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iority,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so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etland protectionand exploitation in China.W Hongkong Wetland Park,Ecologic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二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邮编200092电子信箱titan999@126.com收稿日期20080225图1香港湿地公园区域位置图1关于湿地城市湿地公园。

至此,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湿地是指一些水域和陆地交接的环境,包括一数为26个(第一批1个,即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些低洼地区、泛洪平原、淡水或咸水覆盖的地方,城市湿地公园,第二批9个,第三批12个)。

在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众多的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中,虽不乏成功的能和效益,特别是与人类最为密切相关的城市湿案例,但由于我国对湿地及湿地公园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设计手法和认识并不成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熟。

本文通过剖析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

念,希望可以为我国城市区域中湿地的设计和保自1971年《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诞生以来,到护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2006年5月,已有152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608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2香港湿地公园概况积140123652hm2。

我们国家1992年7月31日加入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湿地公约”,目前已有30处湿地被列入名录,面源紧缺,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并于1987积达3.43×106hm2。

年在新界天水围建造了供20万人居住的设施和场近几年,我国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的项目所,发展天水围新市镇。

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逐渐增多,“湿地”似乎成了时髦的名词。

至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2007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公园、山东省临沂市双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hm2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河南省南的生态缓解区(图1)。

阳市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我国第四批国家香港湿地公园是由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成果,第26卷3/ 2008 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1193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展示香港湿地公园的多样性;丰富香港的旅游资源和游客的旅游体验;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研究和资源中心;提供可与米浦沼泽自然保护区相辅相成的设施。

为了实现上述多样化的设计目标,香港政府成立了专责小组,并选择了资深的景观设计师,确立了三个主要的生态设计理念:环保优先的理念;可持续的概念;人物和谐共生理念。

图4访客中心背立面及木制百叶窗图5湿地探索中心图6观鸟屋入口图7屋顶双层隔板的休息亭120华中建筑HUAZHONGARCHITECTURE 3/ 2008第26卷图10木制户外小品图8木制观鸟屋标志之一图9木制观鸟屋标志之二图11循环利用的砖墙图12乡土植被爆竹花图13蚝壳景观墙图14动物折纸造型雕塑第26卷3/ 2008 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121的山丘。

这一巧妙设计,不仅体现了园景与建筑物的完美融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体现了环保设计的理念(图3)。

具体表现在:①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从而减少太阳辐射,使得这座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②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它设备的使置控制水位,还能了解到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居民重要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湿地农耕方法。

探索中心的设计细节上同样体现环保设计的理念:①收集雨水冲洗厕所;②依靠自然通风,通过天窗的巧妙设计使太阳辐射降至最低,从而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图5)。

(3)观鸟屋及小品建筑的设计公园中的小品建筑的设计同样体现环保的理图20裂纹式小桥图18自然护岸图19木栈道122华中建筑HUAZHONGARCHITECTURE 3/ 2008第26卷而且和周边自然环境结合得非常融洽(图6 ̄10)。

3.2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可持续的概念在湿地公园的各处得以体现,主要包括物料的选用、水系统的设计和能源的利用几个方面。

(1)物料的选用香港建筑署在建造湿地公园时十分注重物料的选择,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体现在:①优先采用可以更新的软木材而不是硬木材;②研成粉末的硅酸盐粉煤灰代替了一部分水泥掺入到混凝土中增加其防水性;③沿入口坡道南侧设置穿过中庭的循环利用的砖墙(广州某传统中式建筑拆下来的砖),减轻了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图11);④大量使用在香港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可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图12);⑤材料的再利用,包括军器厂街警察总部拆卸下来的花岗岩废料、动物折纸造型的雕塑、周边流浮山渔村中弃置的蚝壳等,都被巧妙地运用在公园入口景观的设计中(图13 ̄14)。

(2)水系统的设计水是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湿地公园水系统的设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①利用可以获得的天然水资源,重建了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

咸淡水栖息地依赖于自然的潮汐运动;淡水湖和淡水沼泽以来自于周边城市排放的雨水作为其主要水源,这些雨水需经过三步处理:首先收集在一个沉降池中,然后通过水泵提升到天然芦苇过滤床中净化,最后通过重力作用流入淡水湖和沼泽;②这些水体本身也是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建造的,它们利用了原有鱼塘约1m厚的防水砂浆中的粘土;③水的流速和水深由一系列简单的手动控制的堰来进行调控(图15)。

