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横向思维纵向横向思维第十六讲纵向横向思维教学目的:1、能够运用纵向、横向思维进行思考,充分地认识问题,并不断加深理解,使作文更具有新意。
2、通过具体事例和游戏让学生正确理解纵向与横向的思维特征。
3、培养学生从更深层多角度看待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纵向、横向思维思考认识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纵向、横向思维思考认识问题。
教学步骤:开课语: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的课堂。
我们的口号是: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
作文点评(15’)●教师总评:针对上周学生作文,文采飞扬、激情洋溢肯定学生一周以来的进步表现,褒赞带有共性的成绩,真诚善意、委婉艺术的指出学生们的主要缺点;●学生互评:老师朗读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一篇,激励学生逐段进行口头点评;●学生修改:让学生按照教师和同学的点评,对习作快速进行局部修改。
下面我们开始快乐之旅的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一、手提桔灯——转转转(5’)师:在上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有一个小难题,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某工厂的办公楼原是一片2层楼建筑,占地面积很大。
为了有效利用地皮,工厂新建了一幢12层的办公大楼,并预备拆掉旧办公楼。
员工搬进了新办公大楼不久,便开始抱怨大楼的电梯不够快、不够多。
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他们得花很长时间等电梯。
顾问们想出了几个解决方案:1.在上下班高峰期,让一部分电梯只在奇数楼层停,另一部分只在偶数楼层停,从而减少那些为了上下一层楼而搭电梯的人。
2.安装几部室外电梯。
3.把公司各部门上下班的时间错开,从而避免高峰期拥挤的情况。
4.在所有电梯旁边的墙面上安装镜子。
5.搬回旧办公楼。
你会选哪一个方案?同学们真棒,选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思维在里面,都可以解决问题,不过,哪种方法最好呢?那我们进入第二站去探索吧,现在进入快乐之旅的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二、点亮桔灯——闪闪闪1、玩中悟学——棒棒棒(35’)刚才这个故事,有两种思维方法在里面:假如你选了1、2、3、5,那么你用的是“纵向思维”,也就是传统思维。
假如选了4,你就是个“横向思维”者,你考虑问题时能跳出思维惯性。
这家工厂最后采用了第四种方案,并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员工们忙着在镜子前审阅自己,或是偷偷观察别人,人们的注重力不再集中于等待电梯上,焦虑的心情得到放松。
大楼并不缺电梯,而是人们缺乏耐心。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两种思维方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四幅图片:同学们,这四幅图片上都画的是什么?通过这四幅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明确:画的都是同一棵树。
不过在一年四季中,树的样子是不同的。
按照四季的顺序对这棵树四季的变化进行描绘,就是运用的是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1)概念:纵向思维是一种历经不同时间的比较思维方法。
它是把事物或事件放在时间这个纵向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思考,对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及前后联系,从而把握事物及其本质。
比如:我们写《书的发展史》,就可以先写最初的结环记事,再到甲骨刻字,再到竹木片记事,到东汉蔡伦时期发明蔡伦纸开始在纸上书写,到21世纪电子书出现,最后可以想像一下未来会出现一种更加方便阅读的书。
(2)纵向思维的特点:纵向思维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时序性:它注重把事物或事件放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比较,也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描述事物或事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中揭示事物或事件的特点;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柞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顶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
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河里涨满了春水。
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般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献出了许多宝贝,有酸甜可口的野果,有又香又脆的榛子,有鲜嫩的蘑菇、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
它们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
松鼠有时候还在枝头散步,它们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山果过日子。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二是一致性。
也就是把同一个事物放在不同阶段进行考察。
例如,把你自己一年级和现在进行比较,就是在利用纵向思维比较。
再如:写家乡、祖国的变化发展的文章。
家乡新变化“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土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有许多了不起的事迹,有太多美丽的景色,她应该值得我们去欣赏,去赞叹。
我是喝家乡水,吃家乡粮长大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抚今追昔,顿时心潮澎湃,思绪带领着我不自觉地去“喜看家乡新变化”。
