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理解编码协调制度和我国进出口商品归类
第二章 理解编码协调制度和我国进出口商品归类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二
规则二(一) 规定税目条文不仅限于税目条文本身,还应扩大到: 1、不完整品(缺少非关键部分,不完整) 2、未制成品(尚未完全制成, 需进一步加工才成为制成品) 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
※只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就应按制成品归类。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二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四
例:动物骨灰 该商品在《税则》中没有具体列名,因此,无法直 接归入与其相适应的税号。通过对该商品的分析得 知,动物骨灰的加工方法,是将动物的骨头经过一 般煅烧后,再进行粉碎获得的。所以,应将其归入 2621.9000 [其他矿渣及矿灰,包括海藻灰(海草灰);焚化城 市垃圾所产生的灰、渣]。
商品编码 01.01
商品名称 马、 驴 、 骡 —改良种用 : 0101.1010 - - - 马
商品编码 01.04
商品名称 绵羊、山羊 —绵羊
0101.1020 - - -驴 —其它:
0101.9010 - - -马 0101.9090 - - - 驴、 骡
0104.1010 - - -改良种 用 0104.1090 - - -其它 —山羊: 0104.2010 - - -改良种 用 0104.2090 - - -其它
二、注释
• • • • • • • • 协调制度中的注释是解释说明性的规定: 位于类标题下的注释为类注释,简称类注; 位于章标题下的注释为章注释,简称章注; 位于类注、章注或章标题下的子目注释为子 目注释。 注释是为限定协调制度中各类、章、品目和 子目所属货品的准确范围,简化品目和子目 条文文字,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保证商品 归类的正确而设立的。
注释运用的方式
1 2 3
详列货品 名称、加 工方式等, 用提示的 方法方便 归类。
列举典型货品 名称或允许加 工方式等,用 以说明货品含 义,以便用类 比的方法进行 商品归类。
用排他条款详列或例 举不得归入本类、章、 品目及子目的货品名 称,或不允许采用的 加工方式等,杜绝商 品错误归类现象的发 生。
第一节 理解商品名称 及编码协调制度
• 一、HS简介 • 1、《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 度,或HS,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 录》(简称CCCN)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 类目录》(简称SITC)的基础上,协调国际上 多种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一部多用途国际 贸易商品的分类目录。
例:做手套用已剪成型的针织棉布应归入6116.9200。 →做手套用已剪成型的针织棉布
→参阅类、章标题名称针织棉布属60章、手套属61
章
→按规则二(一),未制成品如已具备制成品的基本
特征应按制成品归类 →按规则一规定查阅类章注释,61章章注并未提到 是否包括该产品 →按规则二(一)归入税号6116.9200
• 例:商品编码(税则号列)5105.3910各层次含义 如下: • 51 表示第51章(协调制度章代码); • 05 表示该章第五个品目(协调制度品目代码); • 3 表示品目51.05项下第三个1级子目 • (协调制度子目代码); • 9 表示子目5105.3项下未列名2级子目; • (协调制度子目代码); • 1 表示子目5105.39项下第一个3级子目 • (中国子目代码); • 0 表示子目5105.391项下未增设4级子目 • (中国子目代码)。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四
原文: 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类的货品,应归入 与其最相类似的货品的品目。 规则四只适用于品目条文、注释均无规定,且无法 使用归类总规则一、二、三解决商品归类的场合。 本规则使用时归类程序如下: 待归商品——详列最相类似货品编码 ——从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编码 ——如无法判断最合适编码, 依从后归类原则选择最末位的商品编码。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三
原文: (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 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 则三(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 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二)归类时, 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品目。
三、归类总规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三
原文: 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原因看起来 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目时,应该按以下规则归类: (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 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 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 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得更为 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 具体。
• • • • •
2、H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按系统顺序排列的商品编码表 (2)类注释、章注释及子目注释 (3)归类总规则 3、《2017年版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共21类97章商品
整个分类体系包括:
★商品名称及编码表 ★注释(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归类总规则
