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学原理1

犯罪学原理1


第二篇犯罪现象论 第七章 犯罪现象概述/149 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属性/149 一、犯罪存在的必然性/149 二、犯罪价值的相对性/152 三、犯罪控制的有限性/155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构成要素/157 多选 一、犯罪状态 二、犯罪结构 三、犯罪动态 四、犯罪危害
第八章 犯罪现象的类型/163 第一节犯罪类型概述/163 一、犯罪类型的概念/163 二、划分犯罪类型的标准/164 第二节有组织犯罪/167 一、有组织犯罪概念/167 二、有组织犯罪的类型/170 三、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形态/173
第二章 犯罪学中的犯罪/22 第一节 犯罪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22 一、问题的提出/22 二、犯罪学犯罪概念提出的依据/23 第二节 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 联系/25 一、“等同说”/25 二、“包含说”/25 三、“交叉说”/26
第三节 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区别 /27 思考 一、对犯罪本质特征的认识不同 二、犯罪学中的犯罪不受刑事违法性制约 三、犯罪学中的犯罪不对应于刑罚处罚 四、犯罪学犯罪概念的一般表述/35
龙勃罗棱对天生犯罪人的特征作了如下的描述 1、生理特征:扁平的额头,头脑突出,眉骨隆起,眼窝 深陷,巨大的颌骨,颊骨同耸;齿列不齐,非常大或非常小的 耳朵,头骨及脸左右不均,斜眼,指头多畸形,体毛不足等。 2、精神特征:痛觉缺失,视觉敏锐;性别特征不明显; 极度懒惰,没有羞耻感和怜悯心,病态的虚荣心和易被激怒; 迷信,喜欢纹身,惯于用手势表达意思等。 作为犯罪原因先天因素,龙勃罗梭从种族和遗传这两方面 展开。关于种族和犯罪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是建立在对一些犯 罪现象直观地认识基础上,没有直接的科学依据。龙勃罗梭侧 重研究了遗传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从调查个案入手肯定了隔世 遗传规律,还提出了天然类聚说,认为两个犯罪家庭联姻后, 遗传的影响更大。
第五节无被害人犯罪/200 一、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200 二、无被害人犯罪的特点/201 三、研究无被害人犯罪的意义/202
第六节 网络犯罪/205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类型/205 二、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208 第七节暴力犯罪/2ll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2ll 二、暴力犯罪的分类/213 三、暴力犯罪的特点/215 四、在变化趋势方面/216
需要由国家和社会采取适当对策和措施进行预防的 危害社会行为
略三四章
第三章 犯罪学的地位与任务/38 第一节犯罪学在刑事科学中的地位/38 一、犯罪学与刑法学/39 二、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44 三、犯罪学与侦查学/47 第二节 犯罪学的任务/49 一、为制定反犯罪对策提供依据/49 二、推动刑事立法改革/52 三、指导司法者正确实施刑法/53 四、帮助培育预防犯罪的社会基础/55



