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适应”审题立意指导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适应”审题立意指导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适应”审题立意指导高考作文2014-03-16 1039高考模拟材料作文“适应”审题立意指导及作文例析【文题展示】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句这样的话,说人面对生活的选择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者,告诉人们要去适应。

适应,就是使自己去符合客观的条件和需要。

对人、对事、对环境,都如此。

对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你是怎样看的?请围绕‚适应‛这样的处世态度和方法,联系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写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自拟题目;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分析】在对作文题目的认识上,不少学生存在误区,他们认为题目中最重要的是‚请以‘XX’为话题‛这句话,即只要知道了题目要求自己写什么就可以动笔写了,忽略了对题目中提示材料的认真分析。

这种认知误区很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对材料中的提示却视而不见;二是在确定中心观点时偏离了材料,即所谓跑题或离题。

因此,联系这个作文题,学生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认知,即此次作文题并不只是‚适应‛这简单的一个词,而是整个三段话。

第一段提示材料包含着出题人的出题意图,暗示着我们的写作方向和立论观点,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认真分析的。

在这道作文题中,提示材料前两句话说‚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者,告诉人们要去适应。

‛这里暗含了一个提示,即适应的对象应该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适应‛我们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话是对‚适应‛一词的内涵、外延进行界定。

但这种界定相对又是模糊的,它只指明‚适应‛是我们要使自己符合客观外在的人、事、环境,却并没有具体说明哪些人、事或环境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的。

第五句话提到对‚适应‛这种‚人生态度‛,不同人有不同观点。

这句话里包含两个信息,一是在出题者看来,‚适应‛是种人生态度,所以它应该是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具有哲理的高度;二是对待这种人生态度,大家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有肯定有否定。

而这种不一致正好与前两句话提示我们的对待‚适应‛问题得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面对不同的人、事或环境,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些可以适应,有些应该适应,有些不能去适应。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针对不同的对象,我们的立论可以有三种态度:一肯定,二否定,三辩证。

重要的是我们的论点与我们的论据应该是相应和的。

如果是肯定的态度,那么我们要适应的外在环境可以是匮乏的物质条件,可以是残缺的肢体,可以是一时的理想受挫,在这些不利条件下,我们不抱怨、不气馁,坦然面对,活出生命的精彩。

如果是否定,那么我们不能适应的外在环境可以是蝇营狗苟的风气,可以是追名逐利的人群,面对这些外部环境,我们坚持内心对洁清精神的追求,坚定内心对自由与高贵的信仰。

如果是辩证,则可以将前面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

明确了自己的态度之后,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了之后会怎样‛四个角度出发,确定中心观点。

【样文示例】随生活而自适许雪珺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1)班几十亿年前,有一群生物曾主宰着地球。

然而,地球环境的骤变,让这群庞大的地球霸主,因不能适应而倒下了。

几十亿年后的今天,恐龙的灭绝仍如一把悬于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我们:接受生活中不可改变的,要随生活而自适。

随生活而自适,纵使身处涸澈,也能用一种适应的心态,让生活活色生香。

力克〃胡哲从出生伊始就注定是不幸的,但他乐观地面对生活所带来的不幸,用他的‚小鸡腿‛打拼出了一番天地。

斯蒂芬〃霍金全身上下可以自由活动的仅有那两根手指,他虽然不可以改变自己的顽疾,但凭适应之心,硬是用那个指头,叩开了宇宙黑洞的大门。

二十一岁,最狂妄的年龄上废了双腿的史铁生,不甘颓废,而是笔耕不辍,成为我们灵魂的手术师,‚把悲观认识清楚了就是乐观‛,他如是说。

生活对于他们是不幸的,也是不可改变的,但因为随生活而自适的态度,他们迈向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适应生活,是我们面对困境不可少的心态。

倘若不能适应生活,被挫折所击倒,生活便黯然失色。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句中如此的温暖和美好,在海子心中破灭了。

理想的罗盘开始失灵,海子的船只陷入了迷航。

他不愿改变自己去适应生活,而是选择了卧轨自尽。

生活的不幸在他身上降临后,他固执于理想主义,不愿寻求改变。

不保有随生活而自适的心态,便会迷失自己甚而走向失败。

随生活而自适的同时,千万不可撇弃那只属自己的个性之诗,适应并非使人们变得千篇一律。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的个性,引得多少人俯首拜读,只为贴着他的温柔。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法师独特的标帜,便在于那超然物外的脱世消遥。

倘若适应让每个人对生活千篇一律,那么整个社会与群蚊何异?改变自己去适应,切忌改变自己身上那熠熠生光的个性。

随生活而自适,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生物界的法则有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面对生活,我们须用一种随生活而自适的态度,方可克服世间种种困难与障碍。

【推荐点评】文章开篇以恐龙灭绝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同时中心论点化用了材料中的句子,是对材料不动声色的照应。

然后文章从正反两面对‚适应‛的效果进行论述,告诫人们‚即使身处涸辙‛,也不能‚被挫折击倒‛,要学会‚随生活而自适‛,而后强调‚适应‛的过程中‚不能抛弃个性‛,从‚如何适应‛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文章内容。

