者共同使用。
(一)铸造支架 铸造支架需先按照设计制作支架蜡型,再 经包埋、去蜡、熔铸金属、打磨抛光等工 艺流程。对精度要求高者, 可以采用先分段铸造, 再经焊接而连成 一个整体的方法。
弯制法制作
铸造法铸造

齿
5.排牙

6.制作蜡型

7.装盒


正装
反装
混装


8.去蜡,填塞热处理
A
9.开盒

10.完成义齿
铸造法制作
连模铸造
脱模铸造
翻制耐火模型
熔模制作


熔模制作
脱模制作



齿
一次法包埋

二次法包埋


铸型烘烤焙烧
艺 流
铸造

B
打磨调合
试支架

抛光
转移到A图排牙
一、制作工作模型
[操作要点] 1.利用余留牙确定关系者,只要将模型的上下
颌的合面形态相互对合,上下颌牙的位置关 系清楚正确,便可用有色铅笔在模型的颊面 画出对位线即可。
2.利用蜡合记录确定关系,可将蜡片烤软叠 1~2层至宽约1cm的蜡条,置于患者口内嘱 其作正中合位咬合,准确无误后待其变硬, 从口内取出,放于对好上下颌关系的模型上 即可。
[操作要点] 1.观测模型 检查各基牙和粘膜
组织的倒凹,并绘出各基牙的 观测线。 2.确定共同就位道 方法有 均匀凹法和调凹法,即将观测台上的模型作 一定的倾斜,或在倾斜时再加适量的旋转, 用分析杆绘出基牙的观测线,分析杆方向即 代表了义齿的共同就位道。
3.确定模型最终设计 依据基牙观测线的类型 和位置,可用有色铅笔画出固位体的位置和 形态、卡环臂的走向、合支托的位置和大小
[注意事项] 1.制作个别托盘时应注意对倒凹处的缓冲和加
增力丝时防止蜡基托变形。 2.注意模灌注前的检查。为了防止石膏牙折断
,对孤立牙、牙颈部较细的牙齿,可用细木 签加固。 3.注意石膏的水粉比例、产生气泡调拌时间。 4.防止模型出现变形。
二、确定正中抬关系
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①在模型上 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牙的合关系。②利用蜡 合记录确定上下颌关系。③利用合托记录上下 颌关系。
。由观测线确定大小连接体、网状支架的部 位和设计,还可确定组织倒凹,以便缓冲。 基托伸展范围的边缘线也要标出。
[注意事项] 1.在画基牙观测线时要注意固定好调节螺钉,
避免在画线时水平台和模型发生移位而使画 线偏差。 2.要充分利用好倾斜模型的原则来获取共同就 位道。 3.填倒凹不宜过多。
四、上 合 架
复诊回访
一、制取印模
[操作要点] 1.用修改的旧义齿制取初印模。 2.通过初印模制作研究模型和个别托盘,制 取终印模。
[注意事项] 1.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制取相应的个别托 盘。 2.取功能印模时要求所运用的印模材料流动 性好、精细、有弹性。
二、制作工作模型
利用印模灌注石膏工作模型。 [操作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