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教案续页第一章基本检查法(2学时)一、概述1、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是医师对病人经过细致的观察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后,根据结果提出对健康或疾病的临床判断。
2、学习检体诊断的基本要求①要有良好的医德;②要有良好的体检环境;③操作要细致、精确、规范、全面而有重点;要遵循一定的体检顺序,养成良好的体检习惯;④病情危重时,要遵循先抢救生命,后作补充检查的原则;⑤随时复查,及时发现新的症状和体征。
二、视诊①全身视诊:如发育、营养、面容、表情、体位、步态、意识状态等。
②局部视诊:如皮肤、粘膜、头、颈、胸、腹、四肢、肌肉、骨骼、关节的外形等。
但视诊必须建立在丰富的医学知识及一定的临床经验之上。
三、触诊(一)触诊方法1、浅部触诊法:2、深部触诊法:①深部滑行触诊法;②双手触诊法;③深压触诊法;④冲击触诊法。
(二)触诊注意事项①争取病人的配合;②医师与病人都应取适当的位置;③作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④强调手、脑并用。
四、叩诊(一)叩诊方法1、间接叩诊法(是最常用的叩诊方法)2、直接叩诊法(二)叩诊注意事项(三)叩诊音(教学投影胶片-36)1、清音:正常肺部叩诊音。
2、浊音:正常见于心脏或肝脏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
异常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时,如肺炎等。
3、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
异常见于肺内空洞、气胸、气腹等。
4、实音:正常见于叩诊实质性脏器如心脏或肝脏时所产生的音响。
异常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
5、过清音:临床上主要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时,如肺气肿。
五、听诊(一)听诊方法:直接听诊法、间接听诊法。
(二)听诊器的构件:①耳件;②体件(钟型:适于听取低调声音;膜型:适于听取高调声音)③软管。
(三)听诊注意事项:适宜的环境,恰当的体位、听诊前听诊器的检查、正确使用不同的体件、排除其它声音的干扰。
六、小结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检查方法是每个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训练方能掌握。
视诊分全身和局部视诊两个方面;触诊的应用范围很广,但以在腹部检查中的应用最为重要,根据检查目的不同所施加的压力也不同,可分为浅部触诊法及深部触诊法,而后者又可分为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及冲击触诊法四种,要根据检查目的灵活运用;叩诊分直接叩诊与间接叩诊两种方法,而叩诊音有5种,除过清音外,其余四种在正常成人身上都可叩出,在不应出现某种叩诊音的部位叩出了该叩诊音,即为病理性,要注意分析其临床意义。
听诊的内容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讲述。
七、复习要点触诊、叩诊的方法,叩诊音。
湖北民族学院教案首页教案续页头部、颈部题目:头、颈部的检查时数:2学时目的:掌握头部、颈部的正常情况、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重点:瞳孔、扁桃体、甲状腺及颈部的检查。
难点:甲状腺的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一、头颅的外部检查(一)检查内容:头颅的大小、形状,有无畸形、疤痕、凹陷、包块、压痛、运动异常。
小儿要注意囱门闭合情况,有无过早或延迟闭合、凹陷或膨隆。
(二)头围的测量:以软尺从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以cm表示。
头围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到18岁可达53cm或以上,以后再无变化。
矢状缝和其他颅缝大多在生后6个月内骨化,骨化过早会影响颅骨的发育。
(三)头颅畸形及临床意义:(教学投影胶片-48)1、小颅:小儿囱门多在出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过早闭合可形成小颅,常同时伴有智力发育障碍。
2、尖颅:亦称塔颅,为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所致。
见于Apert综合征—尖颅并指(趾)畸形。
3、方颅:见于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
4、巨颅:见于脑积水。
5、长颅:见于Marfan综合征及肢端肥大症。
6、变形颅:见于变形性骨炎(Paget病)。
(四)头部运动异常及临床意义:头部活动受限,见于颈椎疾病;头部不自主地颤动,见于震颤麻痹;与颈动脉搏动一致的点头运动,称Musset征,见于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眼的检查(一)检查内容、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1、眉毛:有无脱落或异常稀疏。
(过于稀疏或脱落见于粘液性水肿、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特别稀疏或脱落应考虑麻风病。
)2、眼睑:睑裂大小及闭合情况,有无水肿、下垂及倒睫。
(双睑下垂,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单侧上睑下垂,见于颅脑疾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双眼睑水肿,见于肾炎和营养不良等;双侧眼睑闭合障碍,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单侧眼睑闭合障碍,见于面神经麻痹。
)3、结膜:有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瘢痕和滤泡。
(结膜充血,见于结膜炎、角膜炎;结膜出血,见于外伤、出血性疾病;结膜苍白见于贫血。
)4、眼球:活动度,有无突出、凹陷、斜视、震颤,有无眼征。
(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除突眼外,还可有四种眼征:Graefe征、Stellwag征、Mobius征、Joffroy征;单侧眼球突出,见于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眼球外展受限,见于外展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
)5、巩膜:有无黄染。
(应与老年巩膜的脂肪沉着,胡萝卜素、阿的平等药物引起的黄染相鉴别)6、角膜:透明度、有无云翳、白斑、软化、溃疡、角膜反射是否正常。
(角膜软化,见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Kavser-Fleischer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7、瞳孔..:(教学投影胶片-50)大小、形状、两侧是否对称,各种反射是否正常。
①瞳孔缩小:中毒,如有机磷农药、毒蕈中毒等;药物反应,如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眼部疾病,如虹膜炎等;②瞳孔扩大:药物反应,如阿托品、可卡因等;外伤;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等。
