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期】交易系统的框架介绍

【第2期】交易系统的框架介绍

原创2017-08-19 周六专栏今天来讲讲设计一套交易系统的框架。

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是成功交易的必经之路。

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又适合市场的交易系统是一件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来讲讲建立一个完备的交易系统的总体框架。

(具体里面每一个因子,以后会单篇单篇细讲。

)本质上交易系统,就是产生交易股票的买入和卖出。

因此交易系统也并不复杂,就是细化自己的买卖过程,让自己的买入和卖出都有逻辑。

每个人的交易系统不尽相同,其中性格占很大因素,并没有优劣之分。

有耐心的擅长中长线,喜欢刺激的人经常追逐短线、厌恶风险的人讨厌打板,等等,交易系统也没办法照搬照抄,最主要是适合自己。

另外,关于交易效果评价,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年赚5倍好,还是5年赚一倍好?可能大家想都不用想就会得出结论:废话,当年是一年5倍好。

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才是好猫。

但实际是错的,在主流投资领域(尤其是机构)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赚5倍的,如过江之鳅,很多很多。

但是能够5年赚一倍的,确实凤毛翎角,实属难得。

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交易系统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评价:交易系统里产生的正常盈利能否持续性。

说白了,如果你够运气,买入7月4日买入汇纳科技,接下来四个一个板。

也就是50%。

5月9日打板北京科锐,停牌放出来就是将近4个板。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但重点来了:这份利润是怎么来的?比如说汇纳科技吧,你可以说你是潜伏中报预增,也可以说是埋伏无人零售,更可以说你有内幕消息。

但是,这种效果能否复制?当然不能,所以,这种利润本质上就是运气大过逻辑。

你可以无限制复制逻辑,但你很难无限制复制运气。

而我们今天讨论的交易系统,就是基于可无线复制,追求的是可持续性。

而不是追求运气。

甚至恰恰相反,好的交易系统要规避解决运气这个场外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因为有好运,就有厄运。

在漫长的交易过程中,不可能好事全让你一个人占了吧。

总结一下:交易系统追求的本质是:系统运转内,制造可持续的盈利。

一次两次的买卖,不在交易系统的关心范围内。

我们在回到交易系统中来。

交易实际上就是一买一卖的过程,所以交易系统也是围绕买入和卖出而建立的。

买入策略就是寻找介入点,卖出策略涵盖止盈止损。

相比于卖出策略,买入策略相对重要一些,买的好,卖出决定多赚还是少赚,而买的差,可能就是少赚或浮亏了。

细分交易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交易初衷与期望设计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首先你要先明确一点:你想从中获得什么,同时你又能付出什么。

比如:你想拿10万,给自己3年(或者几年)时间,实现财务自由(上亿)。

可不可能?当然可能。

概率大不大?非常小。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赌这把,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你要付出什么:1.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你这几年基本没法干别的事情。

2.你的这个本金可能全都赔光。

3.以上两点大概率会发生。

如果在如此大概率会发生的情况下,你依然要决定赌一把,拼一把。

那你要考虑怎么做了。

只有一条路:满仓打板。

(或者基于龙头股的超短。

)这条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很多诱惑与困惑:比如你翻了10倍之后,100万,你还能不能坚持?因为回撤太大。

