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教材学段: 七年级上册
任教班级: C156、C157、C158
教师姓名: 段吉成
所属学校: 茶陵县潞水学校
2018年下期
目 录
第一课 你 我 他 1
第二课 我的故事 4
第三课 向日葵 8
第四课 梅竹精神 12
第五课 花圃 16
第六课 和平鸽 21
第七课 灯和光 24
第八课 门 27
第一课 你 我 他
【教案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式,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2、过程和方法:欣赏作品以及指导教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案重点】人物的脸形和表情。
【教案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案课时】共2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特征的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相关材料。
【教案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新课导入
1、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对方的特征。
2、说说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4、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二、新课教案
1、作品分析:宫六朝的一副素描作品——《小女孩》
出示作品:
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小女孩》。
2、作品分析: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
出示作品:
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3、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4、教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
5、临摹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副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来临摹,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教师行间指导:表扬较为好的,纠正差的。)
三、本课小结
1、本课教案内容概述。
2、本课学习情况小结。
3、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和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有什么问题?
二、教案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
2、和学生一起分析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在正面、3/4面、侧面观察时的特点,使学生感受结构关系,培养体积观念。
3、展示凡·高、毕加索、莫迪格利阿尼等画家的头像作品。
(在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时,可以恰当地夸张局部特征,更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特点。)
三、练习
1、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副肖像画,注意人物特征的把握,大胆的表现。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习作展示:选出特征把握较好的作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
四、小结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用画笔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人物的特征不仅可以通过脸型、五官、发式、神态表现,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服装、道具等多方面体现出来。可见,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第二课 我的故事
【教案目标】
1、通过卡通画的教案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加深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欣赏和创作中对所学知识的渗透理解。
2、过程和方法:欣赏、思考、讨论、练习、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案,增添学生的幽默和智慧,激发学生寻找生活的神奇和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案重点】卡通画的特点
【教案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互相联系,实行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课时】共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学生自备卡通画书、课本。
【教案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案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提问: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卡通人物是什么?
2、教师:《M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欢看的卡通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播放《M老鼠和唐老鸭》VCD)
3、提问:《M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教师:我们喜欢是因为M老鼠和唐老鸭的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6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案
1、板书课题;我的故事。
2、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第6页的范画。
3、结合作品欣赏,向学生讲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
4、课堂活动一
讨论:以课本中图片为例,说说卡通画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紧张、静止等情景的。(启发学生在这些范画中找出表现声音、运动、速度、音乐的画面。)
5、课堂活动二
讨论:观察课本中的卡通画图片并扮演喜、怒、哀、乐的表情,说一说卡通画是怎样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的。(教师出示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图片以供参考分析。)
6、课堂活动三
趣味填图练习:请学生分别表演举重、射弹弓的动作及表情,再将课本第8页第二行的范画填入适当的面部表情。(注意要点:动作和表情要协调。)
四、学生作业
选一副自己喜爱的卡通画进行临摹。
(教师行间指导)
五、本课小结
本节课讲述了卡通画的特点和卡通画在形象、表情、装扮和情节诸方面都运用了夸张手法。使同学们进一步的认识了卡通画,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欣赏并收集一些有趣的卡通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案
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
1、卡通画的特点及卡通画在形象、表情、装扮和情节诸方面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展示部分学生收集的卡通图片。
三、新课教案
1、课堂活动一:看图和故事,尝试进行表演
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只熊笨笨和老鼠聪聪同住在一个树洞里。老鼠聪聪经常偷熊笨笨的食物吃,而熊笨笨却怎么也抓不住老鼠聪聪。在烦恼中,熊笨笨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熊笨笨买了一瓶呕吐药喷在奶酪上,自己假装睡在太阳下“哼、哼、哼”的打鼾。老鼠聪聪见状,以为熊真的睡着了,于是偷吃了奶酪。结果老鼠聪聪马上就大喊肚子疼,把所有食物都吐了出来。熊笨笨见状高兴的直拍手,最后带着满意的笑容靠在树上睡着了。老鼠聪聪被整得狼狈不堪,咬牙切齿的说:“我要报复你”。老鼠聪聪也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报复计划,它趁熊笨笨睡熟后把超辣辣椒粉撒在熊的柠檬汁里。熊笨笨醒来后感到口渴了,于是随手拿起柠檬汁一饮而尽。突然,熊笨笨的脸“刷”的一下,双耳喷气,辣得口中吐火,一副难受的样子。
老鼠聪聪笑得前俯后仰。有了这个教训后,熊笨笨和老鼠聪聪只好握手言和,块块乐乐的一起生活。
分角色表演:角色1:老鼠聪聪 角色2:熊笨笨角色 3:旁白
2、课堂活动二:分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评选一个最佳小组。
3、赏析课本第8页的卡通画《进球》。
(看卡通画讲故事,让学生说说漫画《进球》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表现场景和心理感受的)
4、课堂活动三:两三个学生为一组,分别讲述“我的故事”。
(注意情节性和故事性)
四、学生作业
任选一副课本第7页的卡通画,3人为一组共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五、小结
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小结。
第三课 向日葵
【教案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案重点】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案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之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课时】共2课时
【课前准备】录音机和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
【教案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案
展示冷暖色调布置的房间图片,同时播放冬天刮风、下雨的声音。
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1)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你 外出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2)两间房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
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学习的课题。
二、新课教案
板书课题:向日葵
1、展示两组色彩卡片,和学生共同分析。
a 红 橙 黄
b 蓝 绿 紫
提问:这些颜色会让我们联想起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2、展示课本11页风景图片。
提问: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感觉相同吗?
师生共同小结:“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性。六个基本色相(红、橙、黄、蓝、绿、紫)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感情性表现的重要基础。
举例:欣赏课本12页作品《猴子吹号》。
提问:这副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和吉祥、好运、喜庆相连。
这副画以红、黄色为主配以红、黄色的对比色蓝、绿色,画面色彩饱和强烈,营造出了一种“普天同庆”的喜庆气氛。
3、展示课本11页色彩搭配的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的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
通过回答,提出色彩搭配知识。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搭配等。让色彩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掌握色彩知识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展示课本11页不同形状、笔触的色块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笔触时给人感觉相同吗?
通过回答,让学生了解色彩能够表达情感,而且当它依附的线条、形状不同时,能够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受。
5、欣赏:凡·高—《向日葵》
提问:凡·高的画,用笔、用色都很有特点。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