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星空的美丽,知道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星星、研究星空的,认识这样做是他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重要原因。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一直、应当、那么”等,并练习用“那么”说话。
3、认字13个,其中“重、教、为、数”是多音字,能区别“颗”与“棵”。
会写6个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4、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读出说话人的语气。
教学重点:感受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强调“星”的后鼻音读得很准。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很多字词朋友,孩子们还记得它们吗?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聪明的孩子最会听要求:大屏上会一行一行地出示词语,点到的同学将一行的词语读一遍,读对了,全班跟读两遍;读错了,我们一起来帮他纠正。
二、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1、分排出示平翘舌音字、前鼻音字、星星名字:坐下一组(平舌音字)一直注视(翘舌音字)祖先很慢(前鼻音字)北极星织女星北斗星(把星星的名字也分清楚了)过渡:我们还认识了几个多音字哩2、出示多音字词语无数数星星数重了重复/体重重量教室/教孩子成为/因为为什么3、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张衡。
(板书)三、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感受星星的多,星空的美1、感受星星多师:晚上,小张衡看到的夜空是这样的——出示第一句: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夜空。
A、谁能来挑战,读读这句话。
(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b、星星啊,特别多,布满了整个天空,谁能读出星星的多?(你们听,“满天的星星”!听他这么一读,我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许多星星。
)c、你们也来试试,读读这几个字——满天的星星。
(嗯,星星一下子就多起来了)d、仿说训练:天上星星多可以说“满天的星星”,地上纸屑多可以说?花园的花儿多可以说?再回头读读这个词。
2、感受亮、美A、这满天的星星撒在夜空是什么样呢?咱们来做一个“撒”的动作(来,准备好,撒,撒得再多点,撒得再远一点!)B、孩子们,星星被你们撒到夜空了,瞧,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C、说句:满天的星星像无数双眨着的小眼睛。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宝石(夜明珠)师:经你们这么一说,我感受到了这些星星不仅多,还闪闪发光,很亮、很美。
D、书上怎么写的,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再出示第一句: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夜空。
)师:嗯,你们真不简单,不仅把星星读多了,还读亮了、读美了!我们试着把这个句子背下来!过渡:闪闪的星星真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张衡到底怎么数的?四、读孩子数星星的句子,区分“颗”“棵”、理解“一直”,感受孩子的坚持、喜爱。
出示句子:一个孩子跟爷爷坐在院子里,仰着头,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
1、这个句子很长,里面还有两个生字,有信心读好的,用你的眼神告诉我。
(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了自信,请你来读这句话。
)(评价:的确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读正确,还读这么通顺!)2、孩子跟爷爷坐在院子里怎么数星星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3、区分“颗”“棵”A、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词条:一颗一颗(大屏出示“颗”)孩子们看这个“颗”的偏旁是页字旁,课文里说孩子一颗一颗数星星,所以可以说一颗(星星)一颗星星像一颗(珍珠)小结:你发现了吗?页字旁的颗多用于介绍小而圆的东西,还比如我们衣服上的——可以说一颗(纽扣)B、我们还学过木字旁的“棵”,你知道这个“棵”可以说一棵什么吗?一棵(树)一棵(小草)一棵(白菜)小结:你看,木字旁的棵都跟什么有关?(跟植物有关)这两个“ke”字分清楚了,一颗一颗的星星想数吗?我可要给机会了。
请孩子们仰着头数星星吧!4、学生数星星。
问:你数到多少颗了?你数到多少颗?什么感觉?(眼花了,脖子酸了……)5、理解“一直”A、孩子数到了好多颗?(出示句子:)一个孩子跟爷爷坐在院子里,仰着头,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
B、他停过吗?从哪个词看出他没有停过?C、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一直)张衡一直数到几百颗会有什么感觉?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张衡不简单,你们也不简单,读书就能感受到人物的坚持精神、不简单!)D、我们加上动作再来读读这句话,夸夸小张衡。
(加上动作读就让画面更清晰了!)五、配上音乐朗读第一整段。
(我们跟上孩子来数数星星)过渡:1、看到小张衡这么认真,爷爷说……(出示:爷爷说:“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你能数的清吗?”)六、读爷爷说的话,仿说句子。
1、谁来模仿爷爷问一问?2、我们一起来模仿爷爷问一问。
3、对比句子(在“星星那么多”上方出示:星星多)请看,这里我这样说有什么不一样?请男女生对比读。
哪样说更能说明多?4、再齐读这几个字(星星那么多)让我们感受星星特别多。