心一软,可能就断了。

比如你脚踝斩了,刚好朋友给你介绍了一份安稳的工作,你可能就放弃了。

所以想清楚自己能付出的,以及你真的可以承受的。

比如:你只是想帮家庭理财,收益稳中有进。

那么意味着,这个本金对你非常重要,你就要放弃对超级利润的追求,选择更加稳妥的交易模式。

比如在茅台里高抛低吸。

我有个朋友,过去十几二十年,只持有茅台。

收益颇丰。

从结果来看,好像要比大多数天天折腾的好。

但是那是因为他拿模式的成功跟别人模式的失败相比。

如果他拿自己的模式的成功,跟超短做成功的比如赵老哥等相比呢?利润简直没法提鞋。

说个不恰当的例子:掏大粪的,会比生意做失败的人有钱。

关键你的追求是什么:如果你追求安稳,那你设计一个安稳的交易模式,利润不会太高,但是安全省心。

如果你追求暴富,那你设计一个激进的交易模式,利润非常高,但可能性非常小,各种煎熬。

交易初衷至关重要,这是来到投资市场的根本原因。

股市的烦恼,大多来源于贪婪,而贪婪又是人的本性,认得清交易初衷,也会少了很多烦恼。

你想要赚10亿,你想要安稳一生。

这个没有优劣之分,不需要相互嘲笑。

关键看你自己要什么。

二、交易逻辑:想清楚自己的初衷与期望了。

那么就要开始建立相应的策略。

交易逻辑是交易的出发点,也是交易行为的理论支撑,具体就是交易方法。

建立交易逻辑,最核心的依然是可持续性。

我举个例子:举例打板。

打板的盈利逻辑是什么:介入一只还能继续涨,但是当天被涨停板制度强行熔断涨幅。

次日会接着涨的票。

那么续着这个逻辑,往下延伸:比如有一段时间你发现,赚钱效应特别好,大家对于个股的持续性非常看好,于是打二板变成了更好选择股票的方式。

比如有一段时间,市场行情一般,二板基本就到头,那么你该做一板的题材龙头。

比如有一段时间,市场非常差,天天杀打板。

那么你可能要休息一阵子。

思考完这个,到具体当天你打的某个具体的板,你就得知道它是什么情况,它的逻辑是啥。

从大逻辑到中逻辑,再到小逻辑。

这是一个交易逻辑的细化过程。

(以后会具体讲,今天就先讲个框架。

否则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再举例子。

比如做基本面研究。

那么你就是发掘公司基本面即将发生变化,但是股价还没体现出来。

这就是大逻辑。

然后中逻辑是什么?比如最近,去年供给侧改革,会导致今年公布的钢铁等周期行业业绩暴涨。

那么等到公布业绩的关键阶段就会爆发。

所以你需要布局。

小逻辑是什么?具体布局周期股中的哪个股票?是买沧州大化?还是买方大炭素?还是买买一整个行业。

从大分析到小。

然后,基于你的逻辑,逻辑发酵前买入,发酵后卖出。

不要被非逻辑因素内的波动干扰。

比如你做超短的,就不该在次日该卖出的时候,觉得这票基本面很好,可以拿着做波段。

比如你做基本面涨价的,就不该在它某天炒题材拉板之后,想着我高抛低吸。

任何一个买卖逻辑都不可能覆盖到全部的涨跌幅。

你需要去做取舍。

这也是人生智慧:留有余地。

三、仓位仓位是最高要义。

因为今天是讲框架,也就是认知。

这是最重要的,好比一栋房子,没有框架,你某个细节做的再好也没用。

框架的意义在于:简单粗暴,但是方向必须是对的。

好比:从工资分配的角度来看(这里不讲股权占比),为什么一家公司CEO看上去做的最少,但是却赚的最多?为什么部门总监要比一线员工赚多的多?实际上具体执行都是一线员工做的啊!原因就在于,越往上层,越是搭框架,越是把握战略方向。

框架搭好了,一层一层搭下来,其实一线员工只要在框架内去发挥就好了。

交易也是如此。

我们说回仓位。

仓位是最高要义的意思是:如果你做激进型交易,如果你就10万块,你还一天打三个板。

那么意味着,你背离自己的初衷的。

破坏自己的框架了。

要能成,就鬼了。

如果你是稳健型操作,动不动就满仓一只股。

那你也背离自己初衷,破坏自己框架了。

要能成,也真是鬼了。

可能你会说,我激进型,但是会有轻仓避过大跌的时候,放心,你一定会有轻仓错过大涨的时候。

交易系统讲究的是持续性,不是一次两次的得失。

所以,你在设计你的仓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你初衷的基础上,而不是具体某只股票的看好程度。