十多年来,在“开发荒山,勤劳致富”的呐喊声里,在“改造自然,幸福生活”的追求浪中,家乡的山似乎一夜之间由秃岭黄草换作满眼葱郁翠绿。
这些果园为山们增添了几分色彩,也增加了几分自信。
每当微风吹拂,她就挥起衣袖翩翩望故乡,谈发展。
今昔相比,沧桑巨变。
社会求和谐,家乡在发展,农民更富裕,而我们仍在努力——为实现更高的理想奋斗着!望着锦绣山河,花开草长;想到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我的眼里禁不住热泪盈眶……三是预测性。
当对事物或事件按时序进行表达后,不同时间阶段的事物或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就会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对其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就有了推断的依据。
对未来的可能性和偶然性因素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估价。
例如,一年里四季是按照春夏秋冬排列,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下一年还是这么排列。
(3)小练习:谁能用纵向思维讲一讲自己的成长过程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鼓励。
出示相片(秋天):同学们想一想,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如果,我们写《秋天》。
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景象分段式的进行全面描写,那么这种方式和刚才按春、夏、秋、冬顺序描写又是不同的。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种思维方法——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指突破常规的解决问题的范围,从其他的事物、事实中得到启示而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由于改变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试图从别的方面、方向入手,其思维的路子更开阔了,有可能从其他领域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
横向思维的创始人,爱德华.德.波诺说过:纵向思维是在挖深同一个洞,横向思维是在试着在别处挖洞。
运用到写作中,横向思维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上看问题,突破常规,朝着新的不同的方向推想,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崭新认识和独特体验。
在前面第一个小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打破常规,运用第4种装镜子的方法比任何一种方法都要好。
再比如:在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指导下,写老师的文章大都赞扬老师的呕心沥血、爱心宽容,对老师的形象更是以“高大”“慈爱”为主,而下面的这篇文章则打破常规,一改老师的严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老师!给老师画像她来我们学校不久,是个名副其实的“新生”,她梳着娃娃头,戴着黑眼镜,一副十足的孩子样。
她还特别会“变脸”,一会儿严肃认真,一会儿平易近人;一会儿爽快大气,一会儿又细致入微。
上次,吴铭轩淘气地把铜丝捅进我的鼻孔里,把我的过敏性鼻炎引发了。
在看过医生后,他妈妈硬塞给我一把香蕉。
我将它带到学校,想先给老师吃。
可是在讲台旁边,我就被同学们的手淹没了。
吴铭轩过来一把夺过香蕉,人群也随他而去。
在我狼狈不堪地爬起来的时候,她发现下巴上已经被“热情”的同学抓出一条快渗血的印子,大吃一惊:“你的脸上怎么被抓出一道印子?唉,这个吴铭轩呀,真是鲁莽。
你快点去医务室让医生给你擦一点药”。
我摸着脸颊说“没事”,可她急切而坚定地说“快去”。
我答应着一溜小跑到医务室,却发现门是锁着的。
当我返回楼上的时候又遇见她,得知情况后,她立即要我先清洗干净创口,以免感染发炎。
随着上口的愈合,我慢慢地对这个老师有了好感。
前几天春游,她和我们班一起去。
早上看到她,我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她背着一个宽松的女式旅行大背包,穿者长袖衬衣,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菜鸟”,不知道我们会带给她菜吃。
果然,到了中午,烈日炎炎,我们铺开了阵势,掏出带来的“美味佳肴”,准备“大干一场”。
她系着“衣服围裙”,拿着一个装烤馍的盒子,来我们这个小队吃饭。
我们好奇地问“老师,您的碗呢?”她举起盒子说“这就是的”。
“哈哈哈”我们大家都被老师的风趣逗乐了。
她品尝了一点王欣的菜,点头称赞“不错”。
可是倪维源却顺嘴说了一句:“一点都不好吃”,这下王欣可不乐意了,俩人马拉松式地围着桌布追赶起来。
倪维源边跑边大喊“老师救命”,“我可救不了你,我们继续吃,别管他”她边说边往嘴里塞着菜。
我们几个女生看见这个场景都乐翻天了,而倪维源则趁机溜之大吉。
你瞧,她处理问题是不是很有趣呀。
不过,风趣幽默的她在教学办公上绝对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
她修改订正的作业总是那么仔细,几乎每一处错误都能够被她发现。
有一次,我路过她的办公室,才发现里面的办公条件十分恶劣:破旧摇晃的办公桌,昏暗的灯光,狭小的教室,闷热的空气……,可是,在她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一摞厚厚的作业本。
在摊开的作业本上还斜放着一只红色钢笔。
我仿佛看见她在这么差的环境下伏案桌前,奋笔疾书的样子。
她要同时带好几个班,却认真地对待每一本作业,发现并改正每一处错误。
这是多么辛苦啊。
这时我感觉在她办公桌面上的那面锦旗格外鲜艳,格外明显。
你猜到她是谁了吗?没错,她就是我们喜爱的“变脸王”刘莎老师。
师:下面结合题目来谈谈横向思维的运用。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
在他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
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得到。
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②字数不少于700字。
思维技巧一:展开联想这种方就是发现一种现象后,随即联想到与此类似的相关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