③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疝等。
④双侧瞳孔忽大忽小:脑水肿,颅内高压。
⑤双侧瞳孔散大,并伴有对光反射消失:濒死状态。
(二)检查方法:①结合膜检查法;②对光反射检查法;③调节与辐辏反射检查法。
(见诊断学实验课)三、耳的检查(教学投影胶片-51)(一)检查内容:耳廓有无畸型、红肿、结节、耳前有无瘘管,乳头有无压痛;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听力是否正常;(二)听力的检查:先用粗测法进行听力测定,若有听力下降,则用音叉或电测听进行精确测定。
四、鼻的检查(教学投影胶片-52)1、检查内容:鼻的外形、分泌物、鼻前庭情况,通气是否良好,鼻附窦有无压痛。
有无鼻翼扇动,及嗅觉障碍。
2、鼻附窦的检查方法:上颌窦;额窦;筛窦。
(见诊断学实验课)五、口腔的检查(一)检查内容、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教学投影胶片-53)1、呼吸气味:(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味,见于尿毒症;大蒜样臭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臭味,见于肝坏死)2、口唇:颜色、有无疱疹、皲裂、糜烂。
(发绀,见于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苍白,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贫血等)3、口腔粘膜:有无糜烂、溃疡、出血、麻疹粘膜斑。
(兰黑色色素沉着斑片,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对麻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4、牙齿:有无龋牙、残根和义牙等。
发现牙疾患用牙列式记录;5、齿龈:有无肿胀、出血、溢脓及色素沉着。
(牙龈的游离缘出现蓝灰色点线称为铅线,是铅中毒的特征性改变)6、舌:舌质、舌苔、有无溃疡、震颤、偏斜。
(草莓舌,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的病人;舌震颤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舌偏斜,见于舌下神经麻痹)7、扁桃体:大小、颜色、分泌物、假膜。
8、咽部:充血、分泌物、假膜。
9、喉:发音。
(二)咽部的检查方法:(教学投影胶片—54)被检者坐于椅上,头略后仰,口张大并发“阿”音,此时医师用压舌板将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下压,此时软腭上抬,在照明的配合下即可见软腭、悬壅垂、软腭弓、扁桃体、咽后壁等。
(三)扁桃体肿大的分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六、颈部的检查(一)颈部的解剖学分区:1、颈前三角:为胸锁乳头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
2、颈后三角:为胸锁乳头肌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二)颈部检查的内容:(教学投影胶片-55)1、颈部的外形及活动情况:应注意有无感染、包块、强直。
2、颈部血管:⑴颈动脉异常搏动: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严重贫血病人。
⑵颈静脉怒张: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3)颈静脉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颈静脉怒张时。
3、甲状腺检查:【1】⑴检查内容:大小、硬度、震颤、压痛、结节、血管杂音。
⑵分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头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头肌者为Ⅲ度。
⑶检查方法:(见诊断学实验课)4、气管检查:注意有无偏移。
七、小结头颈部的检查内容较多,要注意检查的顺序,记忆时先从正常情况开始,然后再到异常体征。
重点是瞳孔、扁桃体、甲状腺、颈部血管、颈强直的检查。
八、复习要点头颅畸型的临床意义,瞳孔、扁桃体、甲状腺、颈部血管、颈强直的检查。
九、思考题1、简述扁桃体的临床分度。
2、简述甲状腺的临床分度。
3、简述颈部血管检查的内容及异常体征的意义。
4、简述颈强直的临床意义。
十、参考文献【1】华西医科大学视听教育中心主编.诊断学检体诊断系列CAI课件.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湖北民族学院教案首页教案续页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与乳房题目: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时数:2学时目的:1、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
2、掌握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正常情况,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重点: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与乳房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难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胸部的体表标志(一)骨骼标志:1、胸骨角:又称Louis.....角.。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
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顺序的重要标志,它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5胸椎水平。
2、肩胛下角:为肩胛骨的最下端,被检者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相当于第7或第8肋骨的水平。
3、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4、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二)垂直线标志:1、前正中线:通过胸骨中央的垂直线。
2、锁骨中线:通过锁骨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
3、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皱襞向下所作的垂直线。
4、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皱襞向下所作的垂直线。
5、腋中线:通过腋前线与腋后线连线中点的平行线。
6、肩胛下角线:当坐位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脊柱平行的垂直线。
7、后正中线:脊柱中线。
(三)自然陷窝与解剖区域:1、自然陷窝:腋窝、胸骨上窝(气管位于其后)、锁骨上窝(标志两肺上叶肺尖的上部)、锁骨下窝(标志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