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自然环境污染
1、水污染
水是人们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目前我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
2、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水体污染。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污染:
(1)一氧化硫
我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
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蔬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上升。
(2)烟尘、粉尘
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
由于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了大气环境。
(3)机动车排气污染。
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
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空气中重要的污染物。
铅的排放对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威胁。
3、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
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
并且老的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废弃电器产品等新型固体废物不断增长。
(二)室内环境污染
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居住、办公的环境也同样受到严重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现状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一万人死于室内污染。
几乎所有新装修办公室、居室、新购买的车辆都存在室内污染问题。
某些污染物甚至超过了国家标准几倍几十倍。
专家研究认为,人们在经历了“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危害之后。
目前正在遭受着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污染。
据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的5—10倍。
美国专家研究表明。
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二至五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一百倍。
室内空气中可检出五百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浓度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二十多种是致癌物。
二、环境污染的成因
1、人们的环保观念不强
人们的环保观念不强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思想根源。
比如,实行“限塑令”后,还有很多人去购物、卖菜的时候,仍然使用塑料袋,他们图一时的方便,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还有的人为了经济利益,去捕捉野生动物和能捉害虫的鸟类,破坏了生态平衡。
2、人口的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和各种能源需求不断的增长。
当这些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就会超出环境本身的承受力并对环境造成破坏。
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
但是现在人们为了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环境。
3、工业化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政府实施发展工业化的战略,在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起初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太大重视,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工业发展起来。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在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严重的污染了空气、河流与湖泊,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三、治理污染的对策
1、增强环保意识
要想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就要从根本抓起,树立一种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借助广大新闻媒体加大对环保的宣传等手段。
除了借助于外部手段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以外,最关键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自觉的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2、加强监督和管理
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环境污染的监管工作。
对重点区域、重点污染大户、易于反弹的企业,要严密监控,确保其污染排放系数被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对那些逃避监管、违法排污的企业和企业法人代表。
要坚决从严查处,绝不心慈手软。
对已经取缔的污染企业,绝不让其死灰复燃。
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当好“环境保护神”。
3、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建设
首先,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摸索过程中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应限期治理或关闭停产,现在国家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对化工、制药等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整顿,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其次,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目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很低,许多问题因为资金投入的太少而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