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酒论文

红酒论文

目录1、葡萄酒概论…………………………………………2、葡萄酒酿造…………………………………………3、红酒的美容实效……………………………………4、总结………………………………………………………5、参考文献……………………………………………摘要:在演艺圈,活跃着钟汉良、赵薇、舒淇、孙俪、黄晓明等一大批葡萄酒的“死忠粉”,他们有的把对葡萄酒的热爱变成投资赚钱的法宝,有的大手笔买下一座酒庄……那么如此神秘有魅力的葡萄酒你了解吗?本文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同时以新鲜葡萄为主要原料,对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及其美容功效进行了综合阐述。

关键词:葡萄酒;酿造工艺;功效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逐步走向小康,小资。

人类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而今,一粒粒的葡萄,在这里,变成了一杯杯色泽明亮,香醇诱人的葡萄佳酿,不仅仅是餐桌上的浪漫点缀,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

1葡萄酒概论1.1 酒的分类酒种类繁多,我们首先来对酒进行分门别类,划分的方法很多。

有按颜色分,有按酒精含量分,有按原材料分,也有按酒品的生产工艺来区分,这应该是目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即将酒分为三类:蒸馏酒、发酵酒和调配酒。

1.1.1蒸馏酒蒸馏酒(如图1)是以谷物、薯类、糖蜜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调配而成,酒精含量在18%到60%之间,因原料和具体生产工艺不同,蒸馏酒的种类数不胜数,风格迥异,如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和白酒。

1.1.2 发酵酒发酵酒(如图2)是指原料在经糖化和发酵后,不经蒸馏工序而得到的酒精饮料,其中酒精含量一般在20%以下,根据原料和具体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啤酒、果酒和黄酒。

(1)啤酒: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含量一般颇低,在2.5%~7.5%之间;(2)果酒:是以新鲜水果或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含量在7%~18%之间。

我们经常说的葡萄酒就属于果酒的一种,还包括梅子酒、李子酒等;(3)黄酒:是以稻米、小麦、玉米等为原料,加入酒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发酵酿制而成的发酵酒。

1.1.3 调配酒调配酒(如图3)一般是以蒸馏酒和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加入水、糖、香精、食用色素、药材等配制而成,酒精含量在20%~40%之间,如劲酒就属于调配酒之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葡萄酒属于发酵酒中的果酒。

1.2 葡萄酒的定义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规定(OIV,1996),通常来说,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酒精含量不低于8.5%。

1.3 葡萄酒的历史葡萄酒伴随着古文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已经诞生了。

公元前十一世纪,首先大规模地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非波斯人莫属。

后来,在公元前350年,希腊人也不甘示弱,统治地中海地区后也开始大量酿造葡萄酒。

再后来,古罗马帝国军队的铁蹄践踏到的地方,燃起的不仅仅是滚滚的硝烟,更是葡萄种植技术和葡萄酒酿造工艺的兴旺火种。

公元一世纪时,古罗马征服高傲的高卢(今法国),同时开启了闻名于世的法兰西葡萄酒历史。

传入高卢地区的葡萄酒酿制技术先到达了普罗旺斯,随后北上罗讷河谷和朗格多克地区。

而今天闻名天下的法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个产区,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作为希腊葡萄酒和意大利葡萄酒的进口集散地,后来才开始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

经历欧洲各国的海外殖民扩张运动后,葡萄酒酿造工艺才慢慢扩散至世界各地,葡萄的种植面积和地域不断地得以扩图1蒸馏酒图2 发酵酒图3调配酒展,从而造就了风格绚丽多姿的葡萄酒。

