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测量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期末复习知识点
测量学定义: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内容:测定,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野外测量的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工作基本内容1.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测量2碎部测量: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距离—斜距、平距;角度—水平角、垂直角;高差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铅垂线、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法线。

我国统一采用的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坐标系”。

参考椭球体:一个非常接近大地体,并可用数学式表示几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

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形体,
故又称旋转椭球体。

旋转椭球体由长半轴a(或短半轴b)和扁率α决定参数为:长半轴 a= 6378140m 短半轴b=6356755.3m扁率
α=1/298.257 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把地球看作圆球,其平均半径 R =6371km
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形体。

绝对高程(海拔)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高差: 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

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建立:x轴 —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 y轴 — 赤道的投影 原点O — 两轴的交点X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

原理: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特性: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

2、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

投影后有长度变形。

3、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但有长度变形。

4、除赤道外的其余纬线, 投影后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5、经线与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6、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l。

7、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

6º带自首子午线开始,按6º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个带。

L。

=6ºN-3º(N为6º带的带号) 3º带自1.5 º开始,按3º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120个
带。

L。

=3ºn(n为3º带的带号)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内进行长度的测量时,可以不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即可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地球曲率的影响对高差而言,即使在很短的距离也必须加以考虑。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1、 从整体到局部; 2、先控制后碎部 ; 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 测量工作的程序:先控制测量,后碎部测量 测量的基本工作?外业工作:测定和测设。

内业工作:观测数据处理和绘图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水准测量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读取水准尺的读数,测定两点间的高差,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视准轴:物镜中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尺垫作用?仅在转点处竖立水准尺时使用,防止点位移动和水准尺下沉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安置仪器、粗平、瞄准水准尺、精平、读数。

何谓视差,如何消除?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称为视差。

原因: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方法:仔细进行目镜、物镜调焦。

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个条件?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 水准管轴//视准轴 十字丝横丝 垂直 竖轴
水平角观测方法、步骤及其内业计算(一).测回法观测程序(二).方向观测法
竖直角计算公式α =目标视线读数—水平视线读数
竖盘指标差定义 读数指标与正确位置之间的小夹角x,称为竖盘指标差水平角、竖直角的取值范围 水平角角值范围:0˚~360˚ 竖直角角值范围:-90 ~+90
直线定线:把多根标杆定在已知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向
距离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GPS测量
坐标方位角推算?左加右减 正反坐标方位角?
方位角定义: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角值范围为0°~ 360°。

种类:真方位角(A) 真子午线方向;磁方位角(Am)磁子午线方向;坐标方位角(α )坐标纵轴方向
偶然误差特性:有界性:偶然误差应小于限值;渐降性:误差小的出现的概率大;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概率相等;抵偿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平均数趋近于零。

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1. 仪器误差2. 观测者的技术水平3. 外界条件
误差传播定律: 阐述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函数中误差的关系的定律。

衡量精度指标:中误差; 容许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 一般在测角或水准测量时,采用中误差的方法衡量精度。

在距离测量时,采用相对中误差的方法衡量精度。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在现场选定控制点位置,并建立标志。

量边:测量各导线边的水平距离。

测角:观测导线各连接角、转折角。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习题
三角高程测量: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或倾斜距离和竖角,应用三角学的公式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比例尺:地形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人用肉眼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一般为0.1mm,所以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即0.1mm×
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1、确定测图比例尺,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测出的实地最短长度时,根据比例尺精度的定义,可以确定出测图比例尺来;2、确定量距精度——测绘人员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等高线平距d随地面坡度变化而变化。

等高线性质:(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成双(不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典型地貌有山头与洼地、山脊与山谷、鞍部、陡崖与悬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