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单选题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而容易形成的依恋型是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答案】B【解析】B项。
母亲具有接纳、合作、易接近的性格特征,其与婴幼儿能够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2教师对幼儿说:“不准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答案】A【解析】A项。
正面教育是教师告诉幼儿应该怎么样做,怎么做是正确的。
材料中教师告诉幼儿不准这样做,不准那样做,违反的就是正面教育的教育原则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答案】A【解析】A项。
婴幼儿是刚出生时,其视线仅有30厘米,眼前的东西都是一团像光一样的模糊的东西。
4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的不亦乐乎。
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对小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
A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中出现混乱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答案】D【解析】D项。
材料中,一名幼儿当小医生,其他幼儿也当小医生,所有幼儿都在做同样的游戏,即给“病人"打针,这是平行游戏的表现。
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
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
B知道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答案】B【解析】B项。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不包括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这属于膳食委员会成员的主要职责。
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A陌生情景实验B点红实验C延迟实验D.三山实验【答案】C【解析】C项。
延迟满足实验是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
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陌生情景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等人设计的一种心理实验,用来研究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并与母亲分离后的行为和情绪表现。
阿姆斯特丹的点红实验用来研究婴儿的自我意识水平。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
此时实验者要幼儿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
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
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
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C询问小彤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她的想法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价【答案】C【解析】C项。
幼儿的想象往往容易脱离现实,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做的就是耐心询问幼儿的想法,而不是一定让幼儿按照妈妈应该的样子进行绘画,也不是忽略幼儿的作品不给予评价。
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B要求排队如厕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答案】A【解析】A项。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可以允许幼儿按照需要自由如厕。
9.一般条件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答案】D【解析】D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5-6岁幼儿能够结合情景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句子,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10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A皮疹B水痘C手足口D猩红热【答案】D【解析】D项。
猩红热皮疹的特点是分布呈向心性,以发际、胸背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二、简答题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答案】移情,又称情感移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情感时,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情绪情感。
移情是导致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移情是对他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又是对困境中他人实施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富有同情心的人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移情能帮助幼儿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当时的情境,觉察到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绪情感;移情还能在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别人的情绪情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幼儿产生与别人共鸣的情绪情感。
这些在移情中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极有可能让幼儿产生帮助别人、减轻别人痛苦的动机,从而激发并促使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利他的助人行为。
幼儿的移情能力与幼儿的心理发展和经验增加有密切的联系,它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尤其在4-5岁,是幼儿移情发展的加速期。
因此,成人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3)水平是随着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4)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4-6岁。
12为什么幼儿园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答案】幼儿的学是以无意学习为主,并且通过看似无意的生活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有生活就有幼儿的学习。
幼儿的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学习,其认识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的直接经验。
儿童通过动作以及与具体事物的接触,在生活中尽情地活动和思考。
生活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旨在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活动必须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一一进而开展蕴含多种教育价值的教育活动一一幼儿从活动中逐步进行学习,获得发展。
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情景,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儿童的学习将是事倍功半的。
反之,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他们可以较容易地感知事物的特征、理解一些规律,进而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获得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学前儿童教育必须是保教并重的,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
日常生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径。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三、论述题13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请联系实际说明【答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幼儿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它是涵盖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幼儿、幼儿园房舍、设备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各种信息要素,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和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教育空间范围。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通过与所置身的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其作用如下(1)为幼儿提供发展保障;(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3)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4)锻炼幼儿对环境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5)萌发幼儿爱护创造周围环境的意识。
四、材料分析题14材料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就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
虽然老师多次批评,但他还是经常说,甚至影响其他孩子也说脏话。
问题(1)请分析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
(2)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答案】(1)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①父母及社会媒体的榜样行为。
李虎的家长平时可能经常有说脏话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为李虎提供了榜样。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受到家长的影响,李虎养成了说脏话的习惯。
另外,有些电影、电视等媒体中主人公说脏话的行为也会对李虎产生消极的影响。
李虎说脏话的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幼儿,幼儿之间的模仿造成其他幼儿也会学着说脏话。
②强化。
李虎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通过说脏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他成功运用了这种策略控制同伴后,会增加和加强他以后说脏话的频率。
另外,李虎说脏话的行为,家长采取默认无视的态度,也是对他这种行为的强化。
③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说脏话属于一种言语攻击,这种类型的攻击也许是因为平时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使得幼儿获得了不公正待遇,最后幼儿形成了说脏话的习惯。
(2)王老师可以采用如下做法进行干预:①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教会幼儿表达情绪及控制情绪的方式。
同时,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向幼儿呈现好的榜样行为,从而帮助幼儿养成懂礼貌、讲礼貌,尊重他人的习惯。
②对于李虎说脏话的行为,王老师应先冷静对待。
首先,耐心询问李虎说脏话的原因,引导他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利用班级集体教育的力量,帮助李虎改掉说脏话的习惯。
再次,可以让李虎当小小值日生,监督班级其他幼儿不说脏话,从而养成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
③重视家园合作。
和李虎的家长沟通,向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式,同时帮助家长解决自身的问题,做好家园共育,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帮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