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结课论文题目:杜邦公司的组织发展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学号: 201012418姓名:娄艳晓日期:2013年4月12日指导老师:董飞目录摘要 (3)正文 (4)一、美国杜邦公司简介 (4)二、公司各阶段发展概况 (4)三、组织结构变迁 (5)四、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9)五、参考文献 (10)摘要:杜邦公司(DuPont Company,简称DuPont):是一家科学企业,提供以科学为基础的产品及服务。
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致力于利用科学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让全球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
杜邦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际和地区,以广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涉及农业与食品、楼宇与建筑、通讯和交通等众多领域。
201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70位。
[1两百年前,杜邦主要是一家生产黑火药的公司。
一百年前,他们的业务重心转向全球的化学制品、材料和能源。
今天,在杜邦进入第三个百年时,杜邦提供的是能真正改善人们生活、以科学为基础的解决方法。
只要仔细地看一看您家中周围的一切,您就会发现杜邦的印迹。
他们适应变化的能力和对科学永无止境的探索,使得他们在两个世纪的历程中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之一。
企业的组织结构历经变革,其根本点在于不断适应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情况的变化。
杜邦公司所创设的组织结构,曾经成为美国许多公司包括著名大公司的效仿模式,并反映了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演变的一般特点,然而,面对不断的变化、创新和发现,他们的核心价值却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致力于安全、健康和环境、正直和具有高尚的道德标准以及公正和尊敬地对待他人。
关键词:杜邦公司企业组织结构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理念正文:一、杜邦公司简介美国大型科学公司。
1802年由法国移民E.I.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附近建立,以制造火药为主。
20世纪,开始转入产品和投资多样化,经营范围涉及军工、农业、化工、石油、煤炭等多个行业,在美国本土和世界9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有200多个子公司和经营机构,生产石油化工、日用化学品、医药、涂料、农药以及各种聚合物等 1700个门类,20000多个品种。
1983年总营业额达353.78亿美元,居世界化学公司年销售额之首。
杜邦是全球安全行业的领军人物,它是最早为生病和受伤的工人聘请医生的企业主之一,它最早提出了安全生产的理念和流程,最早开始统计工作内和工作外的工伤事故,并开创了为不幸罹难的员工家属提供养老金的先例,其早在1994年就设定了"零目标",务求在二十一世纪实现工伤、职业病及环保事故的零记录。
杜邦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被所有知名公司争相模仿和学习,并正成为全球公司在安全领域的一面明镜。
二、杜邦公司各阶段发展概况杜邦的发展方向是要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增长的科学企业,其战略决策不单单是从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着眼,更强调根据时代的主流趋势来确定自己将进入的领域,根据未来人类的消费取向来确定自己的业务组合。
从杜邦历史上的三次重大转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杜邦诞生之时,正处于战乱频仍的年代,杜邦当年聚力生产火药,就是为了助力美国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在战后美国经济腾飞之时,杜邦开始全面转向民用化学品生产,提供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高科技产品,提高美国人民的生活情趣和质量;现在随着世界经济走向生命科技时代,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生活品质,杜邦开始全面向生物科技企业转型,将生物科技融入过去已经拥有的一些技术中去,通过杂交、嫁接产生更多的既利于环保、又有利于健康的新科学生活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杜邦正以知识密集的方法来解决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最少的资源去创造最高的价值。
相应的,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是为不断适应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经营产品的种类增多、竞争对手增多、市场变化复杂的问题的出现,杜邦公司单人经营的模式被集团式的经营模式所取代。
由于杜邦公司在一战中大幅度扩展并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而集团式的组织结构没有弹性,公司的原有组织对企业成长缺乏适应力,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亏损。
为了适应大生产的销售系统,多分部的组织结构便应运而生。
60年代初 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企业竞争需要并保证实施新的经营战略而产生了“三头马车式”的组织体制,又一次挽救了危难中的杜邦公司。
三、组织结构变迁1.单人决策式经营19世纪中叶时,由于公司规模不大,产品单一,产品质量优势突显,产品市场较为简单,公司采取经验化管理方式,加上亨利拥有的绝对旺盛的精力,一个人的决策管理足够维持整个公司的运作。
在亨利的时代,这种单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
这主要是因为:(1)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400万美元的资产;(2)经营产品比较单B集团型结构C多部制组织结构A单人决策一,基本上是火药;(3)公司产品质量占据绝对优势,竞争对手难以超越;(4)市场变化不甚复杂。
这种经营的优点是:(1)“恺撒型经营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公司的生产力水平;(2)领导者之间管理员工,使得分配的任务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3)适合规模不大、经营产品比较单一、市场变化不甚复杂的企业。
缺点是:(1)不适用于大规模、经营产品多的企业(2)需要领导者有超凡的领导才能、非凡精力,公司对领导者的依赖过深,一旦缺乏有效的领导,企业将无法正常经营下去.(3)这套管理方式无法言喻,也难以模仿,实际上是经验式管理,并不是科学的管理。