1.4 葡萄酒的分类中国人所说的“干红”,其实涉及到两个分类概念,“干”是指酒中的糖分很低,基本上喝不出来甜味,而“红”则是从葡萄酒酒液的颜色来区分。

下面是目前葡萄酒的主流的分类方法。

1.4.1 按二氧化碳的压力分类(1)静止葡萄酒:20℃时,酒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0.5bar(巴)的葡萄酒,大部分葡萄酒都属于这种类型;(2)起泡葡萄酒:20℃时,酒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 3.5bar(巴)的葡萄酒,如法国香槟(Champagne)、西班牙卡瓦(Cava)和意大利阿斯蒂(Asti),这些都是因为受原产地保护才拥有特别的名称,其他的产区是不允许使用的哦!1.4.2 按残留糖分的含量分类(1)干型:残留糖分含量4克/升以下;(2)半干型:残留糖分含量在4-12克/升之间;(3)半甜型:残留糖分含量在12-45克/升之间;(4)甜型:残留糖分含量超过45克/升。

1.4.3按葡萄酒的颜色分类(1)红葡萄酒:酒液颜色为紫红,宝石红,石榴红等,带皮发酵;(2)白葡萄酒:酒液颜色为柠檬黄或金色,采用白葡萄品种酿造,或是红葡萄品种不带皮发酵;(3)桃红葡萄酒:酒液颜色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带皮发酵时间短。

1.4.4 按酿造方法分类(1)天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完全使用葡萄为原料,不添加任何糖分、酒精及香料。

(2)特殊葡萄酒①起泡葡萄酒:葡萄酒在完成第一次发酵后装瓶,并添加糖分和酵母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就被封存在酒瓶中,这样可以产生大量丰富的起泡,故名起泡葡萄酒,如法国香槟(Champagne)、西班牙卡瓦(Cava)和意大利阿斯蒂(Asti)。

②加强葡萄酒: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蒸馏酒调配后形成,酒精含量在15-20%之间,如葡萄牙的波特(Port)和西班牙的雪莉(Sherry)。

③甜酒:指通过特殊收成和酿造方法获得的香甜可口的葡萄酒,包括冰酒、贵腐酒、晚收酒等,如贵腐酒就是在葡萄成熟后使葡萄感染贵腐菌,因而葡萄中糖分含量大幅提高,用这种葡萄榨汁后酿造出的葡萄酒香甜芬芳,产量极低,滴滴如金,特别珍贵。

如法国苏玳(Sauternes)产区滴金酒庄(Chateau d'Yquem)的贵腐甜酒。

2葡萄酒酿造图4 葡萄酒生产流程图2.1葡萄采摘采摘葡萄,一般需要两天的时间。

葡萄主要从当地收集,收集的葡萄不能是存放很久的,以免水分蒸发太多,影响原料利用率。

传统上,都是手工把葡萄成串的摘下。

现在,很多葡萄园实现了机械采摘,机械采摘虽然效率很高,但进行机械采摘要求葡萄藤必须按照特定方式攀援成长,而很多酿酒商认为这样无法得到最好的葡萄。

所以,手工采摘仍然是酿造高档葡萄酒的基本步骤。

图5 成熟的葡萄图6 人工采摘 2.2 原料运输 葡萄的运输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运输不当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在运输时必须防止震荡,保持原料的完整性,以免细菌侵入,造成原料不能生产。

缩短途中时间,按路程计算时间,尽量缩短中途停留时间,以免葡萄变质。

2.3 原料分选红葡萄酒的酿造要想酿出高质量的葡萄酒必须有好的葡萄原料,成熟的葡萄采摘回来以后要尽快进行分选,将原料中腐烂、不够成熟的果实以及树叶等杂物剔除出去。

图7 葡萄运输 图8 葡萄分选2.4 除梗破碎 葡萄原料经过精挑细选之后要进行除梗破碎,即将葡萄与果梗分离并使葡萄破碎。

一般情况下除梗破碎的过程要求不能太剧烈,如果过分的破碎压碎了葡萄籽劣质的单宁就会被浸提出来酿出的酒可能会比较粗糙难以入口。

根据葡萄破碎机的能力,均匀地把新鲜的葡萄输入破碎机里,注意拣出异杂物。

无论是做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在葡萄破碎的同时,要均匀地加入60mg 的SO 2。

