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文体的相关知识及试题单父语文组李军2012-12-12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三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一、新闻(消息)文体特点: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题特点: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标题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作用: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通讯的体裁特点:通讯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典型人物、有意义的事件和新鲜经验等进行具体形象地报道,及时反映现实生活风貌的新闻体裁。
三、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通讯和消息相比,它们同属于新闻体裁,内容真实、准确,反映及时、迅速,具有现实意义。
其区别在于:• 从内容上看,消息对事物只作概括地报道;通讯则是对事物作具体形象的反映,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写人状物,使读者能够多侧面地进行观察,从事物的表象追溯到事物的背景,从人物的行动深入到人物的内心。
• 从形式上看,消息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式”;而通讯却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比较灵活自由。
消息主要运用叙述;而通讯不仅运用叙述,还夹用抒情、议论、说明,尤其多用描写。
消息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讯的语言则细致深刻,生动含蓄,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练习1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文后的问题。
飞机撞鸟,16秒的生死抉择2006年11月14日,兰空某团驻地天空少云,能见度大于10公里,是个飞行的好天气。
上午11时17分,飞行员李剑英(代号639)驾某型歼击机双机起飞,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
起飞、出航、空域动作和返航、解散加入起落航线均正常顺利。
“639起落架好,大力臂!”“639襟翼全放!”12时02分许,飞行员李剑英接连向指挥员报告。
“检查好三转弯!”“着陆!”指挥员指挥回答。
战机像往常一样下降高度,进入三转弯,加入下滑线,一切动作都非常娴熟。
12时04分09秒,当飞机的高度下降至194米、距离机场2900米时,突然遇到鸽群撞击,发动机“砰”的一声巨响。
12时04分09秒,639:“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
”12时04分15秒,639:“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了。
”12时04分18秒,639:“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12时04分25秒,飞机解体爆炸。
这是李剑英烈士最后和塔台的三次通话,即使是在最后的一次通话中,他的声音依旧沉稳。
告别竟然是如此的短暂,李剑英在最后的时刻放弃了跳伞,放弃了能生存的三次机会!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
通常情况下,飞行员在遇到类似特情时,往往会报告“我撞鸟了,跳伞!”而李剑英却报告说“要调整跳伞”,他到底要调整什么?据事故调查组人员推断,如果不调整而直接跳伞,飞机很可能坠毁在村庄田野,必将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他要调整跳伞,目的在于避开村庄。
据介绍,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一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一个砖瓦厂,共有814户。
沿下滑轨迹依次分布3个村庄、共268户,居住着3500口人。
另外,李剑英驾驶战机多年,深爱他的“伙伴”,哪怕只要有一点希望,就是遍体鳞伤,他也要把战机驾回去。
战机急速下降,90米……70米……50米,飞机机头微微上仰,着落在跑道的延长线,并像箭一样地向前冲出,当冲至离第一接地39.3米处,不巧被高出地面3米的水渠护坡阻挡。
12时04分25秒,飞机撞击后悲壮地爆炸解体,他的血肉之躯融入了火热的训练场。
飞机解体后发生的爆炸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爆炸现场距离最近的一名群众不到20米的距离,幸运的是,没有一名群众受到伤害。
相关链接:战友眼中的李剑英是个对飞行训练精益求精的人。
对于飞行前准备,他不管哪个科目飞了多少次,都要反复计算,反复演练,把风向、风速、云雾、能见度、地面参照物等飞行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制定出各种预案,不放过半个疑点。
在5003个架次的飞行经历中,李剑英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任务完成率100%,成功率100%。
李剑英求飞积极性高,时时注意锤炼自己战斗精神和坚强意志。
他常说,歼击机飞行员就是打仗的,一个飞行员,不能执行重大任务,就不是一个全面的飞行员,不是一个好飞行员。
2005年7月,该团组织小分队入藏驻训,团领导考虑到他一年多未休假,妻子病重需要人照顾,没有把他列入驻训名单,他做通爱人的工作,三番五次找师团领导要求参加,最终如愿以偿。
李剑英为人忠厚朴实、心地善良,他平时生活俭朴,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对别人却非常慷慨大方。
每次外出驻训、疗养,他都要给留队的战友带些当地的土特产、小礼品。
每当节假日战友因事不能值班时,他都主动替人顶班,被大家称为“值班专业户”。
(《新浪网》有删改)(1)为了引导读者快速阅读和了解新闻内容,有时在新闻前有一个核心提示。
顾名思义,核心提示,即对文本核心内容的精要概括提示。
请你简要地为本则新闻写一则核心提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嫦娥”奔向月宫新闻资料:嫦娥工程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下,循序渐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嫦娥工程将实施三步战略。
第一步是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
第二步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
在人类进行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中,环绕探测、软着陆探测和巡视勘察是最主要的探测手段,软着陆更是踏上另一个星球进行实地科学探测的第一步,从获取探测数据的直接性和丰富性的角度来看,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是其它探测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步是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
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完成月球表面采样,以实施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深度认识,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
新闻链接一:嫦娥的传说来自古代中原地带。
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给月亮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上面有月宫,琼楼玉宇;有仙子,美丽的广寒宫主嫦娥;有伐桂的吴刚,有捣药的玉兔,那里是一个天上人间。
这反映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美丽的幻想。
“嫦娥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剑国教授说。
古代的月神叫做“常仪(音娥)”,后来这两个字转化为“嫦娥”。
嫦娥最早的名字是“姮娥“,而姮这个字在古代和“嫦”同音,到了汉代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遂改为“嫦娥”。
公元14世纪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在一把椅子绑了47支火箭,椅子两侧安装了两个自制大风筝。
然后坐在上面,并命仆人点燃火箭,随着火箭的轰鸣,这位世界上首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就消失在火焰中。
他以生命的代价向着神秘太空发起了第一次冲锋。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以纪念这位勇敢的探索者。
新闻链接二:诗人与月亮传统的中秋佳节到了,赏月将成为人们欢度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于是,万种风情、千姿百态的咏月诗便因此而生,历久不衰。
无数文人墨客把明月当作传情达意的物象,追月抒情,千种思绪,万般情感,自然涌上心头,留下不少千古流传的动人诗篇。
宋代苏轼的咏月诗对后人影响较大。
同样一轮明月,在不同情况下与心境中,他都有不同的展示。
如春夜里“淡月朦胧”,秋末时“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离乡时“明月明年何处看”,酒兴时“对酒卷帘邀明月”,失意时“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
傍晚时分“思檐初挂弯弯月”等。
古人笔端的美好意境,为后人留下了心灵漫游的广阔天地。
今天,我们读点咏月诗,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亲近和回敬。
(文章有删改)(1).新闻的价值在于提供有效信息,试概括“新闻资料”中都包含了哪些有效信息?(3分)(2).请结合“新闻资料”给“新闻链接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4分)新闻类压缩试题1、、有一则消息要在2009年12月21日的报纸上刊载,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内容,①为这则消息拟个标题(不得超过15个字);②将导语补写完整(不得超过42个字)。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9年12月21日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29%提高到了7.47%。
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
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