这是最原则的把握。

激进型,就不要轻易轻仓分仓。

保守型,就不要轻易重仓一只票。

这里面很复杂(以后会慢慢讲到),但是当你想明白了,你的交易初衷与仓位之间的关系之后,其实就好设计了。

无非就是具体细化上可能会有困惑。

因为现实中,大多数人的情况是:即没有那么激进,也没有那么保守。

因为你要做的,是设计你仓位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升降。

如何设计仓位?有几个基本原则:正常情况下,你需要总体保持多少仓位,单只个股投入多少仓位。

(这个根据你的交易初衷与交易模式相结合,没法单说。

)非正常情况下:比如赚钱效应好,你如何升仓。

这时候你得明确出,什么样的标准才叫赚钱效应好。

比如:市场有5个以上二连板,有50只涨停,那么你会升到重仓。

而且仓位会集中在二连板的股票上。

等等(这都是具体的框架。

)而这样的话,你在交易过程中就不会想着,你到底是买二连板,还是买低吸。

盘面是非常乱的,如果每次你都要按照盘面去临时做判断,绝对会乱。

实际上,这次炒作周期,下次炒作高送转,哪里会有差别?比如赚钱效应差的时候,你如何减仓。

该减到什么份上。

同时,最好模拟的,就是你去复盘的时候做模拟仓位。

然后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

记住:不要被个股波动影响你的仓位设计。

一定要看全局。

(这点往往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四、交易模式:1、买入:按照操作的周期,分短线、中线和长线,不同的周期对买入以及卖出的止损止盈的要求不同,短线通常严格止损止盈,而中长线对这些要求并不是特别明显。

题材个股主要有:公告板、复牌板、新闻板,题材炒作板等按照介入类型:1、短线打板:一板、二板、三板、四板等2、趋势反包:高度:二板反包、三板反包、四板反包均线:五日线、十日线时间:调整一天、两天、三天、第五天、第七天买入才是进入市场的开始,篇幅有限,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后续的文章中,会用案例介绍以上的买入方法。

2、卖出1、对于短线打板:从时间上划分:集合、开盘两分钟、十点、两点半从空间上划分:开盘冲高卖,调整反弹卖2、对于中长线操作:基本面与技术面的相互结合:基本面是否发酵,与个股是否在高位,以及量价配合等等。

3、止盈:当逻辑兑现时往往就会止盈,逻辑落空通常就是止损。

4、止损:通常急速逻辑落空了,而不得不采取的防护手段。

时间止损:这个主要根据的自己的交易模式确定,短线通常不参与调整,中长线对时间的要求并不多。

空间止损:这个就是预期盈利了,按照点数,通常缺乏更深的逻辑支撑,更多是预测。

五、入场or空仓这个跟具体的交易模式关系很大。

超短,除了严重的下降通道,基本都应该出手。

而波段玩法,可能只在上涨趋势中持股。

年线交易,甚至几年出不了一次。

入场,就是遇到是符合自己交易系统的机会,果断出击,这点最好宁缺毋滥,一定要记着不要为了交易而交易。

空仓,通常分两种情况。

一是大环境不好,市场环境差,没有赚钱效应,主动型空仓,另一种情况是就是,由于连续亏损导致的暂时中止交易的空仓,用来反思和调整状态。

六、复盘复盘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行百里者半九十,收盘仅仅是完成90%,并不是结束。

交易在盘中,提升在盘后。

盘中难免会遗漏一些东西,通过复盘能够查缺补漏,同时做好第二天交易计划。

一个好的交易系统一定是按照交易计划进行的。

而不是临时起意。

关于如何复盘,后续会有文章继续跟踪。

七、完善与一个大提醒无论什么样的交易系统,都无法做到百分百盈利,如何处理失误的交易,才是取得进步的基石,善反思,常总结。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短线中线长线,然后根据交易风格找到对应的买入策略,根据买入策略,细化交易类型,去观察、验证、完善,长此以往,把交易做到极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