(3)能源的利用湿地公园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从而降低运营费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在空调设施中采用地温冷却系统,通过埋设于地下50m深的管槽内的聚乙烯管组成的抽送系统,以达到充分利用相对稳定并且几乎保持恒定的存在于地表以下几米的地温;②采用地热系统,不仅可以防止废热能排入大气,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也可防止废热能排入周围的生境,以致可能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节省冷却建筑物所需要的大量能源,整个地热系统的安装相比于传统的冷却塔,总体上预计可以节约25%的能量;③安装根据游客数量而调节新鲜空气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由计算机控制的照明系统,该系统设有调节亮度的传感器和在不需要时可以关闭局部照明系统的计时器,达到节约能源和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

3.3和谐共生的设计香港湿地公园兼有香港旅游主要景点与生物栖息地的双重作用,作为世界级旅游景点,游客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但活动的人流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喧哗声会打扰方面。

湿地生境的创造主要包括水体与土壤、植被栖息地的生物等。

如何实现人和环境的和谐共种植等方面的设计。

生,则是设计中最大的难点。

设计者主要通过合①水体与土壤。

水体营造的技术关键运用在护理的功能布局和湿地生境的创造来实现人与自然岸的处理、生物廊道的设计等。

主要措施有:a护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岸处理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充分考虑因水位变化(1)合理的功能布局而带来的景观效果变化(图18);b栈道采用全木整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制,采用浮桥的形式减少下方空间支撑结构物的面区。

其中旅游休闲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积,保存栈道下方原有生物环境(图19);c公园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主要包内是全步行系统,因此桥梁不用采用跨越式,而是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湿地保护区占地采用采用裂纹式铺装,标高和地面一样,中间留有约60hm2,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淡水和咸淡水通道,避免隔断生物物种的迁移(图2);d硬质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铺装道路尽量避免穿过湿地保护区,如需硬质铺装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道路,则设有水流涵洞或排水涵管,并在涵洞、管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底堆放中小型碎石,增加动物通过速度和局部隐秘①旅游休闲区的布局。

旅游休闲区会带来大量性;e进行大量的土壤试验,来测试那些从苗圃处的人类活动干扰,因此避免与关键的环境原则相冲不容易买到的乡土湿地植物的繁殖率和生存率,以突,是其布局选择的首要原则。

设计中将游客设施达到湿地群落生物的最大化和景观的多样性。

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避免对栖息地不必②种植设计。

香港本地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相要的侵扰,并能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

当丰富,在配置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再现自然的原湿地公园中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访客中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心、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

a入口广场为游点,植物生态型从陆生的乔灌草——湿地植物或挺水客提供进入湿地公园的准备场所,包括停车场、售植物——浮叶沉水植物等,主要措施有:a大量使用票处及管理机构。

入口处的水景和草坡地有效地将在香港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可以尽可能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而入口处独特的景观墙和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广场上富有特色的灯柱以及草坡地上的陶艺作品则耗降到最少;b湿地湖泊中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小于水提前让人们感受到了湿地公园的奇妙(图16)。

b面积的30%;c除考虑到水生植物自身的水深要求之访客中心是整个湿地公园的聚焦点,包括5个以湿外,还需要考虑其花期和色彩、高低错落搭配,并安地功能和价值为主题的展览廊:“湿地知多少”、排好游人的观赏视角,以免相互遮挡。

“湿地世界”、“观景廊”、“人类文化”、“湿地挑战”;一个可容纳200人次的放映室;课室及结语资源中心;餐厅及礼品店、儿童游戏区等。

访客中通过对环保优先、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设计心是人流的汇集点,也是公园中最重要的旅游景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区域中湿地点,布置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不仅在最大程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其隔离弃置,而是可以通过度上避免了人类活动对外界生物的干扰,并完成公合理的、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一定的技术支持,实众性较强的展览、教育、参与活动。

c溪畔漫游径现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多及湿地探索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