• 商品名称及编码表:由协调制度编码(简称 商品编码)和货品名称(亦称品目条文和子目 条文)组成。 • 商品名称主要采用商品的名称、规格、成 分、外观形态、加工程度或方式、功能及 用途等形式限定商品对象。它是协调制度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在各种归类依 据中居于最优先使用的地位。
4
5
6
7
用定义形 式明确商 品法律归 类时的含 义。
改变货品 名称概念, 扩大或缩 小货品范 围。
解释类、 章及品目 和子目条 文中使用 的名词。
阐述货 品归类 规定。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原文: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 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项目、类注或章注 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 按优先顺序依次有: 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则
规则三
它们的优先次序为: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例:放在皮盒内的成套理发用具 (电动理发推子、塑料梳子、剪子、发刷、棉制毛巾 ) 参阅类及章注并未提到这类成套商品归何税号 按规则三(二)其成套商品中具有主要特征的商品是 电动理发推子 故归入税号8510.2000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三
例:本色梭织布、五成棉、五成聚酰胺(切断短纤维)且重量相等 参阅类、章标题名称,棉属52章,人造短纤维属55章 查阅第十一类和52、55章注释并未提到该和成品 按规则三(一)、三(二)不适用,应按规则三(三)归入 最后一个税目 若按棉则归入税号52.11,若按聚酰胺则归入税号55.14, 因此该和成品应归税号55.14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五
原文: 除上述规则外,本规则适用于下列货品的归类: (一)制成特俗形状仅适用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 并适合长期使用的照相套、乐器套、绘图仪器盒、 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进口或出 口,并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 一并归类。但本款不适用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 特征的容器。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五
原文: (二)除规则五(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 物品同时进口或出口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如果 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物品一并归 类。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 受本款限制。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五
规则五是解决货品包装物归类的专门条款。 规则五(一)仅适用同时符合以下五条规定的容器归类。 制成特定形状或形式,专门盛装某一物品或某套物品 的容器。 适合长期使用的容器,其使用期限与盛装物品的作用 期限相称,在物品不使用时,容器可起保护物品的作用。 必须与所装物品同时进出口,为运输方便可与所盛物 品分开包装。 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 包装物本身不构成整个物品基本特征。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二
原文: (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 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成的物 品。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 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 类。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二
规则二(二) 是关于混合及组合材料或物质,以及由两种材料 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的归类。 规定税目所列材料或物质,还应该扩大到该材料 或物质中可以加入其他材料或物质;但是条件是 加入材料或物质并不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或其所 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 例:天然软木制成,外层包纱布的热水瓶塞子。 热水瓶塞子虽然包了纱布,但并没改变瓶塞是软 木的基本特征,因此还是归入4503.1000的品目。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五
但规则五(二)规定了本规定不适用于明显可以重复 使用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容器与适宜盛装的货品 分别进口也应分别归类。 例:瓶装氩气 盛装氩气所使用的钢瓶与一般常见的氧气、压缩空气、 氮气等瓶基本相同,均属于贱金属制成的高压容器。 由此可知,该容器在使用安全期内是允许反复使用的。 因此,进出口时应将氩气与包装瓶分别归类为: 2804.2100, 7311.0090
• • • •
•
例:商品马的编码 编码:0 1 0 1 1 0 1 0 位数:1 2 3 4 5 6 7 8 含义: 章 税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子目 子目 子目 子目
• 注:协调制度在商品编码表中的商品名称前 分别用 • “—”“— —”“— — —”“— — — —”代表一级子 目、 • 二级子目、三级子目、四级子目。
※归类总则按顺序,只有上一规则无法解决时,才用下一规则。
三、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例:牛尾毛应归入05.03。 因查阅类、章标题,牛尾毛应归入第5章其他动物产品, 查看品目条文未见牛尾毛列名,似应归入05.11其他未 列名的动物产品,但是再查阅第5章章注四得知马毛包括 牛尾毛,故牛尾毛庄按列名产品马毛归入05.03。 →牛尾毛 →参阅类、章标题名称属其他动物产品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