(4)无法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正因为这样,亨利死后,继承者的经营终于崩溃了.2.集团式经营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规模扩大,竞争压力加大,加上接任者没有亨利旺盛的精力,公司日益衰败,后来三堂兄弟设计了职能式经营的管理体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由于在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
这是其优势所在。
但是缺点是:(1)组织结构没有弹性,不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改变商品流通,公司决策人员与市场接触甚少,并没有完全了解市场行情;(2)对企业成长缺乏适应力,权力高度集中,体制过于死板,企业管理缺乏灵活性,无法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
3.充分适应市场的多分部体制企业向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并且杜邦公司原有组织对企业成长缺乏适应力,导致公司经营出现严重亏损。
公司提出了一系列组织结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
设立了各分部,在各分部下,又有具体的职能部门,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
各分部在市场活动时,通过协调供给者到消费者的流量,使生产和销售一体化,从而使生产和市场需求建立密切联系。
高层管理人员总部监督这些多功能的分部,使协调发展。
最高管理层摆脱了日常性经营事务,把精力集中在考虑全局性的战略发展问题上,研究与制定公司的各项政策。
但是缺点是分部过多,有事难免会出现人浮于事,袖手旁观或越俎代庖的现象,主要的对下层的管理是一个问题。
其缺陷在于整体性加强的同时,不利于企业的全方位发展,不能长期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蓝图,各部门的经理过于独立,以致有些情况连执行委员会都不了解,影响了正常经管。
4.“三头马车式”的体制后来,杜邦公司战略是:运用独特的技术情报,选取最佳销路的商品,强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传统特长商品,开发新的产品品种,稳住国内势力范围,争取巨额利润。
并且企业内部分出三个大方向的领导,杜邦家族成员也不再一直占据着头等位置。
由于环境越来越复杂,管理者知识需求越来越丰富,这样可以使主要决策者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面对公司运营的大风大浪。
优势在于更好的适应了市场发展变化,使得决策科学化。
打破了原有家族式经管。
缺点是三个主要管理人员意见能否统一比较的困难,最好要做好沟通工作。
也有可能导致家族财产外溢,引发家族内部矛盾。
杜邦公司60年代组织变革的意义:①打破传统家族式经营模式,聘用职业经理人等专业化人才,实现单人决策到集体领导的完全过渡,企业决策与执行分开,“三驾马车”分工明确,相互制衡又互补。
使得企业得以有效管理内部复杂的组织结构,面对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实现经营效益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
②“三驾马车式”经营模式的首创为全球其他企业提供了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转型的模板。
对企业管理理论及全球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但这次组织变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阻力在于:内部:①长期的家族化的经营,家族内部的矛盾尖锐化,阻力重重;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繁杂,面对危机,企业内部矛盾。
外部:①市场的多变性,时代变迁,企业前途未知;②企业竞争者及舆论传媒等的批判。
四、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启示相较于杜邦公司,同样是白手起家,同样是单人决策的经营体制,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就得不到向杜邦公司的效果呢?中国许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受中国传统特色的影响,“企业即家,家即企业”的特征还十分明显,企业资产和家庭财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企业的盈利或亏损完全由家庭成员承担;创业家族具有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重成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都由家族内部人员掌控;在用人方面,往往是有“世袭制”的特征,因此富二代、富三代们总难逃衰落的命运。
这种制度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潮流,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迫在眉睫。
现在随着世界经济走向生命科技时代,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生活品质,杜邦开始全面向生物科技企业转型,将生物科技融入过去已经拥有的一些技术中去,通过杂交、嫁接产生更多的既利于环保、又有利于健康的新科学生活解决方案。
从杜邦在美国的发展史可以清晰探知:美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杜邦,杜邦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杜邦,所以在生命科技时代,杜邦正在以知识密集的方法来解决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最少的资源去创造最高的价值,这必将引发一场新的科技与工业革命。
而我们的知识水平还没达到更高的层次,缺乏科技含量和科技创新,从而使我们的企业缺乏更有效的经营管理。
对于我国的的家族企业来说:1.首先,我们必须变革家族企业的产权结构,实行股份制改造,建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股份制企业是中国私营、乡镇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企业所有者依据所持有的股份参加股东大会,而企业聘用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士进行管理。
股份持有者凭借公司的盈利获得利益,除非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企业所有者,否则不得参与企业的战略与决策。
2.建立以“政策制定与行政管理”为基本原理的多分部管理体制以企业产品为向导建立分部,每分部下建立独立的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部门。
分部领导者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工作,各分部需充分把握市场动态,实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真正实现生产与销售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