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共24 分)1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不屑置辩秉烛夜谈改斜归正真相必露声色俱厉不能自己杳无消息再接再励错别字改正2 古诗文默写(共11分)(1)感时花溅泪,------------------(2)烽火连三月,-------------------(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4)黄发垂髫,-------------------------.(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陋室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

(8)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引用的孔子说的一句话是“_____?”(9)《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

(10)《桃花源记》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__。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1)《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3巧填春字诗,将括号里含春的词分别填入诗中空格处(共4分)(1)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2)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3)竹外桃花三二枝,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闹。

——宋祁《玉楼春》(春意、春色、春风、春江)4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3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5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一个比喻句(2分)A、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B、书是阶梯,帮助人门登上理想的高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7.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18分)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胡章平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

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

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

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

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

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

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

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

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

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

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

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

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

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

”“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

”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

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

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

”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

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

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

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

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

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

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6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

”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

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

”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

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3.“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父亲“木讷”,这里除了有性格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在初中课本中接触过一个“类似”的人物,“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这个人物是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第②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⑦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关爱”的世界:雨天,父母亲的小雨伞;冬天,父母亲的小心的呵护;同学之间的互助,老师的辛勤的付出……都让你感觉到关爱。

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4-21 题(共19分)渔王的儿子王晔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

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和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