5、仿说训练A、如果我要说星星很亮,可以怎么说?我要说花儿很美,可以说?B、如果我要说树上的叶子很密呢?再次出示句子“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你能数得清吗?”我们再齐读这个句子,感受星星很多。
问:爷爷担心孩子数不清,除了星星多,还因为……(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
出示词条:一闪一闪。
读。
)C、你也能在刚才的句子上补充一下,让我们感觉到叶子更多更密吗?D、你还能怎么说?(路上的车辆那么多,一辆接着着一辆;街上的行人那么多,一个挨着一个;)过渡:好了,我们再回到课文中,你看,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让人眼花缭乱,爷爷担心极了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你能数得清吗?)七、读孩子的话,,指导分角色朗读。
1、生齐读爷爷的问话2、爷爷这么担心,孩子怎么回答的?我们一起用朗读来回答爷爷。
(出示:孩子说:“能看见,就应当能数得清。
我怕数重了,所以数得很慢。
”)33、很有信心!你们不仅有信心,还会动脑筋,孩子为什么数这么慢?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吗?4、我们把爷孙俩的话再来重现一下,一二大组读爷爷的话,三四大组读孩子的话,我来读旁白,请听好我的提示。
爷爷怕孩子数重了,担心地问——孩子不怕困难,自信地说——交换角色。
提示:星星布满了整个天空,爷爷十分怕孩子数不清,担心极了,爷爷问:——孩子很有把握,充满自信地说:——过渡:爷爷为了不让孩子数重,还教给了孩子办法。
八、了解爷爷教给的方法,练说词语:一x一x1、出示第四自然段爷爷的话,齐读。
(出示:爷爷说:“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给它们起了名字。
要是一组一组地数,就不容易数重了。
”)2、现在爷爷教他怎么数的?(生回答,然后出示词条:一组一组)3、练说词天上的星星是——一组一组的树上的叶子是——一片一片的马路上的小汽车是——一辆一辆的教室里的桌子是——一张一张的椅子是——一把一把的师:爷爷教孩子一组一组的数好处是什么?生:这样数就不容易数重。
师:是的,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最早研究星空的祖先们告诉我们天上有88个星座,天上的星星距离相近的,在同一个星座内以亮星为中心,按照组成的图形或者形状来把它命名。
比如北斗星、狮子座、小熊座、天鹅座等等。
出示图片讲解。
过渡:爷爷不仅教给了孩子办法,还教孩子认识了……(出示图片:北极星、织女星)(介绍北极星、织女星)九、巩固省略号的用法,认识一些星座。
1、爷爷只教孩子认识了北极星、织女星吗?哪儿可以看出?(……)3、师:孩子开始一颗一颗地数星星,数得很慢,数得让人担心,现在一组一组地数,这样不仅不会数重,还能数出形状,数出星座,这样就数得很巧妙了。
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想问:孩子数到什么时候才睡的呢?他有什么发现吗?请看第五自然段。
十、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感受孩子对星空的着迷。
出示:“夜深了,孩子还不肯睡,仍然注视着夜空。
”1、师读:夜深了……他还在干什么?(仍然注视着夜空)师讲解:“注视是一个表示看的词,它表示集中注意力地看。
”2、让学生动作体会“注视”这个词。
师:请注视大屏上的“视”字,偏旁是什么?(小结:注视,就能看得清楚明白。
)3、师:张衡这么认真、专心地观察星星,他发现了什么?出示:啊,他发现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呢!(生读)4、看课件演示理解围绕、移动师:北斗星是怎样围绕北极星?又是怎样移动的?5、体会感叹号好“啊”的用法师:有了这样的发现,此时张衡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惊奇、激动、兴奋)(小结:以后想要表达自己兴奋、激动的心情时可用感叹号。
)6、指导读好感叹句。
师:谁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一起来读读!十一、引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天文”“天文学家”。
过渡:张衡不仅小时候对星空有浓厚的兴趣。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2、“天文学”就是研究宇宙空间物质形体的一门科学,比如:星星、月亮、地球分布在哪里,有什么规律。
专门研究这方面知识的专家就叫“天文学家”。
张衡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文学家?(著名)著名可以换成什么词?十二、补充资料,了解张衡的成就。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
)十三、(机动)指导写“坐”师:要写好这个“坐”字,你认为哪些笔画很关键?(总结:“人”字的捺变成了点,看来书法也讲究谦让,就像坐在一起的同桌,要把你的脚收回来,免得挤着人家;这一长竖从高于人字头部中间起笔,直直地写下来,就像你们挺得笔直的背脊;最后一横写长,和两个人字的宽度一样,才能坐得稳,坐如钟。
请拿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书空。
)板书:数星星的孩子张衡认真执着天文学家刻苦钻研一颗一颗一组一组《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数星星的孩子》是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
学习本课我采用变序法进行教学,先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了解张衡由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那么,他小时侯是怎样数星星的呢?再学习前面的课文,抓住张衡认真耐心的词句进行教学。
充分运用课件,演示星空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星空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感情朗读。
1、主导线索清晰明了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
2、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
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