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5-8)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5-8)

成都市技师学院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法纪教育》
课题名称
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5-8
课时
4
授课日期
2014年8月
任课教师
陈本锋
目标群体
成都铁路局职工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界定
2.治安管理处罚法举例
3.常见的违法行为
学习重点
3、常见的违法行为
学习难点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六、常见的违法行为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出境入境管理法,法律规定外国人非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一百八十日,最长为五年,但是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九十日。
该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普通签证的类别和签发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②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又包括过失。
③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具体的破坏公共秩序和人们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的行为。
④侵害的客体:由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直接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和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生活准则,造成社会公共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指因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妨害或者可能妨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共财产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依法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经民警调查,两名乞讨妇女自称湖北监利县人,每天在烈士公园门口向行人尤其是外地游客强行乞讨。长沙市城市管理警察支队对两人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处以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提问
练习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对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行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故意扰乱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确定的以及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公共生活准则,依法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界定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应当注意:
①违法主体: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行为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既包括中国人,又包括外国人、无国籍的人。
提问
练习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是指故意侵犯公民身体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和名誉,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行为。特点是:
①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主体,一般是自然人,单位法人也可以成为某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主体,如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组织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行为等。
50岁的重庆球迷陈文武大概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跑进球场庆祝球队比赛胜利,却因此而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一个“创造纪录”的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他成为第一个因此受到法律处罚的球迷。
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治安支队对50岁的重庆球迷陈文武开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的第一张“球迷罚单”:——依法对陈文武处以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同时禁止他在一年内进入体育场观看同类比赛。
主要包括:一是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和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质的行为;二是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行为;三是盗窃、损毁公共设施的行为;四是盗窃、损毁、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的行为;五是盗窃、损毁铁路设施的行为;六是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提问
练习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五、治安管理处罚法举例
案例一、重庆诞生首张球迷罚单
200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于3月11日揭幕。在重庆力帆队与辽宁队的比赛中,连续两年在联赛积分榜垫底的力帆队以2:1击败对手,久违的胜利让球队和球迷狂喜不已。50岁的重庆知名球迷陈文武在比赛刚结束时冲进球场,想与球队共同庆祝,但3名球场保安人员迅速赶来,将他带离现场。陈文武在以前的比赛中曾有冲进赛场推搡裁判的“前科”。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是指妨害国家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又可以是法人;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故意或过失;在客观上是具体实施了妨害国家对社会秩序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秩序。
2.任务引领法
学法:
听授法、课堂练习法
教学媒体
1.口头表达
2.多媒体教学
教学学习准备
教师:
1.教案、彩色粉笔、PPT
2.多媒体投影设备、手提电脑
学生:
教材
笔记本
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来自学生活动时间教学内容
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界定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②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即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人格权和名誉权等。
③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
④客观方面,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都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侵犯财产权利,是指行为人采取非法手段,侵犯了国家、集体、单位和公民个人依法享有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侵犯财产权利的主体,必须是年满14周岁以上,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该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体。
案例二、两妇女强行讨要被行政拘留
两名从湖北来长沙从事职业乞讨的妇女,因在公共场所强行乞讨滋扰他人,被湖南省长沙市城市管理警察支队治安拘留。
4月下旬的一天,张某与家人从益阳到长沙办完公事后,前往长沙烈士公园游玩。当他们乘坐的出租车刚在公园南门停下,两名妇女就跑过来,一前一后拉开出租车前后门,用身体挡在门口,一边念叨着听不懂的话,一边伸手索要钱物。当遭到拒绝后,两名乞讨妇女又扯衣服又是拦路,跟着张某纠缠了十几米,直到附近巡逻的民警上前制止,张某才得以脱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