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高三年级政治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部分一、判断题1.F 鹿皮用来做商品交换的媒介,只是临时起意,且不能长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故此处的白鹿币并不是典型的货币,只是短暂使用的特殊的交换媒介。
2.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需要国家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2.T 这一表述正确,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本就需要劳动者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知识、技能、创新素质。
3.F 中广核收购瑞典北极风电项目75%的股权,这是资本全球化的直接体现,而不是贸易全球化的直接体现。
4.T 阶级性是社会的根本属性,任何国家的法律都只对统治阶级有利,我国法律在立法时同样如此,立法只会对统治阶级有利,故这一表述正确。
5.T 这一表述正确。
6.F 这一表述不妥。
书籍能成为“大海中的灯塔”,是因为通过阅读,优秀文化能为个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而不是不竭的精神动力。
题意强调的是“灯塔”(即方向的保证),故题中表述不妥。
7.T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区域性,都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故这一表述正确。
8.F 心境是人的心理状态,属于意识的范畴,“三岁之翁”与“百岁之童”确实能凸显心境对人的心理年龄的影响,但“心境”也是对外在人类社会的能动反映,也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因此追本溯源,并不是心境决定青春韶华的“变异”,而是客观存在决定。
故这一表述不妥。
9.F 这一表述错误。
题中的话强调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质变,但质变不一定就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向上向前的运动变化,故题中“发展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表述不妥。
10.T “求名心切”、“求利心重”体现了人内在的价值观,“求名心切”、“求利心重”导致“作伪”和“趋邪”,这正是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表现,故这一表述正确。
二、选择题I11.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根据2018年上半年GDP及增速,比对全国居民人均消费及增速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知,生产发展夯实了居民消费的物质基础,我国居民收入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故①④正确。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因素,②表示错误。
从表格信息并不能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故③不选。
12.A【解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调节的优点。
题意强调要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直接交易机制,这意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同时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①②符合题意。
生产电力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决定电力资源价格,③表述错误。
市场化交易如果政府监管不力,反而有可能会扰乱市场秩序,故④表述不妥。
13.A【解析】本题考查投资理财的方式。
央行定向降准,这使得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绝对额度增加,商业银行将有更多资金可以用于贷款,故④符合题意而③与题意无关。
“债转股”是指“债权”转为“股权”,在这一模式下,债权人变成了债务公司的资产所有人,这显然会导致部分企业的资产所有权结构发生改变,故①符合题意。
得益于央行这一政策,小微企业将有可能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但这不代表小微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故②表述显然不妥。
14.B【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扣除中增加养老支出、酌情提高5000元个税起征点”等举措有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①④符合题意。
题意与②无直接关系。
③中“消除分配差异”显然表述错误。
15.C【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发展、市场交易原则。
“默认搭售”是一种变相的强买强卖,并没有遵循互利自愿的市场交易原则,故②符合题意。
“默认搭售”的企业没有坚持诚信、正当经营,而是利用了消费者可能会有的粗心大意的弱点,这显然漠视了企业应有的责任,最终会损害企业长远利益,故③符合题意。
“默认搭售”的商品之间,并不一定是互补商品,故①表述不妥。
“默认搭售”体现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而不是盲目性和滞后性,故④不选。
16.A【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
国家卫健委这一举措保障了人民的医疗就诊的权益(保障了人民的生存权),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实现”表述错误,我国人民早已实现当家作主。
题意与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无关,④不选。
17.C【解析】本题考查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
监察委员会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故A表述错误。
题意并未直接涉及监督效率的提升,B不选。
题意并未直接体现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的多元化,D不选。
杭州乡镇街道都已经设立了监察委员会办公室,这是我国逐步完善公共权力监督体系的表现,C符合题意。
18.D【解析】本题考查政府职能、政府工作原则、依法行政有关知识。
题意强调由于部分政府没有充分尊重自然,没有对“城市病”进行科学的预防和规划,据此可知,要治理内涝,政府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科学审慎地行使决策权,故③④符合题意。
内涝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政府懒政怠政、没有创新行政监管方式而导致的,故①②与题意无关。
19.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
这一座谈会由新疆自治区政协召开,主要聚焦“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由人民政协相关方面建言献策,这确实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和旺盛生命力,通过这一座谈会,新疆自治区政协确实促进自治区人民当家作主,故③④正确。
