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其环境保护情况

论中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其环境保护情况

论中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其环境保护情况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或许你没有感受到它们,但它们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了。

所以,我们要及时地了解它们,并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去尽量地解决它们。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下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地域上来划分这个问题,即农村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污染。

也可以从污染种类上来划分这个问题,即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温室效应等。

由于在几大主要污染问题中,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和城市环境污染情况相差不多,在这里我们仅就各种污染问题分开讨论。

一、大气污染(一)、由于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

在我国由室内燃煤烧柴所造成的健康问题与由吸烟而产生的问题几乎相当。

受室内空气污染损害最大的是妇女和儿童。

(二)、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发的酸雨,是我国大气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

(三)、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

由于机动车尾气低空排放,恰好处于人的呼吸带范围,对人体健康影响十分明显。

此外,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在大气中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其污染范围更广,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大。

(四)、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

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恨不合理的。

(五)、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

大量的垃圾只是做简单的堆放,在城市里产生了大量的异味以及一氧化碳等,严重污染了水体、大气、土壤。

还有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就地填埋,侵占了大量的土地。

三、水污染我国当前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都要远远超过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氮、磷等营养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程度,是湖泊富营养化和海洋赤潮产生的主要物质来源。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水生态失衡。

其主要分为淡水污染和海水污染。

淡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

在农业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二)、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

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

(三)、工业污染,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

海水污染的原因则要多一些,当然,大部分都是由淡水污染引起的。

(一)、我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

(二)、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每年进入我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

(三)、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我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四)、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

(五)、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四、土地污染(一)、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程度在加剧,面积在逐年扩大。

(二)、土壤的有机污染。

目前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

(三)、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

由于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所以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发生传递和迁移,目前动物和人类自身都遭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和威胁。

(四)、土壤的放射污染。

近年来,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医疗、地质、科研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放射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这些放射污染物除可直接危害人体外,还可以通过生物链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人体内产生内照射,损伤人体组织细胞,引起肿瘤、白血病和遗传障碍等疾病。

五、噪声污染(一)、我国的城市噪声污染来源。

主要是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以及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噪声等。

(二)、噪声污染的危害。

噪声危害人的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听力等。

噪声还能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造成肠胃功能的阻滞,使消化液的分泌紊乱,胃酸降低。

噪声影响人的休息和睡眠状况,使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导致一系列工伤事故的发生。

六、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因为生命体无法承受这种快速相加的巨大变化。

温室气体还会影响生物种群变化。

植物种群的变化必然导致植物食性昆虫种群的变化。

而植物种群和昆虫种群中不可能预测的波动可能导致许多稀有物种的灭绝。

我们了解了这些问题后,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采取一些措施解决或缓解它们。

下面是我从一些资料中寻找到的一些方法。

一、大气污染1.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3. 推行煤炭洗选加工,控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污染。

严格控制高硫高灰份煤炭的开采和推行煤炭洗选是减排二氧化硫的重要措施。

4.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末端污染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

5.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椎广从国情出发,尽快开发推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配套设备过关的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

6.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在中国人多地少、能源紧缺,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垃圾焚烧发电,是符合国情最明智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下面这些是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做的一些小事:1.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2.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4.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5.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6.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三、水污染在总的方向上一是全面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二是进一步加大工业、城市和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

三是继续开展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

其中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于工业污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1.从末端治理向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推行清洁生产的转变;2.从点源治理向点源治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转变;3.从浓度控制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转变。

从而使工业污染治理工作能够取得更大效益。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我们可以采用水源水保护、自来水厂工艺设备改造、管道分质供水、家庭管网终端水质净化等方法来保护我们的饮水质量。

四、土地污染首先要加强土地污染的综合治理。

防治土地污染要综合治理,必须多部门协调统一行动。

其次,要重视实用技术的开发,增加治理经费的投入,特别是要大力开发推广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的实用技术。

对不同的土地污染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积极慎重地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等。

具体要从这四个大的方面来做:1.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2.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3.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4.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五、噪声污染建设新城市时要合理的规划,城市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分区,设计好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城市道路的建设等,尽可能的避免居民区、工业区和商业的混合。

一个合理的城市结构,应有安静美化的居住区,文教区也应远离机场和铁路和工业区,并且各区域要有绿化带隔离。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合理布置城市交通系统,控制机动车辆增长速度,限制车速和鸣笛,设立禁鸣路段。

建设嗝声屏障,在交通干线加大绿化力度,采用乔灌结合,阻止和吸收噪声。

控制噪声的传播,从噪声传播途径上运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控制它的传播。

施工聚集地应远离工厂、学校、生活区等人员聚集地,以防止噪声影响正常生活。

加强城市绿化,搞好植树造林。

六、温室效应对于温室效应,我们主要是控制二氧化碳向大气排放。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量。

对于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我们也可以采取措施来吸收二氧化碳。

其中,搞好绿化是关键,再辅以人工措施。

因为通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同化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

所以,环境保护需要我们人人动手、人人参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中,才能安心地工作和学习,才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