但从反面进行论述时,的观点似乎还有待商榷。

不能适应生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吗?海子卧轨自杀是因为他被挫折击倒呢?还是出于他对内心自我信仰的坚持,拒绝适应呢?但从文章整体而言,所举事例丰富而新颖,由自然而人文,既有探寻真理的科学家,也有笔耕不辍的文学家,既有个性鲜明的青年诗人,也有潇洒风流的行吟僧人,彰显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语言流畅清新,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也算是一篇较为出色的议论文。

(55分)(推荐教师:曾光)适应之法贵如金方慧敏广州市第二中高二(11)班有人说:‚面对人生的选择,要接受不能改变的。

‛这‚接受‛的潜台词即为适应。

胡杨,因为适应了最恶劣、最残酷的环境,才能以铁铮铮的风骨于茫茫荒漠中昂扬挺立,它‚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烂‛的生命历程彰显着强大的适应能力。

而对我们来说,变幻莫测的人生旅途中,更需要‚适应‛之法保驾护航。

当无数痛苦扑面而来,身处艰难困苦中时,适应这令人心痛的悲惨环境吧。

人生如橘,有甜也有酸,有大也有小。

当不幸降临,当厄运无法改变时,以最好的姿态去适应它吧。

霍金,一个轮椅上的伟人,向我们揭示了黑洞的奥秘。

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还有手指可以动,还有脑袋能思考,还有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他说得那么坦然,仿佛他的生活平静得像一湖清水,从未起波澜。

为什么他能从容地面对所处的环境呢?是适应,他已经适应了轮椅上的生活。

病魔的降临既然无可避免,为何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自己所能去适应呢?是的,‚适应‛之法就如同天边的一抹红霞,令身处悲痛深渊的人重新看到人生的美丽,再一次踏上追寻梦想之路。

当失败的结果相伴相随,身处一片迷雾中时,适应这短暂的悲伤时期吧。

成功与失败,往往无可预料,当失败的阴影如影随形时,不要用焦虑的怒火燃烧它,以最平静的心去适应它吧,相信成功总在失败之后到来。

张杰,一个超高人气的流行歌手,在失败的沼泽中挣扎了好长一段时间。

当他发现没有一点创作灵感,无法写出自己想要的音乐时,他沮丧了,他封闭了自己。

是身边的人劝导他去适应,他相信了,也尝试了,终于从沼泽中逃脱出来,再次站在镁光灯下。

是的,学会适应失败,在阴影中保有自我,令张杰摆脱自暴自弃,重新出发。

输了,败了,适应这些事情吧,它会令你活得更坦然更快乐些。

当流言蜚语袭来时,以最纯粹的心去适应,在‚适应‛这把大伞的保护下坚守自我。

奥巴马,一个黑人总统,他适应着充满污秽质疑声的环境,用勤恳的工作态度与智慧在政治领域中大展拳脚;刘谦,一个魔术师,他适应着充满批评谩骂声的环境,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技能征服观众的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一个平凡穷人,他适应着充满冷嘲热讽声的环境,用顽强的毅力和隐忍过着独特的充实生活。

生活于言论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学会去适应那由或真切或虚假的声音所充斥的环境,于其中做好真实的自己。

适应之法贵如金,当无以改变什么时,就淡然处之,适应它吧,于清清河流中悠然自乐,于茫茫蓝天中做一朵宁静的白云。

【推荐点评】本文开篇引材料点题,明确自己的态度:肯定适应。

然后中以三个并列关系的分论点,从不同层面展开论述,所举例子中外结合,从科学界到娱乐圈到政坛,内容丰富。

同时文章处处紧扣论题,立意鲜明,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和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又使得文章行文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整篇文章结构完整,总──分──总的脉络清晰明了,但第二、三个分论点有交叉重叠之处,都表达了适应挫折的同时保有自我之意,显示出在逻辑思辨方面的欠缺之处。

(55分)(推荐教师:曾光)适者生存丁彦翔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9)班有句话说:‚人面对生活的选择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人的一生,起起落落,四处漂泊,身边的一切总是千变万化,或光明,或黑暗,或平等,或不公……但不变的是,懂得适应的人,生活会更加精彩,人生会更有意义。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只能适应它。

‛懂得适应的人,往往更能取得成就,走向成功。

在我们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充满了我们不可预知的风雨、荆棘,我们不能改变它,但可以学会面对而不被击倒。

两年前,两位世界级网球选手——费德勒和纳达尔会师决赛,比赛被大雨中断,纳达尔因大雨而被打乱节奏,失去了大好局面,费德勒则从容应对,积极调整,实现了生涯的又一伟业。

同样面对不可改变的环境,纳达尔因不懂得适应错失良机,而积极适应客观条件的费德勒则跨越了障碍,取得了成功。

当今的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科技日新月异,只有懂得适应,才能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走向成功,实现成就与梦想。

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懂得适应的人,更能寻得人生的欢乐。

世间难有两全完美之物,学会适应,学会接受它,无论身处何方,总能寻得欢愉。

苏东坡被贬黄州,条件艰苦、生活贫困,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他以明月清风、粗茶淡饭为乐,活出了一生中最逍遥的一面,成就了一段为人称道的佳话。

如果东坡不懂得适应恶劣条件,怎么会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闲适,又怎么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在?学会适应,更能接受逆境,接受生活的不如意,以旷达的心态享受生活的愉快、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