龙勃罗梭(1836.11.6—1909)的犯罪原因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复杂 的发展过程。在早期的著述中,龙勃罗梭主要注意遗传等先天因素对犯罪的影 响。作为一名监狱医生,他对几千名犯人作了人类学的调查,并进行了大量的 尸体解剖。1870年12月,在意大利帕维亚监狱,龙勃罗梭打开了意大利著名 的土匪头子维莱拉尸体的头颅,发现其头颅枕骨部位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处,它 的位置如同低等动物一样。得出结论:这种情况属于真正的蚯突(vermis) 肥大,可以说是真正的正中小脑。这一发现触发了他的灵感,由此他认为,犯 罪者与犯罪真相的神秘帷幕终于被揭开了,原因就在于原始人和低等动物的特 征必然要在我们当代重新繁衍,从而提出了他的天生犯罪人理论。 1876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犯罪人》第一版。由于当时可供他研究的材 料较少,故该书仅是一本小册子,而从1906年到1907年《犯罪人》第五版 问世时,已经成为一部共有三卷和附图一卷的巨著。第一卷和第二卷专讲人类 学、法律学和刑事学关系中的犯罪人;第三卷讲精神病学;附图中有一百零二 个图表,画有犯罪人的头颅、犯罪人的容貌和身体各部的尺寸、犯罪人的身体 和精神的症候,以及语言文字等。是他学说的基础。 天生犯罪人成为龙勃罗梭早期著作中一个核心命题。
第六章 犯罪学的主要理论/115 第一节犯罪学理论概述/115 一、犯罪学理论的困惑/115 二、犯罪学理论的主要类型/117 第二节 早期的犯罪社会学理论/121 一、塔尔德的犯罪模仿论/121 二、迪尔凯姆的犯罪学理论/123 三、早期犯罪社会学理论的评价/125
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Gabriel Tarde (1843~1904),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是西方社会 知名的心理学家、统计学家和犯罪学家,1843年 3月12日出 生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萨拉。主要著作有:《比较犯罪学》 (1886)、《模拟的定律》(1890)、《社会逻辑》(1895)、 《社会规律》(1898)。 塔尔德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模拟论”。他认为,不存在任 何超越个人心理体验的实体,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 动。每一种人的行动都在重复某种东西,是一种模拟。模拟是最 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由互相模拟的个人组成的群体。社会 事实是由模拟而传播、交流的个人情感与观念。由于存在着许多 可模拟的模式,作出不同选择的个人不可避免地发生对立和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双方调节以适应对方,从而实现社会均衡。这样, 塔尔德便把社会规律还原为支配模拟的规律,社会互动还原为个 人间的心理联系,认为社会学即是研究这种心理联系的“精神间 的心理学”。
第三节 差别交往理论/126 一、差别交往理论的分析视角/126 二、差别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127 三、差别交往理论的基本评价/128 第四节亚文化理论/129 一、亚文化理论的分析视角/129 二、亚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31 多选 包括 三、亚文化理论的基本评价/冲突理论/139 三、激进犯罪学理论/141 四、社会反应理论的基本评价/142
加罗法洛 加罗法洛(1852-1934)是意大利法 学家、犯罪学家,犯罪人类学的代表人物。 在代表著作《犯罪学》中,首次提出了自然 犯罪的概念,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犯罪学从法 学中独立出来。 加罗法洛的“自然犯罪”,“天赋道德” 等观点,都是本能直觉主义的观点,是对犯 罪性本质的一种重要解释。
第三节 犯罪学概念辨析/13 一、犯罪学概念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13 二、犯罪学概念具有实质上的统一性/15 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16 思考 一、描述犯罪现象 二、揭示犯罪现象原因与犯罪生成规律 三、探讨犯罪预防对策 犯罪学是一门通过描述犯罪现象、揭示作为社会现 象的犯罪原因和作为个体现象的犯罪生成规律,探 讨犯罪预防对策体系的科学。
第十章 影响犯罪现象的基本因素/264 第一节文化与犯罪/264 一、文化对犯罪的一般意义/264 二、文化对犯罪的具体影响/268 三、现阶段影响犯罪的主要文化因素/272 第二节都市化与犯罪/275 一、城市高犯罪率的理论解释/276 二、城市与农村犯罪结构的差异/278 三、我国城市与农村犯罪的现状/279
Cesare Lombroso龙勃罗梭,1836—1909。 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刑事人类学派的创 始人。生于维罗纳犹太人家庭。曾任军医、精神病 院院长、都灵等大学的教授。重视对犯罪人的病理 解剖的研究,比较研究精神病人和犯罪人的关系, 运用人类学的测定法作为研究精神病犯罪人的其他 犯罪人的方法,对于犯罪人的头盖骨和人相,特别 加以注意。 犯罪人类型
选择题 古典、实证、现代 第二节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82 一、古典犯罪学派的诞生/82 二、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83 选择题
切萨雷?贝卡利亚(Beccaria, Marchese di) (1738-1794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法 理学家和刑罚改革者。他的著作《论犯罪与 刑罚》(1764年)在整个欧洲有相当的影 响力。他呼吁以更人道的方式对待囚犯,呼 吁改革法律并改善监狱环境。近代资产阶级 刑法学鼻祖。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的犯罪状况/232 一、新中国犯罪的历史回顾/232 二、现阶段犯罪的数量特征/234 三、现阶段犯罪的结构特征/238 四、现阶段犯罪人的构成特征/242 五、现阶段犯罪的方式特征/249
第四节 法国及其他欧盟国家犯罪形势分 析/253 一、法国的犯罪形势/254 二、其他欧盟国家的犯罪形势/259 三、欧盟国家与美国官方犯罪统计的区别/ 26l



目前洗钱的主要手段 古董买卖 你买了40只明代的花瓶,每个5000美元。你把它们都拿出来拍卖,把这 些藏品分别存放在12家拍卖行内,最好分布在12个不同的城市。当一只花瓶 被拿出来拍卖时,你或是把它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或是派你最亲近的叔叔去拍 卖行把它买回来。 人们买你的每件东西一般都是用支票付款,所以,当你的叔叔为买其中的 一个花瓶付给拍卖行5500美元现金时(即5000美元的拍卖价加上向买主收 取的10%的手续费,这5500美元就是被洗的钱),他们会给你一张4500美 元的支票,即拍卖价减去向卖主收取的10%的手续费 ,由此你成功的洗干净 了4500美元,额外的1000美元作为洗钱成本消耗掉了。 这些费用作为洗钱的开支完全可以被一笔勾销。幸运的是,你还可以把这 个花瓶再次拍卖。当然,做这档生意的前提是:你多少得有点没落贵族的做派。 寿险交易 海外投资 地下钱庄 各类赌场 证券洗钱
犯罪学原理
辅导教师:刘志娟
第一章 犯罪学的概念/3 从何时起作为学科名词? 第一节 犯罪学的外延/4 选择题 一、菲利的犯罪学概念/4 二、奧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概念/5 三、美国经典学派的犯罪学概念/6 四、狭义犯罪学派的犯罪学概念/7
第二节 犯罪学的内涵/8 一、关于犯罪人的科学/8 二、关于犯罪行为的科学/10 三、关于犯罪原因的科学/11 四、关于社会反应的科学/12
第四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56
第一节 犯罪学研究方法的特点/56 一、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整合性/56 二、犯罪学研究方法的价值中立性/61 第二节 犯罪实证研究方法/63 一、犯罪实证研究的意义/63 二、犯罪实证研究的步骤/64 三、犯罪实证研究的方法/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