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财政学第三章
(1)不通过市场交换难以显示信息; (2)计划体制缺乏搜集信息的激励机制; (3)基层单位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信息进行 筛选,造成信息的扭曲。 (4)计划体制层次重叠,信息传递链较长,阻碍信 息的传递速度,造成信息滞后。
.
30
(二) 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
在现实中,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可能 在一定程度上像在市场活动中一样具有经 济人的行为特征 , 即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 围内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 1.计划的制定者可能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定生产
(1) 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 每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同质的; (3) 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是内部化的; (4)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 ( 5 )不存在交易成本,任何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无成本 的; (6)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处在成本递增阶段。
.
6
关于预算约束线的定义及图形
预算约束线---在既定的购买力水平和生产要素(或 产品)相对价格条件下,购买者能够得到的所有 要素组合和产品组合。
Y产品 A
O
图3-1 预算约束线
X产品 B
7
AB----预算约束线 ,线上每一点表示X、Y产品的不 同组合。它的斜率由X、Y产品的相对价格决定。 AB位置的高低由收入水平决定。 假设:某人每周收入为500元, X产品的价格PX=25元, Y产品的价格PY=50元,则: 若全部收入购Y产品.可购10个. 即OA=10(A点) 若全部收入购X产品.可购20个.即OB=20(B点) 连接A、B两点形成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线斜率 K预=OA/OB=1/2(反映了X、Y产品的 相对价格)
对第二条定理的理解: 1.市场机制的分配原则--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大小 2. 但市场产生的收入分配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没 有考虑各人初始禀赋(身体、智力等状况), 3.可以由政府改变各人初始禀赋的分配状态,同时 保持市场的运行规则,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在资 源配置上满足帕累托效率,在收入分配上又能符 合公平观念的结果。 3.福利经济学第二条定理的含义是在完全竞争的市 场条件下 , 政府需要做的事只是改变各人禀赋的 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由市场来解决。
财政学
第三章 计划与市场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永冰
1
本章主题
一、实现财政目标的基本方式 市场机制 二、本章分析内容
政府机制
两种基本方式实现财政目标的条件及其
局限性
三、讨论混合经济中政府的职能范围。
.
2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市场机制 政府机制 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退出
3
第一节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提供了一种自然简明的方式:
即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的好处(例如公 共医疗卫生、教育等)。
(2)外部成本(external
cost 或 negative externality)
即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所带来的损害(例如 工业污染、噪音等)。
21
(一)第一类市场缺陷(续)
4.公共产品 (public goods):
..
返回
18
三、 市场缺陷源自市场缺陷定义--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
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 的方面称为市场缺陷(market failure)。
市场缺陷类型 第一类市场缺陷--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
假定条件的方面。
第二类市场缺陷--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 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
什么、怎么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2.计划的执行者都是具有自身利益的个人,当计
划与执行者的利益相冲突时就会出现对策性反应 , 从而无法实现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
31
(三) 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政府并不像一个人那样具有逻辑一贯的偏 好体系,它没有一个稳定的判断是非的标准。
9
(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与生产效率(续)
1. 生产要素的需求者面临同一要素相对价格,在图 像中表现为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例图3-2中C2和C1). 2.每一个生产者都追求生产成本最小化,其决策是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生产者等产量曲线的要素边 际替代率(例图3-2中的切点E2和 E’2)。 3.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随市场需求而变化,直到供 给和需求相等(例图 3-2中相对价格即预算约束线 从C2C1为止) 4.在市场均衡情况下(即C1、ix1、 iy1三线相切, 只存在一个切点E1),E1 具有以下性质: X产品要素MRS=Y产品要素MRS=K预算(即X、Y资源的相对价格)
12
(三)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交换效率(续)
1.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者面临同一相对价格,在 图像中表现为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例图 3-2中C2、C1). 2.在给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每一个消费者都追求效 用最大化,其决策是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该消 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图3-2中切点E1和E2)。 3. 产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随市场供求而变化,直到 供求相等(图3-2中预算约束线从C2C1)。 4.在市场均衡情况下(即C1、ix1、 iy1三线相切, 只存在一个切点E1),E1 具有以下性质:
16
二、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福利经济学( welfare economics )得出了 两条基本定理。 (一)第一条定理 :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前面 已经证明)。 (二)第二条定理 : 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 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17
二、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续)
8
(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与生产效率
从生产者角度看,假定:
1.两种生产要素给定:A资源和B资源; 2.两种产品结构已定:X产品和Y产品; 3.生产者收入份额已定。 OA —A资源总量;OB—B资源总量; O —X产品的原点;O’—表示Y产品的原点; ix — X产品等产量线;iy — Y产品等产量线. 图3-1是埃奇沃斯箱形图,分析在完全竞争要素 市场中,生产者用A、B两种资源生产X和Y两种产品 的最终运行结果。
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产品,在消费中使公众共同 受益,外部效益显著,这种公共产品的存在违背了完全竞 争市场的假定条件。
5.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现实的市场中,交易总是有成本的。维护产权,寻找交易对 象,签订交易合同都会发生成本。生产结构的调整也会耗 费资源。这种情况显然与完全竞争所要求的条件不相符。
-- 社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 问题由政府通过计划来决定的经济运行机 制。(What、How、Who)
25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理想的政府 二、政府缺陷 三、改革政府
.
