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lateralthinking),顾名思义,是指这个人的思维有其横向、往宽处发展的特点。

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思维面都不会太窄,且善于举一反三。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种思维就像河流一样,遇到宽广处,很自然的就会蔓延开来,但欠缺的是深度不够。

一个人的笔迹,如果其笔划组合有一定的章法,但字体结构却是上下短,左右扁的话,则此人则具备了横向思维的基本特征。

一个横向思维的人,他的思路打开了,有的会很有逻辑性,有的则可能较散漫无序,这就需要通过他字体结构的稳定与否来判断。

横向思维的缺点是深度不够,但这只是一般性,一个具有横向思维笔迹特征的人,如果他的笔划非常富有弹性,且都有一个统一的重心和指向的话,那么这个人则可能是一个既思路宽
横向思维(lateralthinking)是爱德华·德波诺教授针对纵向思维(verticalthinking)——即传统的逻辑思维——提出的一种看问题的新程式、新方法。

他认为纵向思维者对局势采取最理智的态度,从假设一前提一概念开始,进而依靠逻辑认真解决,直至获得问题答案;而横向思维者是对问题本身提出问题、重构问题,它倾向于探求观察事物的所有的不同方法,而不是接受最有希望的方法,并按照去做。

这对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是十分有用的。

横向思维
两个妇女被带到所罗门(Soloman)王面前,她们都自称是一个婴儿的母亲。

所罗门下令拟将那个婴儿切成两半,给两个妇女一人一半。

所罗门的本意是要处以公正,将婴儿救下,但这条命令乍听起来显然与此背道而驰。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发现了真正的母亲:她宁愿让另一个母亲占有自己的孩子也不愿让他死去。

纵向思维是需要步步正确,但横向思维可能绕个弯、甚至是逆向而行,却有效地解决了棘手的难题。

战国时代齐将田忌与齐王赛马,孙瞑所出主意“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之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终使田忌三盘两胜,得金五千。

这也是横向思维所生妙想之实例。

一个人养了一只猫,它对开门让猫进进出出感到烦了,就想了个办法,在门上挖个洞,猫可以自由进出,用不着打扰他了。

这只猫下了只小猫,他又马上在门上挖了第二个洞,但略小点儿。

这个故事被认为是对于受控于某一思想的纵向思维(即逻辑思维)者的最妙的讽刺。

一个学生有一个有趣的理论,认为蜘蛛的腿有听觉。

他说他可以证明这一点。

他把蜘蛛放在桌中央,而后说“跳”,蜘蛛跳了,男孩重复表演,然后他切掉蜘蛛的腿,再把它放在桌中央,再说“跳”。

这次,蜘蛛纹丝不动。

“明白了吧!你切掉蜘蛛的腿,它就聋了。

”男孩说。

我们也往往会被束缚在自己的见解中,完全忘了对于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别的观察角度和
横向思维
爱德华·德波诺提出了一些促进横向思维的方法:
第一,对问题本身产生多种选择方案(类似于发散思维);
第二,打破定势,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假设;
第三,对头脑中冒出的新主意不要急着做是非判断;
第四,反向思考,用与已建立的模式完全相反的方式思维,以产生新的思想;
第五,对他人的建议持开放态度,让一个人头脑中的主意刺激另一个人头脑里的东西,形成交叉刺激;
第六,扩大接触面,寻求随机信息刺激,以获得有益的联想和启发(如到图书馆随便找本书
中国企业最缺乏横向协调、最缺乏横向制约。

具体体现在同级部门之间很难有效协调,平级的员工之间很难有效沟通。

由此导致了资源利用效果的大打折扣,并且使得企业运行的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这是组织职能设计与流程化管理的问题。

但是很多的企业不断地引进新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设计和优化,但其结果往往难遂人愿,甚至事与愿违。

横向思维
横向难以有效协调与沟通有社会的深层次的根源,这样的事例也层出不穷,中国的反腐败确实有很大的成效,但是查处的案件中,很少有同级的纪委部门查处的,具体而言,一个县的纪委基本查不出本县的腐败县长,而这恰恰应该是县纪委的权责。

再如山西黑工案件只能由高层领导,乃至国家最高层领导才能得以揭开持续了十余年的黑幕,而这十余年间,上下众多与此相关并承担职责的部门全部处于“失声”状态。

其中的根源不难看出,不是没有组织保障,不是没有制度、乃至法律,但当没有上一级领导,乃至最高领导出面,很多的问题就是得不到有效解决。

当然上述的现象是政府管理体系中的问题,这不是笔者要讨论的范畴。

但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状况在我们这个社会中非常普遍地存在,并且深深地影响、渗透到企业运行体系之中。

这种现象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缺乏“横向思维”,而对上听命、对下指挥的“纵向思维”成为主宰运行体系的主要力量。

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任务是让这些资源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而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由于横向协调机制的缺失、不到位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换个角度看,因为“横向思维”的缺失,导致了企业领导永远是陷入无尽的事务堆之中,甚至“高层做中层的事,中层做基层的事,基层基本没有事”这样的状况在许多企业中出现。

没有“横向思维”,导致企业的层级会愈加愈多、官僚气息会愈积愈深;没有“横向思维”,团队建设成为纸上谈兵、企业文化的庸俗化倾向会不断加剧。

“横向思维”的构建与强化是中国企业持续成长、优化发展的必修课——
首先,“横向思维”是观念层面的问题,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必须有深刻地理解与认识。

横向思维是企业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思想基础。

横向思维
其次,企业的主要领导需要充分认识“授权”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员工的成长离不开组织“赋权”,但“赋权”的前提是领导“授权”。

真正的“授权”需要领导自身的真正超越,不再拘泥于狭隘的“权力欲”、“控制欲”。

其次,构建完善的流程体系,让横向协调成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在内部的管理体系中,不仅关注部门绩效,还要关心流程绩效。

企业内部“横向思维”的构建与强化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为在“威权”思想中浸染了几千年的外部环境不会容易改变。

为此,“横向思维”的构建与强化将是中国企业长期面
牛津大学的爱德华·德·波诺先生非常推崇“横向思维”。

在一次讲座中,博诺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某工厂的办公楼原是一片2层楼建筑,占地面积很大。

为了有效利用地皮,工厂新建了一幢12层的办公大楼,并准备拆掉旧办公楼。

员工搬进了新办公大楼不久,便开始抱怨大楼的电梯不够快、不够多。

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他们得花很长时间等电梯。

爱德华·德·波诺
顾问们想出了几个解决方案。

1.在上下班高峰期,让一部分电梯只在奇数楼层停,另一部分只在偶数楼层停,从而减少那些为了上下一层楼而搭电梯的人。

2.安装几部室外电梯。

3.把公司各部门上下班的时间错开,从而避免高峰期拥挤的情况。

4.在所有电梯旁边的墙面上安装镜子。

5.搬回旧办公楼。

你会选哪一个方案?
博诺先生说,如果你选了1、2、3、5,那么你用的是“纵向思维”,也就是传统思维。

如果选了4,你就是个“横向思维”者,你考虑问题时能跳出思维惯性。

这家工厂最后采用了第4种方案,并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员工们忙着在镜子前审视自己,或是偷偷观察别人,”博诺先生解释说,“人们的注意力
1、《门萨横向思维与逻辑推理》作者:(英)查顿,(英)斯基特著
2、《创新何来:卓越领导者的横向思维技巧》作者:[美]斯隆著,赵玉涛译
3、《1000个思维游戏》作者:(英)罗伯特·艾伦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