根据葡萄质量的好坏,so 2的加入量可酌情增减。

葡萄破碎时加入的SO 2,可以通过亚硫酸的形式,均匀地加入,也可以使用偏重亚硫酸钾,用软化水化开,能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防止葡萄破碎以根据计算的量均匀加入。

SO2后在输送、分离、压榨过程及发酵以前的氧化。

图9葡萄除梗图10葡萄破碎2.5 酒精发酵和热量的酒精发酵是葡萄中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并释放出CO2过程。

应选绿色的品种,破碎果实的汁与渣分别置于水缸、坛子或玻璃瓶等容器内进行发酵。

葡萄汁发酵后为一级酒,皮渣发酵后为普通酒。

酿造红葡萄酒,破碎果实汁与皮渣混合置于干净的容器的4/5,容器表面用湿布盖严。

早晚各搅动一次,将浮在面上的皮渣压入汁内,天气炎热时,每天应多搅动一次。

发酵一般需一星期左右即可完成。

图11酒精发酵图12葡萄压榨2.6 压榨压榨所采用的是带式压榨机。

在压榨过程中果浆分布尽可能地均匀,葡萄果浆厚度控制在3cm—6cm之间,榨带张力的调节,根据果浆的性质加以调节,以出酒泥率作为衡量标准。

2.7 苹果酸乳酸发酵分离皮渣以后的葡萄酒通常需要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

这一过程是将葡萄酒中口感尖酸的苹果酸转化成比较柔和的乳酸。

通过这一过程葡萄酒的酸度会变得更为适口。

2.8 橡木桶陈酿发酵完结的葡萄酒有些可以直接过滤罐装,有些则需要陈酿,陈酿可以在不锈钢发酵罐中进行,也可以用橡木桶。

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适合进橡木桶陈酿,有些酒体比较弱的葡萄酒如果用橡木桶陈酿,会失去自身新鲜的花果香气。

图13橡木桶陈酿2.9 过滤罐装葡萄酒在灌装之前需要过滤,澄清的葡萄酒灌入瓶中,为了防止氧化,则将瓶口密封,打入木塞。

最后贴上酒标一瓶红葡萄酒就可以出厂了。

3 红酒的美容实效葡萄带有天然的红色色泽,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多酚,能够增强肌肤抵抗力,并促进肌肤血液循环,使肌肤看上去白皙红润。

3.1 美白去角质红酒中的果酸能够去除皮肤表面老化的角质,今儿促进皮肤新生、淡化色斑,还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3.2 抗皱防衰葡萄籽富含的营养物质“多酚”,其抗衰老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是维生素C的25倍,而红酒中低浓度的果酸还有抗皱洁肤的作用,因此红酒的美肤功效绝不仅仅局限在脸上。

3.3 淡斑事实上,用过红酒制成的面膜以后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有的人皮肤恢复了弹性,有的人脸上的痤疮很快有了明显的好转,有的人灰暗的皮肤有了光泽,有的人皮肤上的雀斑淡化了许多。

3.4 清洁清除毛孔污垢与油脂,促进血液循环、活化肌肤、防止过敏。

4总结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首先肯定一点是初具规模前景无量。

随着人们生活一天天接近小康水平,饮酒习俗向国际化发展、向高层次的酒文化发展成为必然。

虽然红酒提供了大量的抗氧化物,然而也有量的限制。

专家认为,饮用红葡萄酒,按酒精含量12%计算,每天不宜超过250毫升,否则会危害健康。

5参考文献[1]高玉荣,王霞.低醇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1,(1):58-59[2] Roger B.Boulton等.葡萄酒酿造学原理及应用[M].中国轻工出版社.北京:2001[3]陶红.粱岐.张鸣镝.葡萄酒的历史:中国油脂,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