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
(三)分证论治
1、寒湿腰痛 症状:寒湿腰痛证候特征+寒湿证症候 分析:寒湿邪袭,痹阻经络。 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渗湿汤、苓桂术甘汤 加减:
2、湿热腰痛
症状:湿热腰痛证候特征+湿热证症候
分析:湿热邪壅,筋脉驰缓,经气不通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方药:加味二妙散、四妙散
加减:
3、瘀血腰痛
2、温熨法:适用于寒证、虚寒证,取温热性药
物,加热后布包温熨痛处,以散寒活血止痛。 3、针、灸、推拿、按摩法:
五、预防与调摄
1、防寒、湿,注意空调病。 2、保持正确姿势。
Hale Waihona Puke 3、劳逸结合,不勉力举重。 4、自我按摩、活动腰部、打太极拳。
六、回顾与发展
•回顾 •发展
(1)流行病学:
•常见病、多发病,经查 50——80% 成
年人曾患腰痛,其中1/4要找医生。
(2)分类:
•约54%的腰痛与风湿、劳损有关。
(3)施治研究:
•辨证施治: 痹证型:感受外邪 •风湿——葛根汤或独活寄生汤 •寒湿型——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 •湿浊型——薏苡仁汤 •湿热型——二妙散加减 肾虚型: •肾阴虚——大补阴丸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瘀滞型: •气滞——复元通气散或乌药顺气散 •血瘀——复元活血汤
•辨病施治:
•肥大性腰椎炎:
活络通痹汤:独活、续断、川乌、
草乌、熟地、寄生、丹参、黄芪、细辛、 牛膝、地龙、乌药、炙甘草、土鳖 •腰椎增生:
助阳化瘀汤:杜仲、羊藿叶、鹿含 草、当归、肉苁蓉、丹参、补骨脂、红花、 莱菔子
七、病例
病例1: 徐质夫年六十,因坠马腰痛,不可转 侧,六脉散大,重取则弦小而长稍坚。
1、原则:虚者,补肾壮腰,兼调养气血; 实者,袪邪通络。 2、方法:虚寒——温补,虚热——滋阴清热, 肾虚——补肾壮腰 祛邪——散寒、燥湿、清热、疏风、 活血、化瘀 3、注意:本病根本在肾虚,即使治疗外邪, 瘀滞也要补虚,但不可蛮补,以防留邪。 祛邪之后更要调摄肾气,复元固本,巩 固疗效,防止复发。
治法:阳虚者,温补肾阳; 阴虚者,滋补肾阴 方药:阳虚者,右归丸;
阴虚者,左归丸
加减:
(四)其他疗法
1 、药敷疗法: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功效药 膏外敷腰部。 肾虚:“腰肾膏”、“摩腰膏”; 外伤闪挫: “跌打 701 药膏”; 风湿:“伤湿止痛膏”、“麝香风湿膏”; 寒湿:“辣椒膏”、“汉热垫”; 湿热:“双柏膏”。
二、病因
寒湿 外 邪 着 腰 跌仆外伤 摒气闪挫 用力不当 体位不正 气滞血瘀 湿热
腰痛
肾 亏 体 虚
劳役损伤
长期劳役
超量负重
先天不足、年衰、 久病、纵欲不节
病理契机:
•病在经络,根源在肾 •肾虚为内在发病基础 •若肾不虚,纵染外邪,亦少腰痛 •若经气足以驱邪流通,虽痛亦易解除 •邪因肾虚而客发病 •肾虚又可使疾病进一步加重
四、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证候特征:自觉腰部疼痛,或左或右或中,或 全腰疼痛,腰部活动不利 2、各类腰痛特征: •寒湿腰痛:冷痛、重着,阴雨天或局部受冷后疼 痛加剧,遇温痛减。 •湿热腰痛:驰痛,腰部有热感,遇热痛甚。 •肾虚腰痛:痠痛,隐痛。时痛时止,绵绵不休, 稍劳即痛,喜柔喜按,膝腿无力。 •外伤腰痛:有外伤病史,突然发生,剧痛难忍, 痛无休止,腰部拒按,活动明显受限
•予以为恶血虽有,未可驱逐,且以补接为先, 遂令煎苏木、人参、黄芪、川芎、当归、陈 皮、甘草,复至半月后,散大渐敛,饮食亦 进。遂与前药,调下自然铜等药,复一月而 安。《丹溪心法》
病例2: 女,40岁,99年10月6号就诊。 主诉:腰痛反复发作8年,加重2周。
现病史:8年前因产后调护不当,抱儿不慎扭伤腰部
致腰痛,当时简单处理后好转,但未能很好治理,
此后腰痛反复发作。2周前因天气阴雨转凉,腰痛复
发,疼痛持续,重着,遇温热痛减。平素怕冷,尤 腰背部明显,喜暖,腰酸膝软,纳差,饮食寒凉或 稍有不慎即腹胀腹痛腹泻,舌淡胖,苔白,脉细。 体查:未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余正常。
九、思考题
•试述腰痛和痹证病因病机、治疗有何异同。
中医内科
罗月中
目的要求
1 、了解腰痛的发病情况、范围和研究 进展。 2、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 3 、掌握腰痛的临床证侯特征,诊断依 据,及其与水肿、淋证、胃脘痛等的鉴 别要点。 4、掌握腰痛证治内容。
一、概述
•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一种自觉症状,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 或腰脊当中,常因肾虚邪客腰部,导致血 气运行不畅,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
3、辨外感内伤:
外感:有明显病因,起病急,病程短,腰痛较 剧,伴有外感邪袭的症状。 内伤:起病缓,病程迁延,反反复复,痠痛明 显,伴有气血肝肾等虚证。 4、辨标本虚实: •内伤肾亏为本,属虚 •外感、闪挫为标,属实 •客邪久羈,损伤肾气,则实中夹虚 •肾气久亏,卫阳不足,新感淫邪,则虚中夹实
(二)治疗
•痹证是感受风寒湿热邪,经脉气血痹阻
不通,引起骨、肌肉、关节疼痛、麻木、
沉重或肿胀,甚运动障碍,表现为周身 性,而腰痛以局部症状为主,肾虚多见。
•辨证用药施治有许多相同
再见!
三、诊断
1、病史: •劳损、外伤、外感等 2、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放射症状、全身症状 3、体征: •“转摇不能” 4、理化检查: •X光、CT等
5、西医腰痛常见的疾病: •脊柱本身 •脊旁组织 •内脏 •精神性因素
6、鉴别诊断 •肾着: 腰中冷、腰以下痛、身重、腹重 •腰软:
腰部软弱无力,常伴五迟、五软
症状:
腰痛有定处,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 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证轻者
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
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病情迁延,常有外
伤、劳损史。
分析: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能通畅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活络效灵丹 加减:
4、肾虚腰痛
症状:肾虚腰痛证候特征+肾阳虚证症候 或+肾阴虚证症候 分析:腰为肾俯,肾之精气亏虚,腰脊失养