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讲义:茎木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的茎藤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为草本植物茎藤,这类中药称“茎木类中药”。
实际上应属于两类,即:茎类中药药用为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或茎的髓部,这类中药称“茎类中药”。
茎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茎藤,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茎枝,如桂枝、桑枝等;茎刺,如皂角刺;茎翅状附着物,如鬼箭羽;茎髓部,如通草、灯心草;药用为草本植物茎藤:如天仙藤。
木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木类中药”。
其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
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单宁、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
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第一节茎木类中药的鉴定(了解)第二节茎木类常用中药木通(附:川木通)(考点)【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产地】木通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三叶木通主产浙江省。
白木通主产四川省。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常稍扭曲。
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
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
气微,味微苦而涩。
饮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片。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
切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
气微,味微苦而涩。
2.显微鉴别(了解)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了解)【附注】伪品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主产东北地区。
特征主要是: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
主要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曾收入《中药药典》,但从2005年版起已取消了关木通的药品标准。
【附】川木通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粗皮多已除去,较光滑。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处多膨大。
质坚硬,不易折断。
切面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空腔。
气微,味淡。
大血藤(高频考点)【来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
【化学成分】①鞣质。
②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
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
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涩。
饮片:呈类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面灰棕色、粗糙。
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导管孔,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涩。
2.显微鉴别横切面:①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红色物。
②皮层石细胞常数个成群,有的含草酸钙方晶。
③维管束外韧性,射线宽广,外侧石细胞较多,有的含数个草酸钙方晶。
④髓部可见石细胞群。
⑤薄壁细胞含棕色或棕红色物。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条匀、粗如指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和饮片均不得少于8.0%。
苏木(考点)【来源】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产地】主产于台湾。
【化学成分】①心材主含巴西苏木素,在空气中易氧化成巴西苏木色素,为苏木的红色色素成分。
②挥发油:罗勒烯,为苏木的香气成分。
【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
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
质坚硬,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
气微香,味微甘涩。
水试:取小段放入热水中,水被染成桃红色。
【理化鉴别】(难点,三十六计——闪人)化学定性鉴别:取本品粉末10g,加水50ml,放置4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显橘红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取滤液5ml,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猩红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再加盐酸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质量评价】(了解)鸡血藤(高频考点)【来源】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化学成分】①黄酮类。
②拟雌内酯类。
③三萜类。
④甾醇类。
⑤鞣质等成分。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
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
质坚硬。
切面木部红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
2.显微鉴别横切面:(了解)粉末:棕黄色。
①棕红色块散在,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不一。
②具缘纹孔导管为主,有点含黄棕色物。
③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淡黄色,呈长方形、类圆形、类三角形或类方形,层纹明显。
④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草酸钙方晶呈类双锥形或不规则形。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条匀、切面有赤褐色层圈、树脂状分泌物多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8.0%。
降香(高频考点)【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药材: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
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
质硬,有油性。
气微香,味微苦。
入水下沉。
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色紫红、质坚实、富油性、香气浓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8.0%。
3.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测定,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1/g)。
沉香(高频考点)【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
【产地】白木香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区。
【采收加工】(了解)【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及树脂。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不规则块状、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小碎块。
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
表面多呈朽木状。
质较坚实,断面刺状。
气芳香,味苦。
燃烧时有油渗出,并有浓烟。
2.显微鉴别(了解)粉末:淡棕色。
①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
②纤维,径向壁上有单斜纹孔。
③具缘纹孔导管多见,具缘纹孔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
④木射线细胞单纹孔较密。
⑤草酸钙柱晶。
3.理化鉴别(熟悉)【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以油润、体重、香气浓、能沉水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10.0%。
【附注】进口沉香:又名沉水香、燕口香、蓬莱香、密香、芝兰香、青桂香等。
来自瑞香科植物沉香的含树脂的心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伊朗、泰国等地。
性状特征:进口沉香多呈圆柱形或不规则棒状,表面为黄棕色或灰黑色;质坚硬而重,能沉于水或半沉于水;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
药效比白木香佳。
伪品:用它种木材加工的伪制品或混充品,呈不规则片状或块状,表面黄白色,可见刀劈痕、伪造的网状纹理及细小的孔洞,无树脂状物。
气弱,味淡。
通草(考点)【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
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
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空心或半透明圆形的薄膜,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
气微,味淡。
钩藤(考点)【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的于燥带钩茎枝。
【产地】钩藤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区。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收有钩的嫩枝,去叶,剪成短段,晒干或蒸后晒干。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如钩藤碱、异钩藤碱。
钩藤碱、异钩藤碱二者为降血压的有效成分。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钩藤: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
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
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突起的疤痕。
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
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茎枝横切面(了解)粉末:淡红棕色。
无臭,味淡。
①韧皮纤维大多成束。
②导管为螺纹、网纹、梯纹及具缘纹孔。
④韧皮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
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了解)补充知识内容: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别表6-1 木通、川木通性状对比鉴别表表6-2 苏木、降香、沉香性状对比鉴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