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葡萄酒初级知识
题目名称:葡萄酒的历史文化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2010级金融实验班
姓名:张辰
学号:20100602310061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0年月日
葡萄酒的历史文化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葡萄酒在世界各国的发源及发展,分析了各国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的差异以及葡萄酒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因,帮助更好的了解葡萄酒和品尝葡萄酒。
关键词:葡萄酒,历史,文化
正文:
当今世界,葡萄酒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文化,是高雅与品味的代名词,那么葡萄酒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酿造的呢,它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葡萄酒的产生: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
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
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
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
古代希腊,罗马是当今西方文明的起源,现在我们来看看葡萄酒在这两个文明的发展。
古希腊的葡萄酒
对于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
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希腊荷马的史诗中就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描述,《伊利亚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绘成为黑色。
而他对人生实质的理解也表现为一个布满黑葡萄的田园风情的葡萄园。
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
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
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图3),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这些地中海沿岸发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说明当时的葡萄酒贸易规模和路线,显示出葡萄酒是当时重要的贸易货品之一。
在美锡人时期(公元前 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不仅是酒和贸易的货物,也是希腊宗教仪式的一部份。
古罗马的葡萄酒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高卢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
在公元一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二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和波尔多;三世纪时已括抵卢瓦尔河谷;最后在四世纪时出现在香槟区和摩泽尔河谷,原本非常喜爱大麦啤酒和蜂蜜酒的高卢人很快地爱上葡萄酒并且成为杰出的葡萄果农。
由于他们所产生的葡萄酒在罗马大受欢迎,使
得罗马皇帝杜密逊下令拔除高卢一半的葡萄树以保证罗马本地的葡萄果农。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
在这段期间,有些国家曾实施禁止种植葡萄的禁令,不过,葡萄酒还是在欧陆上大大风行。
其后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
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
古希腊和古罗马相继灭亡后,葡萄酒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减弱,那么除了葡萄酒本身外,葡萄酒的高速发展又得益于什么呢?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
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
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公元768年至814年统治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
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勃艮第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
在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葡萄酒后,中世纪以后,西方各国的葡萄酒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具体看看各国
法国
1441年,勃艮第公爵禁止良田种植葡萄,葡萄种植和酿造再度萧条。
1731年,路易十五国王部分取消上述禁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葡萄种植不再受到限制,法国的葡萄种植和酿造业终于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
历史的反复,求生存的渴望,文化的熏染以及大量的品种改良和技术革新,推动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日臻完善,最终走进了世界葡萄酒极品的神圣殿堂。
意大利: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葡萄酒并没有发出灿烂的光辉,虽然在意大利葡萄酒的产量比法国高,但是在很多地方他们是低档葡萄酒的代名词,被称作“洗车酒”,20世纪中期美国的意大利移民才喝那些很酸的意大利酒。
意大利葡萄酒重新恢复其名誉应该在20世纪中期,目前意大利的葡萄园基本都是60~70年代重新种植的,而在这以前的葡萄园只保留了不到10%。
澳大利亚:
虽然澳大利亚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是她的葡萄酿酒业已经有两个世纪的历史,并且在酿酒技术和产品方面一直有显著成绩和不断的创新。
第一批葡萄树是在1788年被“第一舰队”带到澳大利亚的。
虽然受到悉尼的潮湿和阵雨的影响,第一个葡萄园还是在1791年被德国移民建立起来了。
从1880年开始,南澳洲逐
渐成为葡萄酒强省。
这主要是由当时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出现葡萄根蚜虫。
这种害虫在毁坏了美国和法国的大部分葡萄园后通过一些植物进口被不小心地传入到澳大利亚。
南澳洲由于其非常有远见的检疫隔离政策,避免了这次的虫害袭击。
这种严格的检疫政策一直沿用至今。
正当维州和新州在为生存而战斗时,南澳州抓住其没有病虫害和地中海气候的优势,建立其国家葡萄酒行业中心的地位。
由于在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人们转向喜欢喝莎当妮,红葡萄酒的生产供过于求,很多葡萄树被连根拔起,许多葡萄园和酒厂也都倒闭了。
这让澳洲葡萄酒行业认识到只依靠国内市场会引起周期性的膨胀和衰退。
在80年代早期,最具有影响力的葡萄酒大师第一次来到了澳大利亚的葡萄产地参观。
他们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称赞使英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葡萄酒贸易持续到了今天。
美洲:
等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传教士在十六世纪将欧洲的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亚利山那等地栽种。
后来,英国人试图将葡萄栽培技术传入美洲大西洋沿岸,可惜的是,美洲东岸的气候不适合栽种葡萄,尽管作了多次努力,但由于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袭以及这一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使这里的葡萄载培失败了。
到十九世纪中期,有人利用嫁接的技术将欧洲葡萄品种植在美洲葡萄植株上,利用美洲葡萄的免疫力来抵抗根瘤蚜的病虫害。
至此美洲和美国的葡萄酒业才又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南北美洲都有葡萄酒生产,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有阿根廷、加利福尼亚与墨西哥等地。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葡萄酒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好的葡萄酒并非单纯的复制,更需要文化的熏陶与浸淫。
参考文献:
葡萄酒的发展史
百度百科:葡萄酒/view/23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