题意并未直接涉及民主党派,故①不选。
题意并未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和完善,②不选。
2018年7月上旬,美国挑起了对华贸易战。
回答20-21题。
20.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中国的政治优势有很多,而与痛击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有关的政治优势当属②③。
①中“相互监督相互制衡”表述错误,首先我国权力机关与其它机关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监督,其次我国各国家机关之间也不是相互制衡(制衡属于西方政治中的政治表述,往往以“为了反对而反对”为特点)的关系,故①不选。
④与题意无直接关系。
21.D【解析】本题考查时代主题、国际新秩序有关知识。
世界人民反对“单边主义、贸易霸凌主义”,要求“维护多边主义、自由贸易”表明,谋和平、求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但由于霸权国家的单边主义、贸易霸凌的存在(即霸权主义的存在),世界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据此可知,“世界的人心”指向的是③④。
霸权国家不会期盼建立国际新秩序,故①中“世界各国的期盼”表述显然不妥。
世界多极化并不是当今世界的现状,故②表述不妥。
22.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居民对文明和艺术的认知等都受附着各样文化作品的手绘墙(物质载体)的影响,这佐证了①。
手绘墙由人所创作,同时人们据此影响居民对文明的认知和社会的温度。
,这体现了②④。
③中“都是”表述过于绝对。
23.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
题意强调世界杯期间球迷们有共同的文化追求,虽然追求的方式各异,在足球看台,球迷们尽情地交流足球文化,这体现了①②。
题意并未体现③④。
24.A【解析】本题考查爱国主义。
材料中三位古代不同时期先贤对爱国主义的经典表达,体现了不同时代爱国主义有相同的特点——对国家的热爱,勠力为国家做贡献,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故①②符合题意而③与题意不符(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故④不选。
25.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
这类做法一定程度奉西方学术标准为圭臬,“言必称希腊”,这是缺乏对本民族文化充分信任的表现,这必然会危害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这类做法机械套用西方思想研究中国问题,这显然脱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故①②正确。
“文化复古主义”本就属于一种错误、不科学的文化选择,故③不选。
④与题意无关,从材料并不能看出这类做法全盘否定了本民族文化的优点(材料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表明这类做法与④不存在必然逻辑)。
26.C【解析】本题考查唯心主义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位河伯用自己的主观意志代替了客观实际,这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故②正确而①不选。
虽然河伯的想法是错误的,但错误的想法(思维)也是对存在的反映,只是思维错误地反映了存在,故④符合题意。
河伯的做法与不可知论无关,故③不选。
27.B【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提取、捕获和测序了基因组,并未还原大熊猫进化提供依据,这体现了①。
通过研究人员获取的研究成果,我们深入了对线粒体基因组、大熊猫进化历史的认识,这体现了④。
题意并未直接强调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故②不选。
材料并未直接涉及新的认识工具,研究人员所获取的基因组是认识成果而非认识工具,③不选。
28.B【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联系的客观性。
题意强调普通工人能成为大国工匠,平凡能成就不凡,小事能成就人性美谈,这直接涉及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也表明如果能具备“追求极致”“默默无闻地长期坚守”、“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等条件,人们能建立新的联系,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不符合设问中“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不会相互转化,③表述错误。
29.A【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价值观导向作用。
漫画讽刺的是漠视客观规律(漠视植物生长规律),形式主义胡乱作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现象,也讽刺了某些人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指向那些乱评奖的人),这提醒我们,要尊重规律,明察秋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故①②正确。
题意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无关,③不选。
漫画中倒栽树根的人正是投机取巧,利用了树根的特殊性进行形式主义的发挥,才被误评奖项,故④与题意不符。
30.A【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
为农民专门设立丰收节,是因为在我国,农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决定社会的发展,故A正确。
B中“唯一体现者”表现错误,工人同样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C与题意无关。
D表述不妥,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1.C【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题意强调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成功需要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这告诉我们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兼顾好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故②③正确。
①中“只在于”表述错误,根据教材表述可知,应是“就在于”。
④中“善于享受价值”与题意无关,也并非正确的价值选择。
三、选择题Ⅱ32.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女王的权力和地位、英国议会。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英国女王是“虚位元首”,形式上有权批准法律;本题中《退出欧盟法案》由英国两院讨论通过后才由英国女王批准后成为法律,体现了英国女王的这一权力特点,故B符合题意而A表述错误。
英国内阁由首相领导,首相对重大问题做出最终决策,C不选。
题意并没有体现英国议会的权力在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