26
一、 理想的政府
(一)政府必须具有充分信息 政府通过计划实现效率必须拥有以下信息: 1.现有一切资源的种类以及各种资源的数量 ;
6、宏观失衡:现实市场中由于存在价格刚性,预期以及
非市场因素的影响造成经济萧条与经济过热情况交替出现, 并且在短期内不能自行调整。
返回
22
(二) 第二类市场缺陷
1.偏好不合理
现实市场中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产品在 某种程度上偏好可能不合理,从而违背了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两种表现: ( 1 )优值品( merit goods ) -- 消费者的评 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如社会保险)。 ( 2 )劣值品( demerit goods ) -- 消费者的 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如烟、酒等)。
结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运行结果完全符合生产效率的条 件。
10
A F E2
H
O’
iy 1 iy 2 E1 ix 1
E2’ C2 O C1
I
G 图3-2 均衡价格与生产效率、交换效率
11
(三)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交换效率
从消费者角度看,假定: 1.社会产品结构已定:X、Y产品; 2.社会生产水平已定:X、Y产品数量已定; 3.消费者收入份额已定;消费者结构:甲乙两人. 图3-2中,OA—Y产品产量;OB--X产品产量; O点—消费者甲的原点; O’--消费者乙的原点; ix--消费者甲的无差异曲线; iy--消费者乙的无差异曲线。 图 3-2 是埃奇沃斯箱形图,分析在完全竞争产 品市场中, X产品和 Y产品在消费者甲、乙之间配 置的最终运行结果。
2.信息失灵(information failure):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 有充分信息。显然现实的市场不具备这一条件,不 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可能发生信息失灵。
20
(一) 第一类市场缺陷(续)
3.外部效应(externality):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 产品或服务对生产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 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种: (1)外部效益(external benefit 或 positive externality)
.
23
(二) 第二类市场缺陷(续)
2.收入分配不公
由于各人所拥有禀赋(体力、智力、天 赋等)的差别,按市场规则进行分配会造成 贫富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又会成为收入分配 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原因。
返回
24
第二节 政府机制
政 府 计 划 机 制 ( government planning mechanism)
14.
14
Y产品 P
A E’
M
E C0 F C1
O 图3-3
N B 均衡价格与产品组合效率
X产品
15
(四)完全竞争市场与产品组合效率(续)
1、产品数量和结构给定,市场会产生一个均衡的产 品相对价格。 2、在这个相对价格情况下,生产者为了收入最大化 必定满足: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对价格。 3、如果生产者选择的这个产品组合与消费者形成现 有相对价格的产品组合不符(图 3-3 中 KP≠ KC0 ), 市场会调整相对价格,一直到消费者的产品边际 替代率等于生产者的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即 KC0=KC2, E’具有以下性质: 消费者甲的产品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乙的产品边际 =生产者的产品边际转换率, 结论: 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结果完全满足产品组合 效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